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苑凤海专利>正文

联合收割机单垄仿形割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1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联合收割机割刀,特别是收割大豆专用的、防止收割时遗漏底英和产生泥花脸的单垄仿形割刀,在联合收割机原装护刃器梁处装有连接梁(8),其上通过仿形座(5)绞接若干个仿形刀架(10),摆杆(11)、压刃器(4)、护刃器(12)和防陷板(9)均固定在仿形刀架(10)上,总驱动杆(7)从仿形座(5)内的导向套(6)中穿过后,与联合收割机驱动割刀的摇杆相连,其特征是:各个仿形刀架(10)的仿形中心与总驱动杆(7)的运动中心重合。(*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收割机单垄仿形割刀本技术涉及的是联合收割机割刀,特别是收割大豆专用的,防止收割时遗漏底荚和产生泥花脸的单垄仿形割刀。现有的联合收割机割刀,大多数是与割台固定在一起的刚性割刀,少数是靠刀杆弹性变形的挠性割刀。大豆是垄作植物,由于整地不平或起垄高度不一致,宽幅收割时,较低的垄割茬很高,底荚大量漏割,损失率甚至高达10%;为了兼顾较低的垄,割刀经常在较高垄的土中工作,不仅增加割刀的磨损,而且土随被割豆枝进入脱谷部分,造成大豆泥花脸,降低了大豆的等级。挠性割刀虽有进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适合大豆收割的单垄仿形割刀,当宽幅收割时,保证幅内各垄割茬基本一致,不漏底荚,土又不能随被割豆枝进入脱谷部分,避免产生泥花脸。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装在联合收割机原装割刀处的总驱动杆,通过摆杆分别驱动全割幅内若干个与垄宽相同的单体割刀,这些单体割刀都随仿形刀架以总驱动杆为中心在±10°内仿形。在护刃器下方设有仿形底托,工作中各单体割刀接各自收割的垄高仿形。在仿形刀架下方设有防陷板,防止土地条件不好时割刀陷入土中。本技术的总驱动杆,根据不同机型安装相应接头,用原联合收割-->机驱动割刀的摇杆驱动,不改变原机的传动结构,因此机构简单,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较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1是本技术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描述。附图2是对本技术较详细结构的描述。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连接梁(8)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原装护刃器梁的位置上,仿形座(5)压入导向套(6),与具有一定防陷功能的仿形刀架(10)装在一起后,固定在连接梁(8)上。摆杆(11)、压刃器(4)、防护罩(1)、防陷板(9)、带仿形底托的护刃器(12)和分禾器(13)都固定在仿形刀架(10)上。总驱动杆(7)穿过各个导向套(6),其上卡有割刀驱动块(2)。单体割刀(3)装在护刃器(12)和压刃器(4)之间。当主驱动杆(7)由联合收割机摇杆驱动作往复运动时,卡在其上的割刀驱动块(2)便驱动各个摆杆(11)摆动,使割刀(3)在护刃器(12)和压刃器(4)之间作往复运动,完成切割动作。工作时,护刃器(12)下的仿形底托始终与垄面接触,根据垄面高低,使仿形刀架(10)在仿形座(5)上以总驱动杆(7)为中心上下浮动,保证割茬高度基本一致。在土壤水分较大或垄面不实时,防陷板(9)与垄面大面积接触,防止护刃器陷入土中。仿形刀架(10)的支承点设在仿形中心上方,割刀工作时的前进阻力使仿形刀架(10)产生一个上旋力矩,可减轻单体割刀对垄面的压力,起到防陷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联合收割机割刀,特别是收割大豆专用的、防止收割时遣漏底荚和产生泥花脸的单垄仿形割刀,在联合收割机原装护刃器梁处装有连接梁(8),其上通过仿形座(5)绞接若干个仿形刀架(10),摆杆(11)、压刃器(4)、护刃器(12)和防陷板(9)均固定在仿形刀架(10)上,总驱动杆(7)从仿形座(5)内的导向套(6)中穿过后,与联合收割机驱动割刀的摇杆相连,其特征是:各个仿形刀架(10)的仿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凤海刘振环周世宏王文松杨立红
申请(专利权)人:苑凤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