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坤钟专利>正文

可快速穿脱的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7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快速穿脱的鞋子,主要是使一绳带交错穿设在一鞋体的一第一、二鞋带孔片时,在对应于第二鞋带孔片的一平面部处至少产生一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与一连结件相连结,且所述连结件又可相对于一固设在所述平面部上的扣合座产生靠合或分离的动作。利用所述连结件与绳带连结以及连结件相对于扣合座产生嵌结或分离的作用,可达到快速穿脱鞋子的目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绑缚有绳带并可快速将绳带松释、绑紧于鞋子上的可快速穿脱的鞋子。一般绑缚有绳带的鞋子,是在一可供脚部穿套的开口侧边设有二鞋带孔片,所述二鞋带孔片由一鞋头朝所述开口方向延伸时各设有数鞋带孔,利用所述绳带交错穿设在所述鞋带孔中,且当绳带由靠近开口的鞋带孔穿出并汇结固定时,即可使二鞋带孔片获得连结,且使开口不会随意松开。这种鞋子每次穿、脱时,使用者都必须重复地作打开绳结、系结的动作,穿、脱鞋子时相当麻烦。现有一种具有微调鞋带张力功能的鞋子,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美国专利第5469640号),是在绳带1穿过一鞋体2的鞋带孔201时,也同时穿过一调节片3的数个穿孔301中,且使所述调节片3另一侧利用一连结片4连结在鞋体2上,所述连结片4的外侧面两端分别设有公、母黏扣带401、402。当解开连结片4的活动端时,即可调整调节片3与鞋带孔201的相对距离,借以调整穿设在鞋带孔201之间的绳带松紧度。这种鞋子主要是在绳带1绑缚完成后,可以快速微调张力,让绳带系得更紧,但是即使将连结片4解开而使调节片3的穿孔301对齐鞋带孔201,则最多只是将绳带的张力调小,却没有可快速穿脱的功能。至于一种具有快速穿脱功能的鞋子,如图3、图4所示(美国专利第4414761号),是使绳带5同时穿设在鞋体6的其中一鞋带孔片601及一活动片7上,在所述活动片7内侧面设有母黏扣带701,而另一鞋带孔片602上并不设置鞋带孔,而是固设有公黏扣带702,利用活动片7的母黏扣带701黏结在公黏扣带702上而达到二鞋带孔片601、602获得靠紧。虽然这种鞋子利用活动片7的掀启、闭合操作可达到快速穿脱的目的,但是完全利用公、母黏扣带702、701的黏结,容易造成系紧力不够,尤其是在激烈运动时更是容易使脚部脱出,另外,公黏扣带702上容易沾附棉絮、线段等杂物而造成黏性不佳,且活动片7向上掀开后容易掉落至地面而弄脏,所以使用者必须特别注意脱鞋后要将活动片7盖回的动作,使用上也较为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速且可确保系紧的可快速穿脱的鞋子。本技术可快速穿脱的鞋子,包括在一鞋体上穿设有一绳带及装设有一连结片、一扣合座。所述鞋体是在一可供脚部套入的开口侧边设有一第一、二鞋带孔片,所述第一鞋带孔片沿长方向别设有数鞋带孔,所述第二鞋带孔片沿长方向也设有数鞋带孔及一平面部,所述平面部对应于第二鞋带孔片的长方向前、后位置处至少各设有一鞋带孔;所述绳带交错穿设在所述第一、二鞋带孔片的鞋带孔中,对应所述平面部处至少设有一未穿过鞋带孔且呈V形的活动部。所述连结件具有至少一与所述活动部连结的定位部及一位于所述定位部侧边的卡合部,所述连结件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合部对称于平面部,并使定位部对齐于前、后位置的鞋带孔,且所述连结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卡合部则远离于所述第二鞋带孔片。所述扣合座对应所述连结件而固设在所述第二鞋带孔片的平面部上,具有一与所述卡合部呈凹凸互补且可互相嵌扣结合的嵌接部。借此,利用所述连结件与绳带连结以及连结件相对于扣合座产生第一、二位置的变化,以实现快速穿脱鞋子。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可快速穿脱的鞋子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一种具有微调鞋带张力功能的鞋子立体示意图;图2是所述种子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是现有一种具有快速穿脱功能的鞋子呈掀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所述种鞋子呈盖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装设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操作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可快速穿脱的鞋子包含有一鞋体10、一穿设在所述鞋体10上的绳带20、一连结在所述绳带20上的连结件30及一固设在所述鞋体10上且与所述连结件30互相扣合的扣合座40。所述鞋体10是在一可供脚部套入的开口11侧边设有一第一鞋带孔片12及一第二鞋带孔片13。所述第一鞋带孔片12由开口11朝一鞋头14方向延伸时设有由数个呈间隔设置的鞋带孔121。所述第二鞋带孔片13沿长方向也设有数鞋带孔131及一平面部132,所述平面部132对应于鞋头14的前方设有三鞋带孔131,对应于开口11的后方向则设有一鞋带孔131,且本实施例的平面部132对应于第一鞋带孔片12的其中二相邻鞋带孔121。所述绳带20是由鞋头14朝开口11方向交错穿设在所述第一、二鞋带孔片12、13两两相对的鞋带孔121、131中,对应所述第二鞋带孔片13的平面部132设有二未穿过鞋带孔且呈V形的活动部21。所述连结件30对应于所述平面部132,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一薄板状的板片31其中一侧缘向上凸设有二呈环圈状的定位部32,且在所述板片31另一侧缘顶面设有一呈凹孔状的卡合部33。所述定位部32的间隔距离对应于第一、二鞋带孔片12、13的鞋带孔121、131间隔距离,且可在绳带20时即供所述活动部21连结定位,所述卡合部33恰设于二定位部32之间,其外部环设有一以卡合部33为中心且呈180度幅角延伸的一导斜面34,所述导斜面34邻近卡合部33一端部具有较大高度,且朝板片31周缘延伸时渐次降低高度。所述扣合座40对应所述连结件30而固设在所述鞋体10的平面部132上。本实施例是在一固定板41上铆设有一可旋动且呈球状的嵌接部42,所述固定板41对应于第二鞋带孔片13的侧缘处向上延伸有一挡板43,所述挡板43与嵌接部42对立而设,所述挡板43顶端部设有一朝嵌接部42弯折延伸的限位部431,且所述嵌接部42是利用一L形的旋板421延伸并铆接在固定板41上,所述嵌接部42的底端部对称于所述卡合部33设有一呈圆形凸粒状的凸出部422,且当嵌接部42相对于固定板41产生旋动时,所述凸出部422受所述导斜面34的导引后最终可嵌扣在所述卡合部33中。再如图6、图7所示,所述绳带20穿设在所述鞋带孔13中的同时,也就是同时穿过所述连结件30的定位部32,促使定位部32套穿连结在活动部21上,且使二定位部32的间隔距离,以及任一定位部32与前、后方相邻的鞋带孔131的间隔距离完全相同,而在平面部132上则预先铆设有所述扣合座40。因此,当使用者将脚部自开口11套入鞋体10内部时,即可将连结件30朝扣合座40扳移并套入(即连结件30位于第一位置时),连结件30设有定位部32的一侧缘受到挡板43与限位部431的阻挡可获得定位,促使定位部132对齐于前、后相邻的鞋带孔131,且当嵌接部42朝连结件30产生旋动时,并受到导斜面34的导引,使得凸出部422顺利越过导斜面34后可嵌扣在所述卡合部33中,所述连结件30即可稳固地嵌结在扣合座40中,而绳带20则呈被系紧状,则可使脚部受束紧定位且不容易脱出。如图8、图9所示,当使用者施力并旋动嵌接部42时,即可使得凸出部422自卡合部33中脱出及越过导斜面34,促使连结件30可自扣合座40中顺利脱离,且当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穿脱的鞋子,包括在一鞋体上穿设有一绳带及装设有一与绳带连结的连结片、一可供连结片嵌结定位的扣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在一可供脚部套入的开口侧边设有一第一、二鞋带孔片,所述第一鞋带孔片沿长方向设有数个鞋带孔,所述第二鞋带孔片沿 长方向也设有数个鞋带孔及一平面部,所述平面部对应于第二鞋带孔片的长方向前、后位置处至少各设有一鞋带孔;所述绳带交错穿设在所述第一、二鞋带孔片的鞋带孔中,对应所述平面部处至少设有一未穿过鞋带孔且呈V形的活动部;所述连结件,具有至少一可 与所述活动部连结的定位部及一位于所述定位部侧边的卡合部,所述连结件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合部对称于平面部,并使定位部对齐于前、后位置的鞋带孔,且所述连结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卡合部远离于所述第二鞋带孔片;所述扣合座对应所述连结件而固设在所 述第二鞋带孔片的平面部上,且可供与绳带连结的连结件嵌置定位,具有一与所述卡合部呈凹凸互补且可互相嵌扣结合的嵌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穿脱的鞋子,包括在一鞋体上穿设有一绳带及装设有一与绳带连结的连结片、一可供连结片嵌结定位的扣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在一可供脚部套入的开口侧边设有一第一、二鞋带孔片,所述第一鞋带孔片沿长方向设有数个鞋带孔,所述第二鞋带孔片沿长方向也设有数个鞋带孔及一平面部,所述平面部对应于第二鞋带孔片的长方向前、后位置处至少各设有一鞋带孔;所述绳带交错穿设在所述第一、二鞋带孔片的鞋带孔中,对应所述平面部处至少设有一未穿过鞋带孔且呈V形的活动部;所述连结件,具有至少一可与所述活动部连结的定位部及一位于所述定位部侧边的卡合部,所述连结件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合部对称于平面部,并使定位部对齐于前、后位置的鞋带孔,且所述连结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卡合部远离于所述第二鞋带孔片;所述扣合座对应所述连结件而固设在所述第二鞋带孔片的平面部上,且可供与绳带连结的连结件嵌置定位,具有一与所述卡合部呈凹凸互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钟
申请(专利权)人:刘坤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