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闻广学专利>正文

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039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该淬火管上设置有粗径管区和细径管区,该粗径管区与细径管区呈交替状排列。它将传统的直管型淬火装置该为变径型淬火装置,充分利用水流在经过变径段时产生的涡流,使冷却水充分混合,从而使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冷却均匀,具有良好的平直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
技术介绍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生产工艺都是采用淬火加回火方式进行调质处理,其中的淬火装置一般采用直管型装置,直管型淬火管由于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短时间内冷、热水流难以达到充分混合,因此淬火的钢棒极易出现钢棒弯曲超标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钢棒在淬火后具有良好平直度的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是该淬火管上设置有粗径管区和细径管区,该粗径管区与细径管区呈交替状排列。该技术方案将传统的直管型淬火装置该为变径型淬火装置,充分利用水流在经过变径段时产生的涡流,使冷却水充分混合,从而使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冷却均匀,具有良好的平直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淬火管1上设置有粗径管区2和细径管区3,该粗径管区2与细径管区3呈交替状排列,粗径管区2和细径管区3的连接处为阶梯形结构,粗径管区2和细径管区3管长为等长,淬火管1一端设置有进水口4。本技术淬火管1内的流体从细径管区3流向粗径管区2时,由于流体的惯性,它不可能按照管道的形状突然扩大,而是在经过一段距离后才能充满整个管截面,逐渐建立起充分发展的流束,因此便在突然扩大管壁拐角处与流束之间形成旋涡。同样,流体从粗径管区2流向细径管区3时,由于流体惯性的影响,流束将继续收缩至最小截面,在拐角处有一充满小旋涡的低压区,促进了受热水流与未受热水流的充分混合。正是这些旋涡的形成,使得水流的冷却能力得以加强,冷却效果均衡,使钢棒在淬火后具有良好的平直度。本实施例中粗径管区2和细径管区3的连接处为设置成阶梯形结构,且粗径管区2和细径管区3管长为等长,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受热水流与未受热水流能充分混合。权利要求1.一种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其特征在于该淬火管上设置有粗径管区和细径管区,该粗径管区与细径管区呈交替状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其特征在于粗径管区和细径管区的连接处为阶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其特征在于粗径管区和细径管区管长为等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该淬火管上设置有粗径管区和细径管区,该粗径管区与细径管区呈交替状排列。它将传统的直管型淬火装置该为变径型淬火装置,充分利用水流在经过变径段时产生的涡流,使冷却水充分混合,从而使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冷却均匀,具有良好的平直度。文档编号C21D1/62GK2547738SQ02205999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闻广学 申请人:闻广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径式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淬火管,其特征在于该淬火管上设置有粗径管区和细径管区,该粗径管区与细径管区呈交替状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广学
申请(专利权)人:闻广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