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78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包括保护壳、减震弹簧一、导杆、支撑板、减震弹簧二、外杆、电机、齿条、内杆以及齿轮,保护壳内端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导杆,保护壳内部底端安装减震弹簧二,导杆上设置减震弹簧一以及减震弹簧二,支撑板下端装配减震弹簧二,该设计方便对装置主体进行减震保护,支撑板下端设置外杆,外杆下端设置内杆,内杆上安装齿条,齿条前端设置齿轮,齿轮左端安装电机,支撑板下侧设置带电机,外杆前端设置齿轮,该设计方便对探头进行自动收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A leak detection device based on Buried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xternal leakage detection device based on buried pipeline, which includes a protective shell, a damping spring one, a guide rod, a support plate, a damping spring two, an outer rod, a motor, a rack, an inner rod and a gear, a supporting plate for the inner end of the protection shell, a guide bar on the support plate, and a shock absorbing spring two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retaining shell. A shock spring spring one and a damping spring two are set on the guide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fitted with a damping spring two. The design facilitates the shock absorp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main body.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set up, the inner rod is se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outer rod, the rack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rod, the gear is se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rack, the motor is install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tooth wheel, and the underside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set. The design is convenient, easy to operate, easy to operate, good stability,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属于管道检测

技术介绍
管道检测是为了避免由于腐蚀而造成管道漏损,或造成管道损坏致使供气中断,通过检测确定合适的防腐蚀方法,并检查管道现有绝缘防腐层的质量,观察现有防腐系统的效果,确定需要加强或重新更换的防腐蚀设施,进行管道检测,可主动发现隐患、消除隐患,改变被动抢险局面,保证安全。现有的管道检测装置缺少减震装置,导致管道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震动幅度大影响管道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降低管道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导致对管道的检测出现误差,管道检测装置使用完毕之后,需要人工将探头进行收纳,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安全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减震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内部安装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下端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内部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保护壳、减震弹簧一、导杆、支撑板以及减震弹簧二,所述保护壳内端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导杆,所述保护壳内部底端安装减震弹簧二,所述导杆上设置减震弹簧一以及减震弹簧二,所述支撑板下端装配减震弹簧二,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减震弹簧一以及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外侧设置减震弹簧一,所述减震弹簧一以及装置主体均设置在保护壳内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杆、电机、齿条、内杆以及齿轮,所述装置主体下端设置外杆,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外杆,所述外杆上端穿过支撑板与装置主体相连接,所述外杆下端设置内杆,所述内杆上安装齿条,所述齿条前端设置齿轮,所述齿轮左端安装电机,所述支撑板下侧设置带电机,所述外杆前端设置齿轮,所述齿轮后端穿过外杆与齿条相连接,所述内杆下端穿过保护壳并延伸到保护壳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弹簧一、导杆以及减震弹簧二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导杆均匀安装在保护壳内部底端。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上端安装端盖,所述保护壳前端与端盖通过锁扣相连接,所述保护壳后端与端盖通过合页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支撑板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电机与齿轮通过平键相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进行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下端装配四个万向轮,所述保护壳内部底端加工圆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内杆下端安装探头,且探头通过导线与装置主体相连接,所述齿条与内杆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与保护壳通过滑槽以及滑块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本技术通过添加保护壳、减震弹簧一、导杆、支撑板以及减震弹簧二,该设计方便对装置主体进行减震保护,保证装置主体能够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的管道检测装置缺少减震装置,导致管道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震动幅度大影响管道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降低管道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导致对管道的检测出现误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添加外杆、电机、齿条、内杆以及齿轮,该设计方便对探头进行自动收纳,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管道检测装置使用完毕之后,需要人工将探头进行收纳,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弊端。因添加锁扣以及合页,该设计方便端盖的开启以及闭合,因添加连接杆,该设计方便电机的安装,因添加平键,该设计方便齿轮的转动,因添加万向轮,该设计方便装置主体的移动,因添加圆形通孔,该设计方便探头的伸缩,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中减震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中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减震机构、3-升降机构、21-保护壳、22-减震弹簧一、23-导杆、24-支撑板、25-减震弹簧二、31-外杆、32-电机、33-齿条、34-内杆、35-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减震机构2以及升降机构3,减震机构2内部安装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下端设置升降机构3,减震机构2内部设置升降机构3。减震机构2包括保护壳21、减震弹簧一22、导杆23、支撑板24以及减震弹簧二25,保护壳21内端设置支撑板24,支撑板24上设置导杆23,保护壳21内部底端安装减震弹簧二25,导杆23上设置减震弹簧一22以及减震弹簧二25,支撑板24下端装配减震弹簧二25,支撑板24上端设置减震弹簧一22以及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外侧设置减震弹簧一22,减震弹簧一22以及装置主体1均设置在保护壳21内部,该设计方便对装置主体1进行减震保护。升降机构3包括外杆31、电机32、齿条33、内杆34以及齿轮35,装置主体1下端设置外杆31,支撑板24下端设置外杆31,外杆31上端穿过支撑板24与装置主体1相连接,外杆31下端设置内杆34,内杆34上安装齿条33,齿条33前端设置齿轮35,齿轮35左端安装电机32,支撑板24下侧设置带电机32,外杆31前端设置齿轮35,齿轮35后端穿过外杆31与齿条33相连接,内杆34下端穿过保护壳21并延伸到保护壳21外部,该设计方便探头的升降。减震弹簧一22、导杆23以及减震弹簧二25均设有四个,四个导杆23均匀安装在保护壳21内部底端,保护壳21上端安装端盖,保护壳21前端与端盖通过锁扣相连接,保护壳21后端与端盖通过合页相连接,电机32与支撑板24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电机32与齿轮35通过平键相连接,齿轮35与齿条33进行齿轮啮合,保护壳21下端装配四个万向轮,保护壳21内部底端加工圆形通孔,内杆34下端安装探头,且探头通过导线与装置主体1相连接,齿条33与内杆34通过螺钉相连接,支撑板24与保护壳21通过滑槽以及滑块相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工作人员推动本技术移动,由于地面凹凸不平,本技术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震动,进而带动保护壳21震动,保护壳21震动带动支撑板24沿着导杆23上下移动,支撑板24上下移动同时对减震弹簧一22以及减震弹簧二25进行拉伸或压缩,减震弹簧一22以及减震弹簧二25受到拉伸或压缩产生弹力,支撑板24在弹力的作用下降低震动幅度,进而降低装置主体1的震动幅度,该设计方便对装置主体1进行减震保护,提高装置主体1的使用寿命。使用完本技术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32,因电机32与齿轮35通过平键相连接,所以电机32工作带动齿轮35转动,因齿轮35与齿条33进行齿轮啮合,所以齿轮35转动带动齿条33向上移动,因齿条33与内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减震机构(2)以及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内部安装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设置升降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2)内部设置升降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保护壳(21)、减震弹簧一(22)、导杆(23)、支撑板(24)以及减震弹簧二(25),所述保护壳(21)内端设置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上设置导杆(23),所述保护壳(21)内部底端安装减震弹簧二(25),所述导杆(23)上设置减震弹簧一(22)以及减震弹簧二(25),所述支撑板(24)下端装配减震弹簧二(25),所述支撑板(24)上端设置减震弹簧一(22)以及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外侧设置减震弹簧一(22),所述减震弹簧一(22)以及装置主体(1)均设置在保护壳(21)内部;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外杆(31)、电机(32)、齿条(33)、内杆(34)以及齿轮(35),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设置外杆(31),所述支撑板(24)下端设置外杆(31),所述外杆(31)上端穿过支撑板(24)与装置主体(1)相连接,所述外杆(31)下端设置内杆(34),所述内杆(34)上安装齿条(33),所述齿条(33)前端设置齿轮(35),所述齿轮(35)左端安装电机(32),所述支撑板(24)下侧设置带电机(32),所述外杆(31)前端设置齿轮(35),所述齿轮(35)后端穿过外杆(31)与齿条(33)相连接,所述内杆(34)下端穿过保护壳(21)并延伸到保护壳(21)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埋地管道的外泄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减震机构(2)以及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内部安装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设置升降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2)内部设置升降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保护壳(21)、减震弹簧一(22)、导杆(23)、支撑板(24)以及减震弹簧二(25),所述保护壳(21)内端设置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上设置导杆(23),所述保护壳(21)内部底端安装减震弹簧二(25),所述导杆(23)上设置减震弹簧一(22)以及减震弹簧二(25),所述支撑板(24)下端装配减震弹簧二(25),所述支撑板(24)上端设置减震弹簧一(22)以及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外侧设置减震弹簧一(22),所述减震弹簧一(22)以及装置主体(1)均设置在保护壳(21)内部;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外杆(31)、电机(32)、齿条(33)、内杆(34)以及齿轮(35),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设置外杆(31),所述支撑板(24)下端设置外杆(31),所述外杆(31)上端穿过支撑板(24)与装置主体(1)相连接,所述外杆(31)下端设置内杆(34),所述内杆(34)上安装齿条(33),所述齿条(33)前端设置齿轮(35),所述齿轮(35)左端安装电机(32),所述支撑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洋刘子平徐凯王福平齐子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首通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