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751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包括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该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设有相互配合以自动封水的顶出装置、顶杆和封水装置,所述顶杆是一直杆,所述顶出装置是一管体接头,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一端为完全敞口端,第一端与龙头本体的进水接口对接,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二端为侧开口抵触端,包括一与管壁具有封闭连接的抵触面和一侧开口,所述抵触面用于抵触顶杆,使其对封水装置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二接头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很好的将龙头本体固定于龙头座上,且只需通过转动该龙头本体再对该龙头本体施加一向上的拉力,即可实现该龙头本体从该龙头座上拆下的目的,结构简单且操作简便。

A leading structure of self sealing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 sealing water fauce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head body and a tap seat. The head body and the tap seat are provided with an ejecting device, a top rod and a water sealing device to automatically seal water. The top rod is a retaining rod, the top out device is a pipe body joint,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pipe joint is finished. The first end is butted with the inlet interface of the head body. The second end of the pipe joint is a side opening conflict end, which includes a contact surface with a closed connection and one side opening, and the contact surface is used to resist the top rod so that it is pressed against the water sealing device. The setting of the second joi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fix the main body of the faucet on the head seat well, but only need to apply the pulling force of the faucet body by rotating the head body, and the aim of the tap body to be removed from the tap seat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兴趣与爱好,市场上提供的水龙头有不同的把手外形。单把手水龙头包含一个把手,并根据把手的位置控制流动液体的温度和体积。双把手混合水龙头便于分别控制热水和冷水,以便将其混合并通过出水口流出。液体流量通过把手控制,而温度则由流过出水口的热水和冷水的比例确定。每个把手都与控制流至出水口的液体体积的阀相连,旋转与把手相连的阀杆,就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液体流量的效果。如图1所示,现有双把手混合水龙头组成是:龙头冷水把手开关100、龙头热水把手开关101、连接软管102、三通管103、三通管出水口固定螺母104、台下垫片105、龙头座106、龙头本体107、三通管出水口底座108。如图2所示,这种出水口结构在安装时,先将三通管出水口底座108放置到龙头座106台面相应孔处,再将龙头本体107穿过三通管出水口底座108及台面孔中,再将台下垫片105及三通管出水口固定螺母104拧紧到穿出台下的龙头本体107的螺纹上,再将三通管103拧到龙头本体107的进水端,然后装配龙头冷水把手开关100以及龙头热水把手开关101。用连接软管102将龙头冷水把手开关100和龙头热水把手开关101与三通管103的另外两个管路连接,再将龙头冷水把手开关100和龙头热水把手开关101与供水连接。这种出水结构,在不关闭左右进水把手开关情况下,无法对龙头本体107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关闭左右进水把手开关情况下,可以对龙头本体进行拆卸的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包括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该龙头座一端与龙头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一进水接口,该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设有相互配合以自动封水的顶出装置、顶杆和封水装置,所述顶杆是一直杆,所述顶出装置是一管体接头,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一端为完全敞口端,第一端与龙头本体的进水接口对接,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二端为侧开口抵触端,包括一与管壁具有封闭连接的抵触面和一侧开口,所述抵触面用于抵触顶杆,使其对封水装置抵压。进一步的,该直杆与该管体接头的第二端的抵触面配合的一端具有一凸面部,该抵触面还形成一与该凸面部外形匹配的凹槽部。进一步的,该管体接头是圆管体外形,所述抵触面是扇形面。进一步的,所述封水装置包括一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为主动封水端,龙头座内壁上延伸出一凸起,该凸起为与主动封水端配合的被动封水端,通过主动封水端和被动封水端的配合实现龙头座内出水通道的阻断;该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弹簧实现弹性设置在龙头座内壁上,以实现顶杆不作用于该活塞杆上时活塞杆的自动复位。更进一步的,该被动封水端为一圆弧凸面,该主动封水端为与该圆弧凸面配合的圆弧凹面。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龙头座安装内孔上的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一端为进水接口,另一端与龙头本体固定连接,以实现龙头座与龙头本体的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该第二接头靠近龙头本体端为圆柱结构,该圆柱结构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与该圆柱结构中轴线垂直、且沿着该圆周面的限位槽,该限位槽连通一与该龙头本体锁入龙头座方向相反的开口,该龙头本体对应该限位槽设置有一定位孔;装配时,通过一螺钉穿过该定位孔而锁入该限位槽中、再通过该龙头本体的转动而使该螺钉的锁入端被限位槽的内壁所阻挡;拆卸时,该龙头本体转动到该螺钉的锁入端与该限位槽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应,该龙头本体具有沿该开口方向的移动空间。进一步的,该进水接口外接一个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开口分别与冷水管路的出水口、以及热水管路的出水口固连。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在龙头本体被冲开时,封水装置在水压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龙头座水路通道堵住,实现自封水功能,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该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在龙头冷水把手开关以及热水把手开关未关闭的状态下,仍能实现轻松拆卸及安装的功能;该第二接头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很好的将龙头本体固定于龙头座上,且只需通过转动该龙头本体再对该龙头本体施加一向上的拉力,即可实现该龙头本体从该龙头座上拆下的目的,结构简单且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原有双把手混合水龙头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原有双把手混合水龙头结构总装图。图3为本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龙头本体与龙头座装配状态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龙头本体脱出状态主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龙头本体与龙头座装配状态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仅列举了该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应用于双把手混合水龙头这一领域,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详述。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包括龙头本体1和龙头座2,该龙头座2一端与龙头本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一进水接口,该龙头本体1和龙头座2设有相互配合以自动封水的顶出装置3、顶杆6和封水装置,所述顶杆6是一直杆(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顶杆,在此不再详述),所述顶出装置3是一管体接头,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一端为完全敞口端,第一端与龙头本体1的进水接口对接,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二端为侧开口抵触端(以让水从侧开口进入),包括一与管壁具有封闭连接的抵触面和一侧开口,所述抵触面用于抵触顶杆6,使其对封水装置抵压。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出装置3、顶杆6和封水装置均可通过现有技术获得。如图3-图6所示,该直杆与该管体接头的第二端的抵触面配合的一端具有一凸面部,该抵触面还形成一与该凸面部外形匹配的凹槽部。优选的,该管体接头是圆管体外形,所述抵触面是扇形面。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封水装置包括一活塞杆4,活塞杆4的一端为主动封水端41,龙头座2内壁上延伸出一凸起,该凸起为与主动封水端41配合的被动封水端21,通过主动封水端41和被动封水端21的配合实现龙头座2内出水通道的阻断;该活塞杆4的另一端通过一弹簧5实现弹性设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在龙头座2内壁上,以实现顶杆6不作用于该活塞杆4上时活塞杆4的自动复位。优选的,该被动封水端21为一圆弧凸面,该主动封水端41为与该圆弧凸面配合的圆弧凹面。如图3-图6所示,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龙头座2安装内孔上的第二接头7,该第二接头7一端为进水接口,另一端与龙头本体1固定连接,以实现龙头座2与龙头本体1的固定连接。优选的,该第二接头7靠近龙头本体1端为圆柱结构,该圆柱结构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与该圆柱结构中轴线垂直、且沿着该圆周面的限位槽71,该限位槽71连通一与该龙头本体1锁入龙头座2方向相反的开口72,该龙头本体1对应该限位槽71设置有一定位孔;装配时,通过一螺钉8穿过该定位孔而锁入该限位槽71中、再通过该龙头本体1的转动而使该螺钉8的锁入端被限位槽71的内壁所阻挡;拆卸时,该龙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包括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该龙头座一端与龙头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一进水接口,该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设有相互配合以自动封水的顶出装置、顶杆和封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是一直杆,所述顶出装置是一管体接头,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一端为完全敞口端,第一端与龙头本体的进水接口对接,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二端为侧开口抵触端,包括一与管壁具有封闭连接的抵触面和一侧开口,所述抵触面用于抵触顶杆,使其对封水装置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包括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该龙头座一端与龙头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一进水接口,该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设有相互配合以自动封水的顶出装置、顶杆和封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是一直杆,所述顶出装置是一管体接头,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一端为完全敞口端,第一端与龙头本体的进水接口对接,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二端为侧开口抵触端,包括一与管壁具有封闭连接的抵触面和一侧开口,所述抵触面用于抵触顶杆,使其对封水装置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直杆与该管体接头的第二端的抵触面配合的一端具有一凸面部,该抵触面还形成一与该凸面部外形匹配的凹槽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体接头是圆管体外形,所述抵触面是扇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装置包括一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为主动封水端,龙头座内壁上延伸出一凸起,该凸起为与主动封水端配合的被动封水端,通过主动封水端和被动封水端的配合实现龙头座内出水通道的阻断;该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弹簧实现弹性设置在龙头座内壁上,以实现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艺芳刘德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洛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