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64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以及连接左立柱与右立柱的连接横梁,左立柱、右立柱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支撑柱、右横向支撑柱;左立柱、右立柱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斜支撑杆和右斜支撑杆,左立柱、右立柱的中上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连接杆和右横向连接杆,右斜支撑杆与右立柱活动铰接,左斜支撑杆与左立柱活动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具有防护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简单、环保、可重复利用,安全防护效果好的同时还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劳动强度,可使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梯井道,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可工作的可靠性,实为一理想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涉及防护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来说,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梯井道的防护工作是涉及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现行的电梯井道防护通常为钢管架支撑起来,这样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特别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梯井防护采用常规钢管脚手架搭设周转材料使用时间长、层层需要人工搭设导致材料及人工成本增加,由于受到高度影响,脚手架防护架体整体稳定性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需研制一种构造简易、使用灵活和安全性高的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有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安全性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以及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的这样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为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设计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该防护架装置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以及连接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连接横梁(3),其中,左立柱(1)、右立柱(2)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支撑柱(4)、右横向支撑柱(5);所述左立柱(1)、右立柱(2)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斜支撑杆(6)和右斜支撑杆(7),且左立柱(1)与左斜支撑杆(6)成锐角设置,右立柱(2)与右斜支撑杆(7)成锐角设置;所述左立柱(1)、右立柱(2)的中上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连接杆(11)和右横向连接杆(21),其中,左横向支撑柱(4)、左横向连接杆(11)分别对应连接左斜支撑杆(6)的顶部、中下部;右横向支撑柱(5)、右横向连接杆(21)分别对应连接右斜支撑杆(7)的顶部、中下部;右斜支撑杆(7)与右立柱(2)活动铰接,在右立柱(2)上设有右牛腿(22);左斜支撑杆(6)与左立柱(1)活动铰接,在左立柱(1)上设有左牛腿(12)。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左立柱(1)与右立柱(2)之间设置立柱加强横梁(8);在左斜支撑杆(6)与右斜支撑杆(7)之间设置支撑杆加强横梁(9);左斜支撑杆(6)与右斜支撑杆(7)顶部通过横梁(20)连接为一整体。作为本技术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在左斜支撑杆(6)和右斜支撑杆(7)的侧表面上均对应间隔开设有数个用于供螺栓通过的调整孔(10),左横向连接杆(11)和右横向连接杆(21)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调整孔(10)活动连接在左斜支撑杆(6)和右斜支撑杆(7)上,并通过对应的调整孔(10)能够对左横向连接杆(11)和右横向连接杆(21)的位置进行上下调整。作为本技术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左横向支撑柱(4)、右横向支撑柱(5)、左斜支撑杆(6)、右斜支撑杆(7)左横向连接杆(11)以及右横向连接杆(21)均为伸缩构件,该伸缩构件包括伸缩构件本体,用于承托所述伸缩构件本体的伸缩端的承托连接板(30)、以及用于活动固定承托连接板(30)与用于加强连接伸缩构件本体的加强连接板(40),加强连接板(40)为设置连接在固定承托连接板(30)与伸缩构件本体上的钢板。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伸缩构件本体、承托连接板(30)以及加强连接板(40)上均对应开设有相吻配实现调整的数个伸缩调整孔(50),通过螺栓穿过相对应的伸缩调整孔(50)能够对伸缩构件的长短进行调整。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左立柱(1)、右立柱(2)、连接横梁(3)、左横向支撑柱(4)、右横向支撑柱(5)、左斜支撑杆(6)、右斜支撑杆(7)、左横向连接杆(11)、右横向连接杆(21)、立柱加强横梁(8)、支撑杆加强横梁(9)、伸缩构件本体以及承托连接板(30)均为方钢或者是槽钢。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左立柱(1)、右立柱(2)、连接横梁(3)、左横向支撑柱(4)、右横向支撑柱(5)、左斜支撑杆(6)、右斜支撑杆(7)、左横向连接杆(11)、右横向连接杆(21)、立柱加强横梁(8)、支撑杆加强横梁(9)、伸缩构件本体以及承托连接板(30)均为槽钢。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左牛腿(12)与左立柱(1)连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牛腿(22)与右立柱(2)连为一体成型结构。工作原理是:制作防护装置时,准备方槽钢或是钢板等材料对应的制作组成本装置的各个构成部件,并将各个构成部件通过焊接、螺栓铰接等连接方式组成本技术结构的单层防护架装置本体,并在该防护架装置顶部满铺脚手板,即满铺木枋、层板,构成适合不同电梯井道尺寸的防护装置作为备用,使用时,将该装置设置有左牛腿(12)和右牛腿(22)的一侧卡在梁上,另外一侧卡在墙上,并将各连接点焊接牢固,从而将本技术的防护装置牢靠的固定在电梯井道内,最后通过塔吊实现上升,从而实现完成电梯井防护;使用完毕后通过塔吊吊至楼下,将该装置通过拆除各连接螺栓完成拆除,与此同时进行保养维修后搬运至存储仓库进行存放,待为下次使用。在上述的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为了实现可调节性,该装置通过承托连接板(30)、加强连接板(40)和伸缩调整孔(50)将左横向支撑柱(4)、右横向支撑柱(5)、左斜支撑杆(6)、右斜支撑杆(7)、左横向连接杆(11)以及右横向连接杆(21)均搭配连接形成可调长度的杆件,并通过调节连接角度适应整个装置的可调节性,最后采用高强度的螺栓将其固定在一起形成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梯井道的防护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劳动强度,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可根据实际过程中使用的需要进行调整,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单层防护、效果可靠,安全防护效果好以及除脚手板外的防护钢架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采取螺栓连接,可使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梯井道,很好的解决传统钢管脚手架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由于需要使用大量钢管、扣件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实现了安全文明施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5本技术的俯视图;其中,图中标号:1—左立柱,11—左横向连接杆,12—左牛腿,2—右立柱,21—右横向连接杆,22—右牛腿,3—连接横梁,4—左横向支撑柱,5—右横向支撑柱,6—左斜支撑杆,7—右斜支撑杆,8—立柱加强横梁,9—支撑杆加强横梁,10—调整孔,20—横梁,30—承托连接板,40—加强连接板,50—伸缩调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说明书附图1至说明书附图5所示的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以及连接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连接横梁3,其中,左立柱1、右立柱2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支撑柱4、右横向支撑柱5;左立柱1、右立柱2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斜支撑杆6和右斜支撑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以及连接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连接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1)、右立柱(2)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支撑柱(4)、右横向支撑柱(5);所述左立柱(1)、右立柱(2)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斜支撑杆(6)和右斜支撑杆(7),且左立柱(1)与左斜支撑杆(6)成锐角设置,右立柱(2)与右斜支撑杆(7)成锐角设置;所述左立柱(1)、右立柱(2)的中上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连接杆(11)和右横向连接杆(21),其中,所述左横向支撑柱(4)、左横向连接杆(11)分别对应连接左斜支撑杆(6)的顶部、中下部;所述右横向支撑柱(5)、右横向连接杆(21)分别对应连接右斜支撑杆(7)的顶部、中下部;所述右斜支撑杆(7)与右立柱(2)活动铰接,在右立柱(2)上设有右牛腿(22);所述左斜支撑杆(6)与左立柱(1)活动铰接,在左立柱(1)上设有左牛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以及连接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连接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1)、右立柱(2)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支撑柱(4)、右横向支撑柱(5);所述左立柱(1)、右立柱(2)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斜支撑杆(6)和右斜支撑杆(7),且左立柱(1)与左斜支撑杆(6)成锐角设置,右立柱(2)与右斜支撑杆(7)成锐角设置;所述左立柱(1)、右立柱(2)的中上部分别对应设置左横向连接杆(11)和右横向连接杆(21),其中,所述左横向支撑柱(4)、左横向连接杆(11)分别对应连接左斜支撑杆(6)的顶部、中下部;所述右横向支撑柱(5)、右横向连接杆(21)分别对应连接右斜支撑杆(7)的顶部、中下部;所述右斜支撑杆(7)与右立柱(2)活动铰接,在右立柱(2)上设有右牛腿(22);所述左斜支撑杆(6)与左立柱(1)活动铰接,在左立柱(1)上设有左牛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立柱(1)与右立柱(2)之间设置立柱加强横梁(8);在左斜支撑杆(6)与右斜支撑杆(7)之间设置支撑杆加强横梁(9);左斜支撑杆(6)与右斜支撑杆(7)顶部通过横梁(20)连接为一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斜支撑杆(6)和右斜支撑杆(7)的侧表面上均对应间隔开设有数个用于供螺栓通过的调整孔(10),左横向连接杆(11)和右横向连接杆(21)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调整孔(10)活动连接在左斜支撑杆(6)和右斜支撑杆(7)上,并通过对应的调整孔(10)能够对左横向连接杆(11)和右横向连接杆(21)的位置进行上下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甡施旭升杨绍光赵树强罗如刚王利毛文陈龙段涛浦绍川杨刚杰杨超朱广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