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31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在纹路识别时间段,控制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一发光器件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发光器件至少包括:纹路识别区域内,与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最近的发光器件;之后,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纹路识别区域内在显示面板上方的物体经过小孔成像区域后的成像,以便实现纹路采集和识别功能。由于关闭了距离小孔成像区域最近的发光器件,使其不发光,因此,可以减少通过强反射界面的反射入射至图像传感器的发光器件的光线,从而降低了图像传感器获取纹路的图像的干扰,使采集到的纹路图像更清晰,以提高纹路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越来越多地向窄边框、整面显示方向发展。传统的OLED显示面板在整面存在的附带指纹识别、相机、话筒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用户需求。因此,开发在显示面板的显示(AA)区内的指纹识别技术势在必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OLED显示面板的附带区域,进一步做到整面显示。小孔成像式纹路识别可以将纹路识别功能集成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AA区)内,但是由于目前的显示模组结构(MDL)中通常会存在强反射界面,这会导致发光器件(EL)的图案(Pattern)在图像传感器(Sensor)上成像,而遮盖纹路图像,严重影响纹路图像的清晰度,造成纹路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小孔成像式纹路识别采集到的纹路图像不清晰而影响识别准确性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在纹路识别时间段,控制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一发光器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至少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与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最近的发光器件;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在显示面板上方的物体经过小孔成像区域后的成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与所述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小于设定间距的各所述发光器件;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设定间距L:L=(x1+x2)*tanθ其中,x2为所述OLED显示面板中强反射界面与包含所述小孔成像区域的遮光层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x1为所述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强反射界面与所述发光器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θ为所述OLED显示面板中图像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最大角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以所述小孔成像区域为中心的两圈所述发光器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还包括:在纹路识别时间段,控制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二发光器件处于发光状态,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为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除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以外的发光器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小孔成像区域之间的至少一个发光器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每相邻两个所述小孔成像区域之间的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个数相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还包括:在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确定所述纹路识别区域;或,将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全部显示区域作为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在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确定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包括:根据所述OLED显示面板中的触控模组确定触控区域;将所述触控区域作为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进行驱动,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和各所述发光器件所在膜层之间的具有至少一个小孔成像区域的遮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遮光层一侧的强反射界面;其中,所述小孔成像区域位于各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间隙处;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在纹路识别时间段,获取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方的物体经过所述小孔成像区域后的成像;且在纹路识别时间段,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一发光器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至少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与所述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最近的发光器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OLED显示面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遮光层一侧的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作为所述强反射界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OLED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在纹路识别时间段,控制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一发光器件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发光器件至少包括:纹路识别区域内,与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最近的发光器件;之后,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纹路识别区域内在显示面板上方的物体经过小孔成像区域后的成像,以便实现纹路采集和识别功能。由于关闭了距离小孔成像区域最近的发光器件,使其不发光,因此,可以减少通过强反射界面的反射入射至图像传感器的发光器件的光线,从而降低了图像传感器获取纹路的图像的干扰,使采集到的纹路图像更清晰,以提高纹路识别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OLED显示面板获取的纹路图像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获取的纹路图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的带有小孔成像式纹路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发光器件100,图像传感器200,位于图像传感器200和各发光器件100所在膜层之间的具有至少一个小孔成像区域A的遮光层300,以及位于发光器件100背离遮光层300一侧的强反射界面400,其中,强反射界面400一般为贴附在发光器件100显示面的触控模组等部件。具体地,如图1所示,发光器件100向各个方向发光,其中①号光线被强反射界面400反射至遮光层300进行遮挡后,不会影响到纹路成像;②号光线被强反射界面400反射至小孔成像区域A,但是其入射角度太大,被图像传感器200滤光,不会对纹路成像有影响;③号光线被强反射界面400反射至小孔成像区域A,其入射角度满足图像传感器200接收光角度的条件,因此会对纹路图像产生严重的干扰。如图2所示,图中的连续小白点201就是③号光线对纹路图像产生的干扰,遮盖纹路图像,严重影响纹路图像的清晰度,造成纹路识别不准确的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301、在纹路识别时间段,控制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一发光器件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发光器件至少包括:纹路识别区域内,与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最近的发光器件;S302、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纹路识别区域内在显示面板上方的物体经过小孔成像区域后的成像。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小孔成像区域设置在发光器件之间的间隙处,并且,小孔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纹路识别时间段,控制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一发光器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至少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与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最近的发光器件;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在显示面板上方的物体经过小孔成像区域后的成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纹路识别时间段,控制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一发光器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至少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与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最近的发光器件;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在显示面板上方的物体经过小孔成像区域后的成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与所述小孔成像区域的边缘间距小于设定间距的各所述发光器件;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设定间距L:L=(x1+x2)*tanθ其中,x2为所述OLED显示面板中强反射界面与包含所述小孔成像区域的遮光层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x1为所述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强反射界面与所述发光器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θ为所述OLED显示面板中图像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最大角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以所述小孔成像区域为中心的两圈所述发光器件。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纹路识别时间段,控制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的第二发光器件处于发光状态,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为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除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以外的发光器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所述纹路识别区域内,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小孔成像区域之间的至少一个发光器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六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