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宁专利>正文

一种可升降式医疗设备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3000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医疗设备转运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壳体、推拉杆、新型油缸、链条、滑动轮、升降架、滑动杆、固定板、滑动槽杆、泄压按钮、支撑插架、移动轮、轮胎架、安装板、进油管、油管、回流管、推动杆、缸体,推动杆垂直嵌入缸体的上表面内,油管通过位于缸体外侧面上端的回流管与缸体相连接,安装板与缸体下表面为一体化结构,进油管焊接在缸体外侧面的下方,安装板与装置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转运装置上使用上新型油缸后,可以达到解决转运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且无法保证升降平稳,从而会使得设备在升降过程中出现损坏,无法实现设备实用性更强的问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医疗设备转运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可升降式医疗设备转运装置,属于转运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医疗设备是的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医疗、科研、教研、教学工作最基本要素,也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广义的医疗设备包括医疗器械,家用医疗设备,而专业的医疗设备则不包括家用医疗设备器械。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735090.9的一种可升降式医疗设备转运装置,包括车体和升降装置,车体前部装有充气轮胎,后部配备可手动转向的控制小轮,车体内壁装有气垫,上部可撑挂遮雨帘,车体底板下装有升降装置,该技术的优点是:使用医疗设备转运装置可防止设备自身轮毂磨损;充气轮胎可在医疗设备遇到颠簸路面时进行减震;后部使用手动转向小轮易于对整车方向进行控制,并配备刹车,允许其在倾斜路面完成设备转运;对车体内壁的气垫进行充气可将医疗设备完全包裹,防止其在转运过程中与车体发生碰撞;上部遮雨帘可以防止医疗设备在雨天转运时受潮,造成设备故障;升降装置可控制车体底板的上下运动,便于医疗设备的推入推出,整个装置牢固可靠,使用安全,但现有技术的转运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且无法保证升降平稳,从而会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升降式医疗设备转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式医疗设备转运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壳体(1)、推拉杆(2)、新型油缸(3)、链条(4)、滑动轮(5)、升降架(6)、滑动杆(7)、固定板(8)、滑动槽杆(9)、泄压按钮(10)、支撑插架(11)、移动轮(12)、轮胎架(13),所述装置壳体(1)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滑动槽杆(9)并且两根滑动槽杆(9)与装置壳体(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杆(7)位于滑动槽杆(9)的内侧面且与其相配合,所述固定板(8)固定安装在滑动槽杆(9)的外侧面,所述升降架(6)与滑动杆(7)的内侧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轮(5)设于滑动杆(7)内侧面的上端,所述新型油缸(3)活动安装在升降架(6)的下表面,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医疗设备转运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壳体(1)、推拉杆(2)、新型油缸(3)、链条(4)、滑动轮(5)、升降架(6)、滑动杆(7)、固定板(8)、滑动槽杆(9)、泄压按钮(10)、支撑插架(11)、移动轮(12)、轮胎架(13),所述装置壳体(1)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滑动槽杆(9)并且两根滑动槽杆(9)与装置壳体(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杆(7)位于滑动槽杆(9)的内侧面且与其相配合,所述固定板(8)固定安装在滑动槽杆(9)的外侧面,所述升降架(6)与滑动杆(7)的内侧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轮(5)设于滑动杆(7)内侧面的上端,所述新型油缸(3)活动安装在升降架(6)的下表面,所述推拉杆(2)垂直嵌入装置壳体(1)内部,所述轮胎架(13)与装置壳体(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插架(11)固定安装在滑动杆(7)的前表面,所述链条(4)位于滑动轮(5)的外侧面且与其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油缸(3)设有安装板(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唐军唐英
申请(专利权)人:杨宁唐军唐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