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电磁线退火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295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线,电磁线退火软化的中频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全波整流电路,滤波电路桥式逆变电路,变压器B1构成,其中待退火的电缆线,电磁线通过导电轮a、b构成变压器B1的单匝次级。与现有电热式、气体燃烧式、大电流退火式三种技术相比,除结构新颖、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不损坏电线、退火速度快、均匀、生产效率高,能节省大量能源等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线,电磁线的生产过程中用于电缆线,电磁线予热或退火软化的中频电源。现电缆线,电磁线退火软化装置有三种。第一种为电热式装置,其原理是把未退火导线经导轮进入φ12~φ20MM的不锈钢管内,管外绕有电热丝,用电热丝加热至所要求的工艺温度,使导线退火。第二种为气体燃烧式退火,利用可燃气体(煤气、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通过循环风机在炉内循环,使通过炉内导线退火。第三中是大电流退火,其方法是简单地在两个紫铜材料的接触轮之间施加不变化的较大的电流,导线在两接触轮上通过,在接触轮之间的导线通有较大电流,使导线加热,实现退火目的。现尚未发现其它退火软化的方法及装置。上述电热式退火装置结构庞大,效率低,浪费大量的能源。气体燃烧式退火装置控制不方便,占地面积大,且只能在气源丰富地区使用。大电源退火装置是由于通过电刷与铜导轮摩擦接触来传输电流,常出现电刷和导轮过度磨擦而损坏,造成接触不良打火烧坏导线现象,且电流不控制,通过两导轮之间导线速度发生变化而出现退火不均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新的中频感应式非接触连续退火电源,即电缆线,电磁线退火电源。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含有全波整流电路、滤波电路、IGBT功率模块,T1~T4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变压器B1,其连结方式为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输入接电网电压(例如220伏),输出端接滤波电路输入端(滤波电路由电感和电容构成,可为π形,也可为T形),滤波电路输出端接变压器B1的初级,变压器的次级为单匝,由退火的电缆线,电磁线通过两导电输a,b构成回路而成。IGBT功率模块T1-T4的触发电路可由晶体管,或集电电路构成的触发电路均可。IGBT功率模块T1~T4的触发电路由集成电路IC3、IC4、IC5及变压器B2、B3构成,IC4构成光电感应电路,IC3构成电压比较电路,IC5构成触发脉冲输出电路,其连结方式为IC4光电感应电路输出端接IC3电压比较电路的同相端,IC3电压比较电路输出端接IC5触发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入端(2、3端),IC5触发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11端、8端)分别接变压器B2、B3的初级,变压器B2、B3的次级分别接IGBT功率模块T1~T4的控制极。双向晶闸管SCR1和IGBT功率模块T1~T4的触发电路由集成电路IC1~IC5及变压器B2~B4构成,IC4构成光电感应电路,IC3构成电压比较电路,IC5构成触发脉冲输出电路,IC2构成电压跟随器,IC1构成触发脉冲输出电路,其连结方式为IC4光电感应电路输出端接IC3电压比较器的同相端,IC3电压较器输出端接IC5触发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入端(2、3端)和IC2电压跟随器的同相端,IC5触发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11端、8端)分别接变压器B2、B3的初级,变压器B2、B3的次级分别接IGBT功率模块T1~T4和控制极,IC2电压跟随器输出端接IC1触发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入5端,IC1触发脉冲输出电路输出7端接变压器B4初级,变压器B4的次级接双向晶闸管SCR1控制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除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自动化水平高,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中频感应式非接触加热退火,不会出现电刷接触不良引起的打火而烧坏电缆线,电磁线现象。2.退火速度快,退火均匀,生产效率高。3.电源效率高且节能效果明显。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原理图,也是摘要附图。附图2是可控硅SCR1和闸流管T1-T4的触发电路的电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图中,全波整流电路一端接电网电压(例如接220伏),一端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可由电感L1和电容C1C2构成,滤波电路输出由IGBT功率模块T1-T4构成的逆变电路输入端,逆变电路输出端接变压器B1的初级,变压器BI的次级为单匝,由待退火的电缆线,电磁线通过两导电轮a,b构成回路而成。IGBT功率模块T1-T4的触发电路可由是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的触发电路。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电网电压经全波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经滤波电路滤波后,送至由T1-T4构成的逆变电路逆变成中频脉冲电压后,送至变压器B1的初级,再感应到次级,次级为单匝,由待退火电缆线,电磁线按图1所经a,b两导电路(例如铜轮)绕成回路而成,由于是单匝,则产生较大电流而退火软化,电缆线,电磁线在不停的走动,则达到高速连续退火软化之目的。由于电缆线、电磁线有不同的规格,即有不同的直径,且有时电线的行走速度有快慢之分,为了达到稳定的控制。本技术在整流电路和外界电网之间加了双向晶闸管SCR1(如图所示),SCR1的触发电路和T1-T4的触发电路电路由集成电路IC1-IC5构成(如图2所示),这也可以说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IC4构成光电感应电路,由IC4和光电传感器(例如光电管)构成,IC3接成电压比较电路,IC5构成T1-T4触发脉冲输出电路,IC2构成电压跟随器电路,IC1构成SCR1的触发脉冲输出电路。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a,b两轮转速发生变化(也即待退火的电缆线,电磁线的行走速度发生变化),例如转速变大(即电线行走速度变快),由光电传感器传至IC4的光电信号增多(光电传感器可安置在a,b轮上或周围),IC4的输出电压增大,随之IC3的输出电压也增大,由于输入到集成电路IC5的3脚电压升高,则其输出脉冲频率升高,由变压器B2,B3输出到逆变管T1-T4后,逆变的中频变高(脉冲占空比增)。与此同时,输入到电压跟随器IC2的电压升高,其输出电压也升高,输入到脉冲输出电路IC1的5脚电压升高,则IC1的输出脉冲频率也升高,通过变压器B4输入到双向晶闸管SCR1的控制极,由于导通角加大,使电网电压输到整流电路的电压增大,随由T1-T4逆变后的逆变电压幅度加大,也就是电缆线,电磁线的行走速度加快后,反映到电缆线,电磁线上的电压增高,电源频率增大(占空比增大),也即电缆线,电磁线上电流增大。电缆线的行走速度与其上通过电流成正比,使其退火软化保持稳定,也即达到质量稳定。反之,电缆线,电磁线速度变慢,则其上电流变小。本技术可做成各种型式,立式,卧式皎可。电缆线,电磁线的退火功率由导线粗细来决定。本技术对电气元件,没有特殊要求,IC1,IC4,IC5可为LM09,SF655,HD974,IC2IC3可为LM741,这些元件及电容,电阻等市场上均有售,IGBT功率模块,,市场上也有售。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线,电磁线退火电源,其特征在于含有全波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IGBT功率模块T1~T4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变压器B1,其连结方式为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接外界电网,输出端接滤波电路输入端,滤波电路由电感L,和电容C1C2构成,滤波电路输出端接IGBT功率模块T1~T2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输入两端,桥式逆变电路输出端接变压器B1的初级,变压器B1的次级为单匝,由待退火的电缆线,电磁丝通过两导电轮a、b构成回路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电磁线退火电源,其待征在外界电网与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之间接双向晶闸管SCR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电磁线退火电源,其特征在于IGBT功率模块T1~T4的触发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线,电磁线退火电源,其特征在于含有全波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IGBT功率模块T1~T4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变压器B1,其连结方式为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接外界电网,输出端接滤波电路输入端,滤波电路由电感L,和电容C1C2构成,滤波电路输出端接IGBT功率模块T1~T2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输入两端,桥式逆变电路输出端接变压器B1的初级,变压器B1的次级为单匝,由待退火的电缆线,电磁丝通过两导电轮a、b构成回路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怀吉司怀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驰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