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转底式炉掉钢处理装置,属于冶金机械
转底式加热炉与其它形式的加热炉不同,其炉子首尾相接,炉内情况很难观察。钢坯掉进炉子环缝后,如果炉底还能转动,则暂时还不能发现钢坯已掉进环缝,所掉钢坯随着炉底的转动在环缝中滑动,直至炉底转动困难,此时才知钢坯已掉在环缝中。但由于炉子环缝按要求设置的缝隙非常小,因此处理起来相当困难。首先要判断所掉钢坯在环缝中的位置,然后再转动炉底使钢坯滑动到炉子装、出料口进行处理。为确定钢坯位置,需用镜子沿炉子圆周进行检查(反射),每次约需4~8小时。实在无法转动炉底时,则被迫停炉并采取强制凉炉措施钻进炉内进行处理,每次停炉时间至少需要三天(夏天停炉时间还要长些),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底式炉掉钢处理装置。该装置能使掉入环缝的钢坯能迅速通过环缝又不影响环形炉的正常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是在原环形加热炉基础、钢结构(炉柱)、炉体结构等不变的情况下,对装料口至出炉烟道之间掉钢处环缝的外支撑板、圈梁、底板、水封刀等结构进行改造,使其在炉子各主要尺寸不变的条件下满足钢坯掉出环缝的结构要求。现有技术中,外环缝同内环缝一样,沿圆周方向环缝宽度相同,本技术在此基础上将环缝局部扩大,从而有效地解决掉钢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转底式炉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样。图中1-转动炉底,2-外环缝,3-外环墙,4-掉钢处理装置,5-出炉烟道,6-装料口,7-出料口,8-内环缝,9-内环墙,10-外环墙炉柱,11-环墙支承板,12-圈梁,13-底板,14-水封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底式炉掉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转动炉底(1)、外环缝(2)、外环墙(3)、外环墙支承板(11)、圈梁(12)、底板(13)、水封刀(14)和水封槽(15)组成,所述圈梁(12)、底板(13)和水封槽(15)安装在外环墙炉柱子(10)上,所述外环墙支承板(11)安装在圈梁(12)上,所述外环墙(3)砌筑在外环墙支承板(11)上;所述水封刀(14)上端安装在底板(13)上、其下端插入水封槽(15)的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素芳,闫道英,高振兴,高霖,常玉洁,张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