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犁带滚动三相供电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1148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犁带滚动三相供电实验系统,属于牵引供电实验技术领域。由两侧设置轴向环槽的绝缘轮辋和一侧的环槽底部设有的环状供电轨、另一侧环槽底部设有的环状回流轨共同构成轮式接触带;受电犁由呈“L”型结构且相对布置的集电杆和回流杆构成,其首端分别与横梁铰接;集电杆、回流杆的末端与环状供电轨、环状回流轨接触;三相调压器以及其次边第一相经第一集电杆和轮式接触带的环状供电轨到第二集电杆再到三相调速系统输入端的第一端子、其次边第二相经第一回流杆和轮式接触带的环状回流轨到第二受电犁的第二回流杆再到三相调速系统输入端的第二端子、其次边第三相到三相调速系统输入端的第三端子,构成三相供电通路向三相电机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犁带滚动三相供电实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牵引供电实验

技术介绍
现行干线铁路的牵引网采用架空接触网+钢轨形式,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牵引网采用架空接触网+钢轨形式或接触轨(接触轨)+钢轨形式,两者都利用钢轨作为牵引电流的回流轨,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诸多因素制约,钢轨不完全绝缘于大地,因此,牵引电流将经钢轨向大地泄露、扩散,形成杂散电流,也称迷流。特别是城市轨道牵引供电采用直流制,它产生的杂散电流对道床钢筋结构、隧道内钢筋结构和沿线的金属管线等设施都将产生电化学腐蚀,从而影响这些构筑物和金属设施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对此,采取了排流保护、钢轨降阻、杂散电流收集和管道外涂等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措施,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杂散电流及其长期腐蚀影响。干线交流电气化铁路采用AT、BT等供电方式来吸上迷流,但都无法根除。同时,钢轨回流对地面产生的电位差将形成跨步电压,有可能威胁人身安全,也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另外,架空接触网+钢轨形式或接触轨+钢轨形式都需要占有较大的专用空间,例如在隧道内需要增大隧道断面,进而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接触网分为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犁带滚动三相供电实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犁带滚动三相供电实验系统,包括三相调压器、三相开关、三相电机、三相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机(1)的传动轴(2)与轮毂(3)同轴固定,轮毂(3)的外缘设有轮式接触带,它由两侧设置轴向环槽的绝缘轮辋(4)和一侧环槽底部设置的环状供电轨(5),另一侧环槽底部设置环状回流轨(6)共同构成;第一受电犁的第一集电杆(7)和第一回流杆(8)均呈“L”型结构,相对布置,其首端分别与横梁(9)铰接;第一集电杆(7)和第一回流杆(8)的中部设有两端为绝缘材料的弹簧(16);三相调压器(10)原边设三相开关(11),次边第一相连接到第一集电杆(7)的首端,第二相连接到第一回流杆(8)的首端,第三相直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犁带滚动三相供电实验系统,包括三相调压器、三相开关、三相电机、三相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机(1)的传动轴(2)与轮毂(3)同轴固定,轮毂(3)的外缘设有轮式接触带,它由两侧设置轴向环槽的绝缘轮辋(4)和一侧环槽底部设置的环状供电轨(5),另一侧环槽底部设置环状回流轨(6)共同构成;第一受电犁的第一集电杆(7)和第一回流杆(8)均呈“L”型结构,相对布置,其首端分别与横梁(9)铰接;第一集电杆(7)和第一回流杆(8)的中部设有两端为绝缘材料的弹簧(16);三相调压器(10)原边设三相开关(11),次边第一相连接到第一集电杆(7)的首端,第二相连接到第一回流杆(8)的首端,第三相直接连接到三相调速系统(14)输入端第三端子;第一集电杆(7)的末端与环状供电轨(5)接触,第一回流杆(8)的末端与环状回流轨(6)接触;与第一受电犁结构相同的第二受电犁的第二集电杆(12)末端和第二回流杆(13)末端分别与环状供电轨(5)和环状回流轨(6)接触;第二受电犁的第二集电杆(12)首端和第二回流杆(13)首端分别连接三相调速系统(14)输入端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三相开关(11)、三相调压器(10)以及其次边第一相经第一受电犁的第一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湛黄小红李子晗郭育华李书谦李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