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1120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混合沉积液的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制备三大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一步电沉积将聚合物纳米粒子与无机导电纳米材料同时沉积在电极表面,聚合物纳米粒子在提高分子识别基元固定量的同时能长期保持其识别活性;而通过共沉积制备技术能在保证涂层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涂层制备效率,易于实现批量化工业生产;此外,所制备的复合传感涂层能有效结合有机组分的“软”与无机组分的“硬”性,从而使得该复合涂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基于该复合涂层构建的传感器在食品安全、生物医药及环保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组装技术、电泳沉积技术、功能复合涂层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电泳沉积将负载分子识别基元的聚合物纳米粒子与无机导电纳米粒子同时沉积在传感器电极表面,并将其用于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由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作为识别元件,与适当的信号换能器及放大器所构成的分析检测装置。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靠性好、操作简便等性能,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药物分析、工业控制、环境监测以及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分子识别基元是生物传感器核心元件,直接决定生物传感器的功能与质量。生物分子基元的固定通常需要一定的基质材料,生物分子基元与基质材料结合作为传感涂层成为生物传感器的核心材料。因此,生物分子识别基元的固定方式与固定效果是生物传感器制备过程中关键步骤。生物分子识别基元的固定化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经典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共价键合法、吸附法和层层自组装法等。然而,这些固定方式主要通过共价或非共价方式将分子识别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混合沉积液的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1)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将离子型聚合物溶于良溶剂,得到离子型聚合物溶液;随后将分子识别基元水溶液逐滴加入到离子型聚合物溶液中,搅拌2h~48h使聚合物与分子识别基元组装完全;接着将所得溶液转入透析袋隔水透析以除去良溶剂与未负载的分子识别基元,即得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所述良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2)混合沉积液的制备配制一定浓度的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混合沉积液的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1)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将离子型聚合物溶于良溶剂,得到离子型聚合物溶液;随后将分子识别基元水溶液逐滴加入到离子型聚合物溶液中,搅拌2h~48h使聚合物与分子识别基元组装完全;接着将所得溶液转入透析袋隔水透析以除去良溶剂与未负载的分子识别基元,即得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所述良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2)混合沉积液的制备配制一定浓度的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调节pH使其带电荷,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10%的无机导电纳米材料,搅拌使聚合物纳米粒子与无机导电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沉积液静置备用;所述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溶液的中负载分子识别基元聚合物纳米粒子浓度为0.05mg/mL~10mg/mL;所述无机导电纳米材料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01%~1.0%;(3)复合传感涂层的制备将传感器电极浸没在步骤(2)所述混合沉积液中,利用电沉积技术施加恒电位电压,使负载分子识别基元的自组装纳米粒子与无机纳米导电材料共同沉积在电极表面,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膜,室温自然干燥,制得复合传感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泳共沉积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离子型聚合物为含有独立的羧基、羟基、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亚许升黄雪雯陈彦儒吴倩赵伟朱叶罗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