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金属热处理设备中的一种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11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等温正火(退火)热处理设备中的冷却装置,它能使工件在奥氏体化温度下快速降温,在相变前将工件准确的冷却到等温温度。它由速冷室[14]、送风管[2]、排风管[9]和冷速调节器[15]组合而成。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于加热炉[18]和等温炉[17]之间,组成等温正火(退火)自动生产线,用于工业热处理生产,可显著地提高工件的正火(退火)质量。另外它还可用于非调质钢件及其它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冷却。(*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热处理设备中的冷却装置,特别是属于金属热处理设备中用于等温热处理的一种冷却装置。在目前工业生产中,为改善钢材和工件(一般指零件毛坯)锻造后的冷加工性能,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正火或者退火热处理。对工件进行正火热处理,一般是将其在炉内加热至高温奥氏体化温度(一般为850-950℃)后再将其出炉,堆放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对工件进行退火热处理,一般是将其在炉内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后在炉内随炉冷却。这种冷却过程使得工件的相变过程都是在一个较大温度范围内完成的。而且在正火时,工件的冷却是堆放在地上冷却,位于堆表面和心部的冷却速度是不同的,又由于季节,空气流通情况不同,其冷却速度也有差异,使每个工件冷却相变后获得的显微组织和硬度都明显不同,出现不合格显微组织,工件切削加工困难(出现粘刀、烧刀、打刀等现象),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合格及工件渗碳后变形超差等质量问题。因此这种普通的正火或者退火热处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机械工业特别是小汽车工业对零件质量的要求。为解决这一质量问题,人们研究出了可明显提高正火(退火)质量的等温正火(退火)工艺技术,即将工件在奥氏体化温度以较快的冷却速度冷却到指定的等温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装置,它连接于加热炉[18]和等温炉[17]之间,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速冷室[14]、送风管[2]、排风管[9]和冷速调节器[15]组合而成,其中送风管[2]的出风口[1]与冷速调节器[15]相连通,冷速调节器[15]的另一端与速冷室[14]的进风口相连通,排风管[9]的进风口[10]与速冷室[14]的出风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立群李俊义王前王铁于学农刘亚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学院高技术产品研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