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95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结构,包括:承口,所述承口包括承口管体、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外表面的承口外壁、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内表面的承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承口内壁加工而成的第一类环状凸起;以及插口,所述插口包括插口管体、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外表面的插口外壁、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内表面的插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插口外壁加工而成的第二类环状凸起,其中所述第一类环状凸起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二类环状凸起的形状尺寸互补,当将所述插口装配到所述承口时,第一类环状凸起与第二类环状凸起吻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接口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农村居住条件的逐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家庭给水排水需求进一步提升,这就离不开管道安装、维修等施工工作。承插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接口不抗拉,止水性能不高,管材自重大,耐腐蚀性能、光滑度都低于HDPE(高密度聚乙烯)实壁管,因此HDPE实壁管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在管道的安装以及维修施工工作中,如在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中,很多情况下有一侧没有足够施工空间,因此,只能在一侧形成斜钻孔,然后在另一侧做井,从而在井内连接管道,顶拉管节,完成铺设。现有的大口径(DN≥300mm)HDPE实壁管的管节长度为有6米、9米、12米等,在安装或维修施工时,管道接口现有的对接方式只有热熔对接、卡箍连接、电热熔、热收缩带连接等。这些管道接口方式在市政管道开挖施工、非开挖施工中存在如下缺点:1)热熔对接需要一定的场地空间,只能在对接完成后才能施工,不适用于开挖施工,不适用于井内顶拉施工;2)热熔对接会形成内翻边,需要切除内翻边;3)电热熔连接在有水场合存在危险,不便于施工;4)电热熔连接在熔接时容易塌管,产生漏点;5)热收缩带连接强度略低,大口径管道加热不均匀,不方便;6)卡箍连接不适合于非开挖施工;7)管道连接整体性不强,密封性能差;8)管道接口易脱节,承受拉力和震动的能力有限。此外,市场上还有两种HDPE管道接口方式,即橡胶圈承插接口。承插接口的HDPE实壁短管节是在一端切出承口,一端切出插口,通过橡胶圈密封止水,橡胶圈承插接口的HDPE实壁短管节的密闭性不强,不具备抗拉拔能力,虽然可以用于非开挖修复,但容易脱节、不能用于拉顶施工。在市政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非开挖修复中,也需要一种能够在小空间内连接的连接方便、密闭性能好、抗拉伸的简易接口HDPE实壁管管节,方便在检查井或工作井内下管,顶进原有管道内部,实现替换,但以上现有接口方式的管道均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口径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至少部分的克服以上问题,提高管道接口的连接便利性、可靠性、经济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承口结构,包括:承口管体;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外表面的承口外壁;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内表面的承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承口内壁加工而成的类环状凸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环状凸起具有:与所述承口管体相连的第一面;从所述第一面一边向管体中心延伸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所述第二面的第二边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以及从所述第一面的另一边向管体中心延伸的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的第一边与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第三面的第二边与第一面相连,且该第二边相对第一边更接近承口端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环状凸起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其剖面成锯齿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口管体的材料为PE或HDPE。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环状凸起为曲面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插口结构,包括:插口管体;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外表面的插口外壁;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内表面的插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插口外壁加工而成的类环状凸起。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环状凸起包括:与所述插口管体相连的第一面;从所述第一面的一边向管体外部延伸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所述第二面的第二边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以及从所述第一面的另一边向管体中心延伸的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的第一边与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第三面的第二边与第一面相连,且该第二边相对第一边更接近插口端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环状凸起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其剖面成锯齿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口管体的材料为PE或HDPE。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类环状凸起为曲面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结构,包括:承口,所述承口包括承口管体、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外表面的承口外壁、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内表面的承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承口内壁加工而成的第一类环状凸起;以及插口,所述插口包括插口管体、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外表面的插口外壁、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内表面的插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插口外壁加工而成的第二类环状凸起,其中所述第一类环状凸起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二类环状凸起的形状尺寸互补,当将所述插口装配到所述承口时,第一类环状凸起与第二类环状凸起吻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环状凸起包括:与所述承口管体相连的第一面;从所述第一面的一边向管体中心延伸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以及从所述第一面的另一边向管体中心延伸的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第三面的第二边与第一面相连,且第三面的第二边相对第一边更接近承口端面;所述第二类环状凸起包括:与所述插口管体相连的第四面;从所述第四面向管体外部延伸的第五面,所述第五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四面相连,所述第五面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二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以及从所述第四面向管体外部延伸的第六面,所述第六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二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第六面的第二边与第四面相连,且第六面的第二边相对第一边更接近插口端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四面基本平行,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五面基本平行,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基本平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环状凸起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第二类环状凸起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从而使其剖面成卡位配合的两个锯齿状。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口和或插口的材料为PE或HDPE。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插口位置具有密封胶。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环状凸起和第二类环状凸起为曲面凸起。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环状凸起和第二类环状凸起沿管道轴线的剖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半圆形。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管道自密封承插口及承接方法采用在承口结构上加工第一类环形凸起,在插口结构上加工能与第一类环形凸起形成卡位安装的第二类环形凸起,然后将插口结构对准承口结构进行挤压安装。该种管道自密封承插口及承接方法具有1)管道连接整体性强,连接后无法分离;2)管道接口抗拉拔,可以用于拉顶管施工;3)管道连接密闭性好,止水性能优异;4)管道连接方便,施工快速,一个接口可以在2分钟内完成连接;5)管道接口无内翻边;6)管道接口所需空间小,工具简单;7)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以上和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参考附图来呈现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将不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明了,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将用相同或类似的标记表示。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承口结构100截面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插口结构200截面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结构300的截面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承口结构,包括:承口管体;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外表面的承口外壁;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内表面的承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承口内壁加工而成的类环状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承口结构,包括:承口管体;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外表面的承口外壁;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内表面的承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承口内壁加工而成的类环状凸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承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环状凸起包括:与所述承口管体相连的第一面;从所述第一面一边向管体中心延伸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所述第二面的第二边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以及从所述第一面的另一边向管体中心延伸的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的第一边与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第三面的第二边与第一面相连,且该第二边相对第一边更接近承口端面。3.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插口结构,包括:插口管体;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外表面的插口外壁;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内表面的插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插口外壁加工而成的类环状凸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的插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环状凸起包括:与所述插口管体相连的第一面;从所述第一面的一边向管体外部延伸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所述第二面的第二边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以及从所述第一面的另一边向管体中心延伸的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的第一边与与所述类环状凸起的顶端相连,第三面的第二边与第一面相连,且该第二边相对第一边更接近插口端面。5.一种管道自密封承插接口结构,包括:承口,所述承口包括承口管体、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外表面的承口外壁、位于所述承口管体内表面的承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承口内壁加工而成的第一类环状凸起;以及插口,所述插口包括插口管体、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外表面的插口外壁、位于所述插口管体内表面的插口内壁,以及基于所述插口外壁加工而成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强郭坤李龙李齐军李辉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管博管道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