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叔忠专利>正文

两头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9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两头可穿用的拖鞋。主要特点是拖鞋面通过二侧的连杆与拖鞋底的连接,形成拖鞋面斜上方受力轻压后,相对鞋底前后既平移又摆动,使之拖鞋两头可穿。在进出频繁穿脱拖鞋的场所,给使用者穿用时于极大便利。又,每只的被左右脚轮穿和可脱卸的轴与轴孔配合结构,使之各组成件利用率提高,每双拖鞋的二只相同,使之生产工序简化。(*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是一种改进的拖鞋。现有的拖鞋,只能单向分左右穿用。这类拖鞋,在经常进出穿用拖鞋的场所时,因使用者在进入和离开该场所时的方向相反,以致用毕后的拖鞋指向与再次被使用时,使用者所需方向相反。使用者再次进入该场所穿用该拖鞋前,必须先将该拖鞋旋转180度并分清左右,才能继续穿用。使用者此时十分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每只拖鞋能左右脚轮穿并两头能穿,拖鞋面可脱卸的新型拖鞋。本技术的结构是每二只相同的拖鞋组成一双,每只拖鞋由一只拖鞋底、一条拖鞋面和四根连杆组成。每只拖鞋底的二旁侧上方竖有侧边斜条。在每侧边斜条的外侧面上装有带销头的二个短轴和二个斜面定位块。每条似呈长方条並沿长边方向弯成弧形的拖鞋面的外面上,近短边处也各装有带销头的二个短轴。每根略带弹性的连杆条的二头,安装有可与上述短轴动配合的轴孔。通过每只拖鞋底的两侧边斜条上的四短轴与四根连杆上的一头的轴孔动配合,拖鞋面上的四短轴与四根连杆上的各相应的另一头的轴孔动配合,组成每只拖鞋。当该拖鞋的拖鞋面上部受到一定压力,使得连杆条向外侧弯曲脱离斜面定位块时,拖鞋面相对拖鞋底可前后既平移又摆动。拖鞋面移动到中间位置时,该拖鞋的形状前后对称。为穿时舒适,该拖鞋的每侧的二根连杆条,鞋底的二短轴连线和鞋面的二短轴连线形成以四顶角为轴的动态四边形结构,能使鞋面前后移动到两头被穿用时都适合的位置。为适应使用者的每只脚的左右不对称,每只拖鞋的左右侧形状可以随之变化,即该拖鞋的形状左右可以不对称。本技术的使用方法简易,完成拖鞋转向可在使用前进行使用者用脚向前轻压鞋面,使之向前移动到相应连杆条滑进定位块即可。也可在使用后进行使用者用脚向后轻压鞋面,同理使之完成转向,以备下次直接穿用。每转向一次,每只拖鞋被左右脚轮穿一次。由上见,本技术对于频繁进出并需换穿拖鞋的场所如许多家庭中的房间、医院的手术室、机算机房、仪表间、浴室等等,都会给人们穿用拖鞋的带来便利。另外,本技术的每双的二只相同,另部件的可脱卸和每只的二头可穿,对于生产、包装、运输、清洗、携带、调换损坏和鞋底均匀磨损都方便和有利。 附图说明上图为本技术两头拖鞋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为拖鞋底,2为拖鞋面,3为连杆条。下图为拖鞋底的俯视示意图。由图见拖鞋底两侧边竖有侧边斜条4,侧边斜条上装有二个带顶帽的短轴5和二个斜面定位块6,连杆条的二头有轴孔7,鞋面的两侧上面也装有带顶帽的短轴5。四根连杆条的两头轴孔分别与鞋底、鞋面相应短轴动配合组成每只拖鞋。当鞋面2上方受力轻压使得其中相应二根连杆条3向外弯曲脱离斜面定位块6,鞋面2便向另一头移动至另二根连杆条滑进相应定位块6时,即完成拖鞋转向过程。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现有的拷钮组合可代替上述短轴与轴孔的功能。斜面定位块也可安排在鞋面上面两侧的合适位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鞋面相对鞋底可前后既平移又摆动的两头可穿拖鞋,其特征是连杆两头轴孔与鞋面鞋底的带销头短轴的可脱卸的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鞋面相对鞋底可前后既平移又摆动的两头可穿拖鞋,其特征是连杆两头轴孔与鞋面鞋底的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叔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叔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