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91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涉及电动车车轮技术领域,主要由轮毂、轮辐、轮辋、防撞板、弹性橡胶圈、缓冲装置、固定圈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车PU轮轮毂防侧面撞击能力强,在受到侧面撞击力时,首先通过防撞板缓冲,再由所有的轮辐一起承担和分散冲击力,使轮毂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An anti side impact electric vehicle PU wheel hub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vehicle PU wheel hub with anti side impac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 wheels, mainly composed of wheel hub, wheel spoke, wheel rim, collision avoidance board, elastic rubber ring, buffer device and fixed ring, etc. The PU wheel hub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anti side impact ability, and when it is affected by the side impact force, the wheel hub is first buffered by the collision prevention plate, and then all the spokes are taken together and dispersed with the impact force, so that the wheel hub is not easily damaged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车轮
,尤其涉及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用轮胎,通常包括充气轮胎和免充气实心胎,充气轮胎又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有内胎轮胎虽然价格便宜、且减震性能好,但容易受到不平整路面或者尖锐物件的破坏,且被扎的瞬间就能把气全部泄完,如果此时行驶速度较快,车会很难控制,尤其对于轮径较小、运动速度比较高的组合产品,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无内胎轮胎又叫真空轮胎,与有内胎轮胎相比,其被异物刺穿后不会迅速泄气,安全性比较高,但其价格昂贵。为了保证真空轮胎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轮胎的胶料和增强层的厚度一定要有保障,由于厚度较大,对于轮径较小的轮胎,生产上会有非常大的阻碍。为了便于出行、低碳环保,小型轻便的电动车,如滑板车和平衡车等,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由于这种小型电动车的轮径很小,使用充气轮胎较难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免充气实心胎即胎体为实心的轮胎,其结构简单,很容易制成小轮径的轮胎,且其不怕扎胎、无需打气,使用寿命长。然而,在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轮胎有时会受到来自侧面的撞击力,由于轮胎的侧面相较于和地面接触的一面来说比较脆弱,在受到多次撞击后或撞击力较大时可能出现轮辐变形或开裂,给骑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如何设计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包括轮毂、轮辐和轮辋,所述的轮辐安装在轮毂和轮辋之间,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安装有两个防撞板,所述的两个防撞板分别位于轮毂的两端,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还安装有弹性橡胶圈,所述的弹性橡胶圈位于两个防撞板之间,所述的轮辐之间安装有一个固定圈,所述的固定圈和轮毂同心,所述的两个防撞板和固定圈之间都安装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由两个套筒、滑杆和弹簧组成,所述的两个套筒分别固定在和其一侧的防撞板及固定圈上,所述滑杆的两端都一体设置有挡块,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与滑杆端部形状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套筒的滑槽内,所述的弹簧套装在滑杆上,且所述的弹簧位于两个套筒之间。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所述的防撞板为圆形,所述防撞板的直径小于轮辋的内径,且所述防撞板和轮辋内圆周之间的距离为2-3cm。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所述轮辐的一端固定在轮辋的内圆周上,轮辐的另一端穿过弹性橡胶圈固定在轮毂上。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所述轮毂的两端还突出有挡圈,所述两个防撞板的外表面分别和挡圈的内表面紧贴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所述的弹性橡胶圈为聚氨酯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的外径为防撞板直径的1/4—2/5。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所述两个防撞板上的缓冲装置对称设置,且固定圈同一侧的防撞装置的个数和轮辐的个数相同,且所述的缓冲装置和轮辐间隔设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电动车PU轮轮毂防侧面撞击能力强,在受到侧面撞击力时,首先通过防撞板缓冲,再由所有的轮辐一起承担和分散冲击力,使轮毂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进一步,防撞板和轮辋内圆周之间设置2-3cm的距离,防止骑行时防撞板和轮辋之间发生触碰,提高骑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圈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包括轮毂1、轮辐2和轮辋3,所述的轮辐2安装在轮毂1和轮辋3之间,所述轮毂1的外圆周上安装有两个防撞板4,所述的两个防撞板4分别位于轮毂1的两端,所述轮毂1的外圆周上还安装有弹性橡胶圈5,所述的弹性橡胶圈5位于两个防撞板4之间,所述的轮辐2之间安装有一个固定圈6,所述的固定圈6和轮毂1同心,所述的两个防撞板4和固定圈6之间都安装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由两个套筒7、滑杆8和弹簧9组成,所述的两个套筒7分别固定在和其一侧的防撞板4及固定圈6上,所述滑杆8的两端都一体设置有挡块10,所述套筒7内设置有与滑杆8端部形状匹配的滑槽11,所述滑杆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套筒7的滑槽11内,所述的弹簧9套装在滑杆8上,且所述的弹簧9位于两个套筒7之间。在电动车轮毂受到来自侧面的撞击力时,由于有防撞板的保护,会撞击在防撞板上,在防撞板受到撞击时,通过弹性橡胶圈和缓冲装置的双重缓冲下,撞击力大大的降低,由于撞击在防撞板上时防撞板整体受力,然后撞击力通过缓冲装置作用在固定圈上,最后传递到轮辐上由所有轮辐分担冲击力,大大降低了单个轮辐所受到的冲击力,防止轮辐变形和断裂。本技术的电动车PU轮轮毂防侧面撞击能力强,在受到侧面撞击力时,首先通过防撞板缓冲,再由所有的轮辐一起承担和分散冲击力,使轮毂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优选的,所述的防撞板4为圆形,所述防撞板4的直径小于轮辋3的内径,且所述防撞板4和轮辋3内圆周之间的距离为2-3cm。防撞板和轮辋内圆周之间设置2-3cm的距离,防止骑行时防撞板和轮辋之间发生触碰,提高骑行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轮辐2的一端固定在轮辋3的内圆周上,轮辐3的另一端穿过弹性橡胶圈5固定在轮毂1上。轮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轮毂和轮辋上,轮毂、轮辋及轮辐之间的连接强度高。优选的,所述轮毂1的两端还突出有挡圈12,所述两个防撞板4的外表面分别和挡圈12的内表面紧贴在一起。轮毂的两端设置挡圈,对防撞板和弹性橡胶圈进行定位,保证防撞板的防护作用。优选的,所述的弹性橡胶圈5为聚氨酯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5的外径为防撞板4直径的1/4—2/5。弹性橡胶圈的外径设为防撞板直径的1/4—2/5,既保证了弹性橡胶圈的缓冲作用,还使得轮毂不显笨重,美观大方。优选的,所述两个防撞板4上的缓冲装置对称设置,且固定圈6同一侧的防撞装置的个数和轮辐2的个数相同,且所述的缓冲装置和轮辐2间隔设置。缓冲装置和轮辐间隔设置有助于各个轮辐之间受力相对平衡,避免某个轮辐受力较大而损坏。本技术的电动车PU轮轮毂防侧面撞击能力强,在受到侧面撞击力时,首先通过防撞板缓冲,再由所有的轮辐一起承担和分散冲击力,使轮毂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进一步,防撞板和轮辋内圆周之间设置2-3cm的距离,防止骑行时防撞板和轮辋之间发生触碰,提高骑行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包括轮毂、轮辐和轮辋,所述的轮辐安装在轮毂和轮辋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安装有两个防撞板,所述的两个防撞板分别位于轮毂的两端,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还安装有弹性橡胶圈,所述的弹性橡胶圈位于两个防撞板之间,所述的轮辐之间安装有一个固定圈,所述的固定圈和轮毂同心,所述的两个防撞板和固定圈之间都安装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由两个套筒、滑杆和弹簧组成,所述的两个套筒分别固定在和其一侧的防撞板及固定圈上,所述滑杆的两端都一体设置有挡块,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与滑杆端部形状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套筒的滑槽内,所述的弹簧套装在滑杆上,且所述的弹簧位于两个套筒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包括轮毂、轮辐和轮辋,所述的轮辐安装在轮毂和轮辋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安装有两个防撞板,所述的两个防撞板分别位于轮毂的两端,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还安装有弹性橡胶圈,所述的弹性橡胶圈位于两个防撞板之间,所述的轮辐之间安装有一个固定圈,所述的固定圈和轮毂同心,所述的两个防撞板和固定圈之间都安装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由两个套筒、滑杆和弹簧组成,所述的两个套筒分别固定在和其一侧的防撞板及固定圈上,所述滑杆的两端都一体设置有挡块,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与滑杆端部形状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套筒的滑槽内,所述的弹簧套装在滑杆上,且所述的弹簧位于两个套筒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侧面冲击的电动车PU轮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板为圆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革胜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市意心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