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系统相关申请本申请是以下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2013年12月4日;申请号:201380079603.9;专利技术名称:“一种调节江河湖水位的方法和水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截流型的水利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乏的资源之一,科学有效地调控水资源是造福人类的必要途径。千百年来,人类为利用水资源曾付出无尽的心血和生命,洪水的泛滥夺走了无数宝贵的生命与财产。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南北二大江河湖体系的改造已取得重大成果,长江三峡大江截流、黄河小浪底截流,都是成功的典范。现有截流型水利枢纽不仅不能解决中下游的防洪问题,反而还会加剧上游的洪水灾害,造成下游的干旱,并且由于上游植被的破坏,造成大量的泥沙淤积,严重阻碍航运的发展,同时造成大量的移民,增加政府和人民的负担,最大危害是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造成水生物生存环境失调,久而久之,部分水生物将濒临灭绝,甚至诱发地震、气候的无序变幻。在战备上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未来发生战争,水库周边城市、村庄将毁于一旦。为了更好地利用淡水资源,研究一种非截流型水利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系统采用非截流的方式,建造在江河湖水道内的一侧,所述水利系统包括蓄水体系和第一水流通道,所述蓄水体系通过第一水流通道与所述江河湖水道连通;所述水利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下游,连通所述蓄水体系和所述江河湖水道;所述蓄水体系包括第一沉淀库和蓄水库,所述第一沉淀库和所述蓄水库通过水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第一沉淀库和江河湖水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连通蓄水库和江河湖水道;所述蓄水体系还包括第二沉淀库,所述第二沉淀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库和所述蓄水库,江河湖水通过第一水流通道进入第一沉淀库,进行初步沉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系统采用非截流的方式,建造在江河湖水道内的一侧,所述水利系统包括蓄水体系和第一水流通道,所述蓄水体系通过第一水流通道与所述江河湖水道连通;所述水利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下游,连通所述蓄水体系和所述江河湖水道;所述蓄水体系包括第一沉淀库和蓄水库,所述第一沉淀库和所述蓄水库通过水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第一沉淀库和江河湖水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连通蓄水库和江河湖水道;所述蓄水体系还包括第二沉淀库,所述第二沉淀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库和所述蓄水库,江河湖水通过第一水流通道进入第一沉淀库,进行初步沉淀,然后进入第二沉淀库经再次沉淀后进入所述蓄水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沉淀库和所述江河湖水道之间的堤坝上,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进水口设置隔离网用于阻止漂浮杂物进入,并在所述进水口设置一调控水闸,用于调控江河湖水进入所述第一沉淀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底部与常年平均水位持平,所述第一水流通道顶部与百年汛期最高水位持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蓄水库和所述江河湖水道之间的堤坝上,数量为多个;并在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进水口设置一调控水闸,用于调控蓄水库中的水进入所述江河湖水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底部与百年枯水位持平,所述第二水流通道顶部与百年汛期最高水位持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沉淀库和所述第二沉淀库之间的堤坝上,设置多组自动溢水通道;所述自动溢水通道至少设置四组,分别为第一组自动溢水通道、第二组自动溢水通道、第三组自动溢水通道和第四组自动溢水通道,在各溢水通道的进水口设置隔离网;其中第一组自动溢水通道与百年枯水位持平,第二组自动溢水通道与常年平均水位持平,第三组自动溢水通道与汛期警戒水位持平,第四组自动溢水通道与百年汛期最高水位持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系统,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保如,揭建刚,何大欣,周双喜,李珏,付洁,陶武金,
申请(专利权)人:丰和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