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6374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包括从临海侧向内陆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景观带、第一道防浪结构、蓄浪平台以及第二道防浪结构,所述第一景观带包括标高从低到高排列的若干第一景观分带,所述第一景观带的标高低于所述蓄浪平台的标高,所述第二道防浪结构的标高高于所述蓄浪平台的标高和所述第一道防浪结构的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提出对海堤景观带进行分带设防、堤顶后置的理念:在确保海堤自身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景观带受损可承受的风险,确定景观带各分带的设防标准。

Multi function ecological sea embankment architectur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ecological sea wall structure system, including a first landscape belt, a first wave protection structure, a wave storage platform, and second wave protection structures which are arranged from the side of the sea side to the inland direction. The first landscape belt includes the first landscape of the first landscape, which is arranged from low to high, and the first landscape is described. The elevation of the belt is lower than the elevation of the wave storage platform. The elevation of the second track structure is higher than the elevation of the wave storage platform and the elevation of the first wave protection structure. The multi-function ecological sea embankment framework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elt fortification and post dike placement for the sea embankment landscape belt: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afety of the sea dike itself, according to the risk of the damage to the landscape belt, the fortification standards of the zoning of the landscape belt are determ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城市高速发展,随着城市发展,对区域水生态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行的海堤工程建设模式已滞后于区域内城市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现有海堤堤顶(或防浪墙墙顶)标高明显高于堤后土地,造成海堤“围城”,隔绝了城市与水,对生态性、景观性、开放性均造成不利的影响;(2)现有海堤断面形式单一,工程痕迹明显,而沿堤外侧本应为高品质的滨海空间,可承担城市的休闲、景观等功能,但因目前海堤断面型式的影响而造成优质的滨海空间无法利用,不利于海岸与城市空间的相互融合;(3)现有海堤护面结构大部分为硬质结构,无法为海岸生物多样性提供生长空间,不利于海岸水生态建设。因此,寻求一种全新的海堤堤型及海堤断面特征的设计架构体系,化解目前海堤建设的困境,是目前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具有时代紧迫性和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根据现有海堤堤型及海堤断面特征体系在城市多功能海堤建设中局限性、不适性和缺点,提供一套更为适用的多功能生态海堤构架体系。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临海侧向内陆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景观带、第一道防浪结构、蓄浪平台以及第二道防浪结构,所述第一景观带包括标高从低到高排列的若干第一景观分带,所述第一景观带的标高均低于所述蓄浪平台的标高,所述第二道防浪结构的标高高于所述蓄浪平台的标高和所述第一道防浪结构的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临海侧向内陆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景观带、第一道防浪结构、蓄浪平台以及第二道防浪结构,所述第一景观带包括标高从低到高排列的若干第一景观分带,所述第一景观带的标高均低于所述蓄浪平台的标高,所述第二道防浪结构的标高高于所述蓄浪平台的标高和所述第一道防浪结构的标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景观带包括堤脚平台和亲水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堤脚平台适于种植滩涂植物,所述堤脚平台标高选取满足以下要求:使堤脚平台在高潮时位于水下,低潮时出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海堤架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平台标高取使所述亲水平台年均受淹10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昂刘启波刘霞王帅钟兴黄兆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