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及切割复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042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包括支架、切割机构和复合机构,切割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刀辊和抵刀辊以及均匀分布在刀辊上的若干环形切刀,复合机构包括压辊和压紧气缸,刀辊和压辊之间设有转移辊,蓝棉进料端位于刀辊和抵刀辊之间,主材料进料端位于转移辊和压辊之间,刀辊上设有第一吸附孔和配合第一吸附孔的第一负压通道,转移辊上设有第二吸附孔和配合第二吸附孔的第二负压通道,第二吸附孔上的吸附力大于第一吸附孔上的吸附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可靠,使得护翼生产线蓝棉垫在高速传送过程中稳定性高,保证产品外形完整美观,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以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Blue cotton round end cutting composite device for wing protection production line and cutting composite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lue cotton round head cutting composite device for a wing production line, including a bracket, a cutting mechanism and a composite mechanism. The cut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pair of cutter rolls and a cutter roll and a number of circular cutting tool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knife roll. The composite mechanism includes a press roll and a pressing cylinder, between the knife roll and the press roll. There is a transfer roller. The feed end of the blue cotton is located between the knife roll and the knife roll. The main material feeding e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ransfer roll and the press roll. The first adsorption hole and the first negative pressure channel are equipped with the first adsorption hole and the first adsorption hole. The transfer roller is equipped with second adsorption holes and second negative pressure channels with second adsorbent holes, and the suction hole is absorbed on the second adsorption hole. The attached force is greater than the adsorption force on the first adsorption hol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so that the blue cotton pad of the wing production line has high s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high speed transmission, ensures the complete appearance of the product, and en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to speed up the production speed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及切割复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翼生产线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及切割复合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护翼的透水性和舒适性,一般都会在护翼中间位置复合一小块蓝棉垫,由于蓝棉垫又薄又小,切割完后传送到护翼主体处的传送过程以及复合到护翼主体上的复合过程,都非常不便;目前,护翼生产线蓝棉垫在高速传送过程中稳定性不高,容易发生松脱和丢失的现象,导致其与护翼主体复合过程中可能存在错位、翘边甚至缺失等现象,导致产品外形不美观或者不完整,使得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次品率高,从而无法进一步提高其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使得护翼生产线蓝棉垫在高速传送过程中稳定性高,防止松脱和丢失的现象发送,从而使得其复合过程可以防止蓝棉垫错位、翘边和缺失,保证产品外形完整美观,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以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及切割复合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内的切割机构和复合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刀辊和抵刀辊以及均匀分布在刀辊上的若干环形切刀,所述复合机构包括压辊和压紧气缸,所述刀辊和压辊之间设有转移辊,刀辊一侧紧靠抵刀辊,刀辊另一侧紧靠转移辊,转移辊另一侧紧靠压辊,所述压紧气缸位于压辊另一侧,蓝棉进料端位于刀辊和抵刀辊之间,主材料进料端位于转移辊和压辊之间,所述刀辊上设有第一吸附孔和配合第一吸附孔的第一负压通道,所述转移辊上设有第二吸附孔和配合第二吸附孔的第二负压通道,所述第二吸附孔上的吸附力大于第一吸附孔上的吸附力。本专利技术将护翼生产线中的蓝棉垫切割传送和复合结合在一个支架上,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可靠,使得护翼生产线蓝棉垫在高速传送过程中稳定性高,防止松脱和丢失的现象发送,从而使得其复合过程可以防止蓝棉垫错位、翘边和缺失,保证产品外形完整美观,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以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优选地,所述第一负压通道通过第一负压管连接负压泵,所述第二负压通道通过第二负压管连接负压泵,所述第一负压管和第二负压管错开分布,所述支架一侧还设有一吸废风机,所述吸废风机通过一吸废管连接到转移辊和压辊之间。该种结构方便刀辊和转移辊的负压通道与负压泵的连接,确保其吸附力的控制稳定可靠;同时还能将切割完的带状蓝棉材料在蓝棉垫复合在护翼主体上后作为废料顺利的被吸废风机吸走,如果在复合前吸走废料的话,容易将内部的蓝棉垫一起被吸走,所以将吸废管的吸废口设计在转移辊和压辊之间,待蓝棉垫复合到护翼主体上后才将废料吸走,保证产品质量。优选地,所述刀辊和抵刀辊之间设有第一间隙调节结构,所述转移辊和刀辊之间设有第二间隙调节结构,所述压辊和转移辊之间设有第三间隙调节结构,所述第一间隙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楔块和控制第一调节楔块的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二间隙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楔块和控制第二调节楔块的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三间隙调节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调节楔块和第四调节楔块以及控制第三调节楔块的第三调节螺杆和控制第四调节楔块的第四调节螺杆。该种结构确保刀辊和抵刀辊之间的间隙、刀辊和转移辊之间的间隙调节稳定可靠,确保各种厚度的蓝棉材料均可顺利的穿过并进行稳定的传动;同时还确保转移辊和压辊之间的间隙调节稳定可靠,确保转移辊和压辊之间的平行度,从而确保各种厚度的护翼主体材料和蓝棉材料可以顺利穿过压紧并稳定的传送。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配合抵刀辊的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压块、压力调节螺杆和压力调节螺母,所述压块顶住抵刀辊,所述压力调节螺杆一端连接压块,所述压力调节螺母旋紧在压力调节螺杆上且露于支架外,转动压力调节螺母调节抵刀辊和刀辊之间的压力。该种结构可以方便调节刀辊和抵刀辊之间的压力,从而确保刀辊上的切刀可以顺利的在各种厚度的蓝棉材料上切割出圆头蓝棉垫。优选地,所述支架和抵刀辊之间还设有压力平衡结构,所述压力平衡结构包括两根压力平衡杆、套在压力平衡杆外端的压力平衡弹簧和锁紧压力平衡弹簧的压力平衡螺母,所述压力平衡杆内端固定在压块上,所述压块与抵刀辊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在压力平衡杆内端上,两根压力平衡杆位于压力调节螺杆两侧。该种结构可以确保刀辊和抵刀辊之间的压力平稳可靠,确保刀辊上的切刀对蓝棉材料的切割更加平稳可靠。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抵刀辊、刀辊、转移辊和压辊均安装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设有通槽,所述抵刀辊、刀辊、转移辊和压辊均通过滑块安装在两个通槽之间,所述滑块上设有配合各个辊轴的轴承。该种结构使得支架整体牢固可靠,确保其运行平稳可靠,而且方便各个辊之间的压力和间隙调节。优选地,所述压力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力调节机构分别位于左侧板的两端上,每个压力调节机构对应一个与抵刀辊相对应的滑块,所述压力平衡杆内端通过螺纹固定在与抵刀辊对应的滑块上,所述缓冲弹簧位于压块与滑块之间。该种结构进一步确保刀辊和抵刀辊之间的压力调节平稳可靠,从而进一步确保刀辊上的切刀可以顺利的在各种厚度的蓝棉材料上切割出圆头蓝棉垫。优选地,所述压紧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紧气缸位于右侧板的两端,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压紧头压紧压辊,所述压辊中部设有压辊槽,所述压辊槽两侧对称分布有两个硅胶轮,所述硅胶轮与转移辊压紧。该种结构进一步确保压辊和转移辊之间的压力调节平稳可靠,从而进一步确保转移辊上的各种厚度的蓝棉垫可以顺利的复合在各种厚度的护翼主体上。优选地,所述抵刀辊为光棍,所述前侧板上设有配合抵刀辊的第一毛刷和配合转移辊的第二毛刷,所述右侧板与前、后侧板连接处设有垫板,所述刀辊和转移辊之间还设有防脱导向轮,每两个相邻环形切刀之间设有保护环形切刀的过度刃。毛刷的设计方便对抵刀辊和转移辊的清理,使得其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垫板的设计方便其拆装和维护;防脱导向轮的设计进一步防止切割完的蓝棉材料从刀辊和转移辊上甩脱。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的切割复合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带状蓝棉材料从刀辊和抵刀辊之间的蓝棉进料端进入,先通过刀辊和抵刀辊在带状蓝棉材料上切割出圆头蓝棉垫被吸附在刀辊上往前传送;2)然后通过转移辊将切割好的带状蓝棉材料从刀辊上转移到转移辊上后送到转移辊和压辊之间;3)涂好胶的主材料从转移辊和压辊之间的主材料进料端进入;4)压辊和转移辊将带状蓝棉材料上的圆头蓝棉垫压合在主材料上;5)压合完毕的复合材料继续往前传送,带状蓝棉材料去掉圆头蓝棉垫作为废料被吸走。本专利技术将护翼生产线中的蓝棉垫切割传送和复合结合在一个支架上,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可靠,使得护翼生产线蓝棉垫在高速传送过程中稳定性高,防止松脱和丢失的现象发送,从而使得其复合过程可以防止蓝棉垫错位、翘边和缺失,保证产品外形完整美观,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以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到护翼生产线上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刀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刀辊的展开示意图;图中1.前侧板,2.左侧板,3.右侧板,4.抵刀辊,5.刀辊,6.转移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及切割复合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内的切割机构和复合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刀辊和抵刀辊以及均匀分布在刀辊上的若干环形切刀,所述复合机构包括压辊和压紧气缸,所述刀辊和压辊之间设有转移辊,刀辊一侧紧靠抵刀辊,刀辊另一侧紧靠转移辊,转移辊另一侧紧靠压辊,所述压紧气缸位于压辊另一侧,蓝棉进料端位于刀辊和抵刀辊之间,主材料进料端位于转移辊和压辊之间,所述刀辊上设有第一吸附孔和配合第一吸附孔的第一负压通道,所述转移辊上设有第二吸附孔和配合第二吸附孔的第二负压通道,所述第二吸附孔上的吸附力大于第一吸附孔上的吸附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内的切割机构和复合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刀辊和抵刀辊以及均匀分布在刀辊上的若干环形切刀,所述复合机构包括压辊和压紧气缸,所述刀辊和压辊之间设有转移辊,刀辊一侧紧靠抵刀辊,刀辊另一侧紧靠转移辊,转移辊另一侧紧靠压辊,所述压紧气缸位于压辊另一侧,蓝棉进料端位于刀辊和抵刀辊之间,主材料进料端位于转移辊和压辊之间,所述刀辊上设有第一吸附孔和配合第一吸附孔的第一负压通道,所述转移辊上设有第二吸附孔和配合第二吸附孔的第二负压通道,所述第二吸附孔上的吸附力大于第一吸附孔上的吸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压通道通过第一负压管连接负压泵,所述第二负压通道通过第二负压管连接负压泵,所述第一负压管和第二负压管错开分布,所述支架一侧还设有一吸废风机,所述吸废风机通过一吸废管连接到转移辊和压辊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辊和抵刀辊之间设有第一间隙调节结构,所述转移辊和刀辊之间设有第二间隙调节结构,所述压辊和转移辊之间设有第三间隙调节结构,所述第一间隙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楔块和控制第一调节楔块的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二间隙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楔块和控制第二调节楔块的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三间隙调节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调节楔块和第四调节楔块以及控制第三调节楔块的第三调节螺杆和控制第四调节楔块的第四调节螺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配合抵刀辊的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压块、压力调节螺杆和压力调节螺母,所述压块顶住抵刀辊,所述压力调节螺杆一端连接压块,所述压力调节螺母旋紧在压力调节螺杆上且露于支架外,转动压力调节螺母调节抵刀辊和刀辊之间的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护翼生产线的蓝棉圆头切割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抵刀辊之间还设有压力平衡结构,所述压力平衡结构包括两根压力平衡杆、套在压力平衡杆外端的压力平衡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英陈明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余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