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均热钢料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329 阅读:16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用于均热钢料,包括冷钢料和热钢料的设备,它包括:一个使钢料进行均热处理的均热炉;一个在冷钢料进入均热炉之前用于预热的预热室;一个把钢料送进均热炉并使钢料沿均热炉前进的机构.均热炉有:加热区;具有一个热源的均热区,均热处理在一个比加热区温度高的温度下进行,均热区的炉顶高于加热区的炉顶;以及连接加热区和预热室以提供余热的机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有关均热钢料的设备,在此设备中,堆放在装置外面的冷钢料先进行预热处理,然后进行均热处理。也可能有从制坯地点输送过来的热钢料进行均热处理。迄今,炼钢设备,象转炉、平炉、电炉或类似的设备都是一炉一炉地运行,以致在开坯厂中,也不连续地生产着各种不同的坯料。相反,由于轧钢机是连续运行,因而均热的钢料常常必须不断地供给轧钢机。因此,某些过剩的钢坯必定会暂时存放在设备外边。对这些钢料进行合适的冷却和重新加热的控制,是相当困难的。控制的好坏显著地影响随后的轧钢产品的质量及连续运行的制造能力。因此,所谓步进式炉已被承认是一种有用的均热处理炉。这种炉子是为通过冷却处理后的冷钢料进行重新加热而设计的。这种炉具有一些缺点,即它的加热能力虽然很大,但不可避免地包括一些可动构件,从而提高运行成本,从节约劳力的角度看,也是不能接受的。为克服这些不足,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对冷的和热的钢料进行均热的新方法,其美国专利号为4,311,454,颁发日期为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九日。这种设备中的均热炉和加热炉在内部高度上设计得较高,以便提高对钢料辐射传热的效果。由于在均热炉中辐射传热的要求,钢料在高温下进行均热处理,因此从均热炉和加热炉中排出的废气温度是相当高的,而此热量不能有效地重新在预热炉中利用,从而导致显著的热能损失。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均热钢料的设备。这种设备由于有效地利用了均热炉中的热气,使得均热处理具有很高的热效率。根据这些和在说明书中的另一些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是用于均热钢料,包括冷钢料和热钢料。这种设备包括使钢料进行均热处理的均热炉;在冷钢料进入均热炉前进行预热的预热室,预热室连接到均热炉上,以便接受从均热炉输送来的余热,进行预热处理。它还有一个出料口,以对冷钢料进行卸料;以及使钢料进入均热炉的机构和使钢料通过均热炉向前移动的机构。均热炉包含加热钢料的加热区;和加热区连通并具有加热已在加热区加热过的钢料的热源的均热区。为了均热处理,均热区的温度比加热区要高,均热区的炉顶比加热区的炉顶也要高;以及为把加热区连接到预热室以提供余热的装置。最好,连接装置把加热区连接到预热室的出料口部分。连接装置可以是烟道或者是具有闸板的管道,闸板可以打开或关闭管道。加热区的长度可用下式决定。L =t1- t2K +t1- t215]]>这里,L是加热区长度,米;t1是刚从均热炉出炉后钢料的表面温度,℃.;t2是将要装进均热炉以前钢料的表面温度,℃.;K为常数。现在通过一个例子及其有关的一些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推荐的具体装置,在此例中图1为按本专利技术建造的设备平面图;图2为图1所示设备的侧视图;图3为该设备部分截面的放大正视图;图4为图3中均热炉和小烟道的放大垂直截面图;图5是具有滚轮进料台的输送装置和在图1中均热炉进料口附近的装料机构的放大平面图;图6是图1所示设备局部的放大后视图;图7是图1中横向进料装置的翻转机构的放大后视图;图8是图1中装料机构的放大侧视图;图9是图8中装料机构的平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设备的透视图;图11是图10中均热炉的改进形式。在图1到图9中,引出数字(10)代表一个均热炉,一般它包括一个均热区(11)和一个加热区(13),加热区一直连接到均热区(11)的入口。加热区(13)的内部高度比均热区(11)要低,也就是说均热区(11)的顶板要高于加热区(13)的顶板,这个特征在后面将参照图10和图11中予以更详尽地描述。均热炉(10)的炉壁(14)和炉床(16)系由耐热砖砌成。均热区(11)的一面边墙上部有复数个热源(12),例如燃油咀,以对钢料B如钢锭,钢坯进行均热处理。热源(12)分别镶在均热区(11)的该侧炉壁上做成的复数个燃烧孔(18)中,图4中可以极好地表示出这种结构。从均热区(11)的进料口到出料口,燃烧孔(18)以预定的间隔,按“之”字形分布排列。均热炉(10)的炉床(16)上面有多个互相平行的凸台或凹槽(20)(本实施例中有六个),一直从进料口延伸到均热炉(10)的出料口。每个凸台(20)都具有上宽下窄的基本上为梯形的截面。凸台(20)的数目不限于6个,可根据炉子(10)的热容量和均热时间等等来决定。均热炉(10)分为均热区(11)和加热区(13),显著地改善了炉子的热效率。以前的均热炉中,装入大约1150℃.的热钢料HB,并在1200℃.恒温进行均热处理,结果,炉中热气的温度几乎没有降低,从均热炉向预热室中排出的气体温度是相当高的。虽然预热室内的冷钢料CB是被从均热炉排出的废气加热的,但进入预热室的气体温度越高,从预热室内排出的气体温度也越高。因此,在以前的方法中,相当大的高价热能排到大气中去。按照本专利技术,加热区(13)一直连续地连接到均热区(11)的入口,并且这个区没有热源(12),其炉顶比均热区炉顶低。钢料B装入均热炉(10)后,首先在加热区(13)受到对流热交换加热,热气是由均热区(11)供给的。然后钢件在均热区(11)中被辐射热交换加热到更高温度,以进行均热处理。因此,钢料B在进行辐射热交换以前,先在加热区(13)内,用从均热区(11)排出的热气进行预热。而以前的方法,钢料仅受辐射热交换。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提高均热炉的热效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经预热室(22)预热和离开预热室后冷钢料CB的温度大约为850~950℃.这些冷钢料CB在加热区(13),用温度约为1200℃.的热气加热到大约1150℃.,然后在约1200℃.左右的温度下,在约热区(11)进行均热处理。在加热区(13),由于加热冷钢料,热气被冷至大约1000~1050℃.,然后导入预热室(22)。因此,在预热室(22)内加热冷炉料CB的气体排到大气时,与以前的方法相比,温度要低。因此本专利技术与以前的方法相比,在热效率上是优越的。加热区(13)的长度由下式决定。L =t1- t2K +t1- t215]]>这里,L是加热区(13)的长度(米);t1是热钢料HB刚从均热炉(10)出炉时的表面温度,℃.;t2是热钢料HB即将装进入均热炉(10)的表面温度,℃.;K为常数(在此装置中,K=30)。炉床的耐热砖基本上是把天然铁矾土或水铝石溶解后铸成的耐火砖或一种电熔化耐热高铝红柱石砖。凸台(20)的底部宽度不小于基本上是方截面且经常受均热处理的钢料B的宽度。在均热炉(10)中,钢料除了其底部表面外,都受到了良好的热辐射,这样,通常可以使钢料B加热至1000~1200℃.。在邻近均热炉(10),垂直设置一预热室(22),以预热存放在此设备外边的冷钢料CB。预热室(22)通过一小烟道(24)与均热炉(10)连接,使均热炉中一部分热气通过烟道进入预热室(22)。从图1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小烟道(24)以它的一端与均热炉(10)中的加热区(13)的中部相连通,另一端则与预热室(22)的出料口相连。如图1所示,均热炉(10)、预热室(22)和小烟道(24)布置成L型。这种在炉(10)和加热室(22)之间的垂直安排关系,简化了冷钢料CB的传送。由于不要求物料做翻转动作,而仅仅作垂直和水平运动就足够了。即冷钢料CB首先横向进入预热室(22),然后在预热室(22)的出口处,垂直推动钢料,经过一段横向运动进入均热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均热钢料,包括冷钢料和热钢料的装置,包括:用于对钢料进行均热处理的均热炉;在冷钢料进入到均热炉之前,进行预热的预热室,预热室与均热炉连接,以便利用均热炉的余热进行预热处理,该预热室还有一个使冷钢料出炉的出料口部分;把钢料送入均热炉和使钢料通过均热炉前进的装置,在均热炉上的改进包括:(a)用于加热钢料的加热区;(b)与加热区相连通的均热区,均热区中还具有在比加热区更高的温度下加热在加热区中已加热过的钢料的热源,均热区的炉顶高于加热区炉顶的高度;(c)连接加热区和 预热室,以便从加热区向预热室提供余热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均热钢料,包括冷钢料和热钢料的装置,包括用于对钢料进行均热处理的均热炉;在冷钢料进入到均热炉之前,进行预热的预热室,预热室与均热炉连接,以便利用均热炉的余热进行预热处理,该预热室还有一个使冷钢料出炉的出料口部分;把钢料送入均热炉和使钢料通过均热炉前进的装置,在均热炉上的改进包括(a)用于加热钢料的加热区;(b)与加热区相连通的均热区,均热区中还具有在比加热区更高的温度下加热在加热区中已加热过的钢料的热源,均热区的炉顶高于加热区炉顶的高度;(c)连接加热区和预热室,以便从加热区向预热室提供余热的装置。2.如在要求1中陈述的均热装置,其中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渊诚吾
申请(专利权)人:伊藤制铁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11日 18:09
    日本刀的材料钢被称作和钢わこう?Wakou或玉钢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这是一种用日本传统土法炼成的钢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