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13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7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功能单元、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冲洗装置和回吸装置,所述冲洗装置与回吸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基座侧面设置有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所述第一电基座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所述冲洗装置和回吸装置分别与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基座通过电线与第二电基座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基座上方设置有功能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多分支功能单元结构,能够增加一次给药和冲洗的数量,而且分支功能单元的回流管和冲洗管的阶梯设计能够提高囊腔的冲洗效率。

The structure of a minimally invasive maxillofacial multi cavity drug irrig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nimally invasive maxillofacial multi cavity drug irrigator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power device, a functional unit, a first pipe control switch, a second pipe total control switch, and a pipe branch control switch. The power device includes a flushing device and a back suction device. The wash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return device to a fixed connection. The first electric bas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pe total control switch.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electric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ipe total control switch. The flushing device and the return suction devic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ipe total control switch and the total control switch of the second pipeline, and the first electric bas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second electricity. The bas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unctional unit. By designing a multi branch functional uni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amount of one time feeding and washing, and the step design of the reflux tube and the flushing tube of the branch functional unit can improve the washing efficiency of the capsul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腔给药冲洗
,具体为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临床实践中,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经常碰到颌面部间隙感染、面部脓肿、颌骨囊肿合并感染的病例,解决以上问题的通常方法是穿刺抽脓,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冲洗治疗。传统的方法是先用一支注射器将感染部位的脓汁抽净,然后更换另外一支注射器,将其所用的治疗药物注入脓腔或囊腔进行冲洗。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治疗弊端,如:二次刺入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二次刺入增加了操作难度以及不利于无菌操作等,尤其是对多腔系脓肿或脓肿的治疗操作尤其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功能单元、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冲洗装置和回吸装置,所述冲洗装置与回吸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冲洗装置与回吸装置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基座,所述第一电基座下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第一电基座侧面设置有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所述第一电基座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所述冲洗装置和回吸装置分别与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基座通过电线与第二电基座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基座上方设置有功能单元。优选的,所述功能单元包括分支功能单元和管路分支控制开关,分支功能单元可以通过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的配合以及和其自身双管路阶梯结构,可实现多囊腔一次给药和冲洗,并且可提高冲洗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可实现各个管路同时工作和分别独立工作。优选的,所述分支功能单元内部设置有单向开关、回流管和冲洗管,且分支功能单元结构为双管阶梯式结构,而且各个管内包含有一个单向开关,以保证冲洗管和回流管的功能独立。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基座右侧面分别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与冲洗装置和回吸装置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冲洗装置和回吸装置为功能单元提供动力来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多分支功能单元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能够实现多腔给药和冲洗功能,且能够增加一次给药和冲洗的数量,同时动力装置中的冲洗装置和回吸装置分别通过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的控制,利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向分支功能单元中的回流管和冲洗管中提供动力来源,而且分支功能单元的回流管和冲洗管的双管路阶梯结构可以提高囊腔的冲洗效率和实现冲洗和回吸的互不干扰,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腔给药冲洗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支功能单元内部示意图。图中:1-动力装置;2-冲洗装置;3-回吸装置;4-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5-第一电基座;6-支撑脚;7-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8-电线;9-第二电基座;10-第一导管;11-功能单元;12-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3-分支功能单元;14-第二导管;15-单向开关;16-回流管;17-冲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1、功能单元11、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所述动力装置1包括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所述冲洗装置2与回吸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冲洗装置2与回吸装置3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基座5,所述第一电基座5下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6,所述第一电基座5侧面设置有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所述第一电基座5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所述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分别与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基座5通过电线8与第二电基座9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基座9上方设置有功能单元11。所述功能单元11包括分支功能单元13和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分支功能单元13可以通过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的配合以及和其自身双管路阶梯结构,可实现多囊腔一次给药和冲洗,并且可提高冲洗效率,所述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可实现各个管路同时工作和分别独立工作,所述分支功能单元13内部设置有单向开关15、回流管16和冲洗管17,且分支功能单元13结构为双管阶梯式结构,而且各个管内包含有一个单向开关15,以保证冲洗管17和回流管16的功能独立,所述第二电基座9右侧面分别通过第一导管10和第二导管14与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为功能单元11提供动力来源。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电基座5侧面的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和第一电基座5上表面右侧的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使动力装置1中的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冲洗装置2上表面固定安装的第一导管10通过第二电基座9为冲洗管17提供动力来源,而回吸装置3右侧面固定安装的第二导管14通过第二电基座9为回流管16提供动力来源,第一电基座5通过电线8与第二电基座9电性连接,使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可以同时处于工作状态,第二电基座9上方的功能单元11共分为六个分支功能单元13,且分别由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单独控制,可以共同工作也可以分别单独工作,能够实现多腔给药和冲洗功能,且能够增加一次给药和冲洗的数量,分支功能单元13的回流管16和冲洗管17的双管路阶梯结构可以提高囊腔的冲洗效率和实现冲洗和回吸的互不干扰,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1)、功能单元(11)、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包括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所述冲洗装置(2)与回吸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冲洗装置(2)与回吸装置(3)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基座(5),所述第一电基座(5)下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6),所述第一电基座(5)侧面设置有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所述第一电基座(5)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所述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分别与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基座(5)通过电线(8)与第二电基座(9)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基座(9)上方设置有功能单元(11);所述功能单元(11)包括分支功能单元(13)和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分支功能单元(13)可以通过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的配合以及和其自身双管路阶梯结构,可实现多囊腔一次给药和冲洗,从而提高冲洗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颌面多腔给药冲洗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1)、功能单元(11)、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以及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包括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所述冲洗装置(2)与回吸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冲洗装置(2)与回吸装置(3)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基座(5),所述第一电基座(5)下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6),所述第一电基座(5)侧面设置有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所述第一电基座(5)上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所述冲洗装置(2)和回吸装置(3)分别与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和第二管路总控制开关(7)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基座(5)通过电线(8)与第二电基座(9)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基座(9)上方设置有功能单元(11);所述功能单元(11)包括分支功能单元(13)和管路分支控制开关(12),分支功能单元(13)可以通过第一管路总控制开关(4)和第二管路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晋虎宋文婷杨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