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东工学院专利>正文

过热改正中温复合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112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对过热的PCrNi3MoVA钢和PCrNi1MoA钢的石状断口的改正的热处理工艺,它包括预热、正火、淬火和回火工序,它克服了已有工艺难于改正过热钢的石状断口的困难。其特点是利用热处理工艺,改正过热钢的石状断口,在中温条件下热处理,利用工厂现有设备可实现。它用于锻件调质后发现石状断口的改正。(*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材的热处理工艺,特别是对纯净钢的热处理工艺.随着纯净钢日益普遍的使用,钢的过热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纯净钢过热倾向较大,生产中锻造工艺不尽合理,加热炉温不均匀等,都会导致锻件的过热.目前工厂在锻件初加工和调质后要进行断口的宏观检验,检验中一旦发现石状断口(即过热特征),锻件就不能使用。为改正过热产生的石状断口,目前有两类热处理工艺,其一是高温热处理工艺,即1100℃×7h加热正火(G.D.Joy,PhDThesis,UniversityofLeeds1971)和1200℃×17h正火加调质(天津重型机器厂中央试验室金相组,天津机械,1981.1),这种工艺加热温度较高,对粗加工过的零件烧蚀严重,又限于工厂设备条件,因而难于实际应用.其二是低温过热改正工艺,即在650℃×5h时效(R.N.Orienetal,HeatTreatment6,1976.161),这种工艺在过热的PCrNi3MoVA和PCrNi1MoA钢上试用多次,对其石状断口的改正,效果甚微。故而在研究中寻找中温过热改正热处理工艺已成为必要.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改正石状断口的过热改正中温度复合热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是由下列措施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过热改正中温度复合热处理工艺,对于过热的PCrNi3MoVA钢,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依次为第一次预热正火、第二次预热正火、回火和调质.第一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1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正火加热温度为850~950℃;第二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1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正火加热温度为850~950℃;随后的回火中,回火温度为550~650℃,时间大于10小时;调质中淬火加热温度为870℃,回火温度为580℃.对于过热的PCrNi1MoA钢,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流程依次为预热正火、正火、预热淬火和回火.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3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15小时,正火温度850~950℃;随后的正火中正火温度为850~950℃;预热淬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3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淬火温度为860℃;回火温度为600℃,上述工艺的技术关键是将600~730℃的时效效果与850~950℃正火(发生相变重结晶)效果溶为一体,通过不同工艺创造性地有机组合,有效地改善了组织遗传性和细化了奥氏体晶粒,从而改正了石状断口。600~730℃的预热可使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发生一定程度的恢复,减弱亚结构位向的遗传,并析出数量较多的第二相粒子,为正火加热中奥氏体的形成提供核心,正火加热发生的相变重结晶可起到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遗传性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与已有工艺相比有以下特点(1)改正了两种钢的石状断口,最后断口完全为纤维状,提高了钢的机械性能;(2)在中温条件下热处理,利用工厂现有设备可实现.其工业性试验结果如下 附图说明附图1是PDrNi1MoVA过热改正中温复合热处理工艺附图2是PCrNi3MoVA过热改正中温复合热处理工艺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对PCrNi3MoVA钢石状断口的改正,首先进行第一次预热正火,预热温度为700℃,预热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20℃正火,然后进行第二次预热正火,预热温度700℃,预热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20℃正火,随后在600℃大于10小时回火,最后的调质,在870℃淬火后580℃回火. 实施例2对PCrNi3MoVA钢石状断口的改正,首先进行第一次预热正火,在680℃等于或大于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30℃正火,然后进行第二次预热正火,在680℃大于或等于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30℃正火,随后在620℃大于10小时回火,最后的调质,在870℃淬火后580℃回火. 实施例3对PCrNi3MoVA钢石状断口的改正,首先进行第一次预热正火,在710℃大于或等于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00℃正火,然后进行第二次预热正火,在710℃大于或等于或大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00℃正火,随后在590℃大于10小时回火,最后的调质,在870℃淬火后580℃回火. 实施例4对PCrNi1MoA钢的石状断口的改正,首先进行预热正火,在720℃大于或等于15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20℃正火,随后再进行一次920℃正火,最后进行预热淬火和回火,即在720℃大于或等于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860℃淬火,再在600℃回火. 实施例5对于PCrNi1MoA钢石状断口的改正,首先进行预热正火,在700℃大于或等于15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30℃正火,随后再进行一次930℃正火,最后进行预热淬火和回火,即在700℃等于或大于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860℃淬火,再在600℃回火. 实施例6对于PCrNi1MoVA钢石状断口的改正,首先进行预热正火,在730℃大于或等于15小时预热后加热至900℃正火,随后再进行一次900℃正火,最后进行预热淬火和回火,即在730℃大于或等于4小时预热后加热至860℃淬火,再在600℃回火.权利要求1.一种过热改正中温复合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依次为第一次预热正火、第二次预热正火、回火和调质,第一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1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正火加热温度为850~950℃;第二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1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正火加热温度为850~950℃;随后的回火中,回火温度为550~650℃,时间大于10小时;调质中淬火加热温度为870℃,回火温度为5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700℃,正火温度为920℃,第二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700℃,正火温度为920℃,随后的回火温度为6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80℃,正火温度为930℃,第二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80℃,正火温度930℃,随后的回火温度为6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710℃,正火温度为900℃,第二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710℃,正火温度900℃,随后的回火温度为580℃.5.一种过热改正中温复合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依次为预热正火、正火、预热淬火和回火,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3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15小时,正火温度为850~950℃;随后的正火中正火温度为850~950℃;预热淬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3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淬火温度为860℃;回火温度为6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720℃,正火温度为920℃,随后的正火中正火温度为920℃,预热淬火中预热温度为72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730℃,正火温度为900℃,随后的正火中正火温度为900℃,预热淬火中预热温度为730℃.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700℃,正火温度为930℃,随后的正火中正火温度为930℃,预热淬火中预热温度为70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对过热的PCrNi3MoVA钢和PCrNilMoA钢的石状断口的改正的热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热改正中温复合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依次为:第一次预热正火、第二次预热正火、回火和调质,第一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1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正火加热温度为850~950℃;第二次预热正火中预热温度为600~710℃,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正火加热温度为850~950℃;随后的回火中,回火温度为550~650℃,时间大于10小时;调质中淬火加热温度为870℃,回火温度为5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鸿生魏元春马柏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