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031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7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上设有前储水凹槽、后储水凹槽、引水槽和防滑纹路,前储水凹槽和后储水凹槽分别与引水槽连通,相互交错贯穿的引水槽构成了防滑纹路,具有防滑的作用。前储水凹槽设置在鞋底本体的前部,后储水凹槽设置在鞋底本体的后部,前储水凹槽和后储水凹槽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第一凹陷区的深度大于第二凹陷区的深度。在雨天行走时,相当于前储水凹槽或后储水凹槽把鞋底甩出来的水挡了一下,水不会甩到鞋面或鞋跟上。在鞋底本体侧部设置可以存放鞋套的凹槽,事先将鞋套密封在鞋底的凹槽内,鞋套不仅可以避免鞋子被雨水弄湿,还可以避免泥巴粘到鞋子上。

A new type of shoe so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sole, including a sole body. The sol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torage groove, a water storage groove, a water diversion groove and an anti slip pattern. The front water storage grooves and the rear water storage groov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channel respectively. The front water storage groove is set at the front of the sole body. The rear water storage groove is set at the rear of the sole body. The structure of the front water storage groove and the rear water storage groove include the first depression and the second depression area. The depth of the first depression is greater than the depth of the second depression. When walking on rainy days, the water that is thrown away from the sole of the shoe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front storage tank or the rear storage groove, and the water will not be thrown onto the upper or heel. In the side of the sole of the sole, the grooves can be stored for the shoe cover, and the shoe covers are sealed in the grooves of the sole in advance. The shoe covers not only prevent the shoes from wetting the rain, but also prevent the mud from sticking to the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鞋底
本技术属于鞋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鞋底。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突遇雨雪天气,就无法保证鞋子的干燥和清洁问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人们在下过雨的路面或正在下雨时的路面行走,尽管带着雨伞,上身免于淋湿,但到家后脱下鞋子,往往发现鞋子已经湿了大半。这是由于鞋底鞋尖部分较平,粘带的水在抬脚时直接被甩到鞋尖和脚跟上,进而打湿整只鞋。设想如果能滞留住这些水,那么人们穿鞋走在雨路地面上,鞋跟鞋尖就不会轻易地被打湿。当穿着湿的或者泥泞的鞋子的时候,不仅会不舒服,而且进入室内时鞋子上的水或者泥巴还会弄脏地板,如果鞋子上的水弄湿地板,就容易滑倒,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鞋子上的泥巴弄脏地板,就不方便打扫,给人们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可以防止鞋子弄湿或者弄脏的鞋套,但是如果出门就先穿上鞋套,不但穿着不舒适,也不美观,而把鞋套放在包里的话,就需要占据一定的存放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鞋底,该新型鞋底不仅可以防滑,下雨天还可以防止走路时甩起的水打湿鞋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上设有前储水凹槽、后储水凹槽、引水槽和防滑纹路,所述前储水凹槽和后储水凹槽分别与所述引水槽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前储水凹槽和后储水凹槽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陷区的深度。进一步的,所述鞋底本体的前部设有前储水凹槽,所述鞋底本体的后部设有后储水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前储水凹槽的第一凹陷区设置在第二凹陷区之前,即所述前储水凹槽的第一凹陷区靠近鞋尖方向设置,所述前储水凹槽的第二凹陷区靠近鞋中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后储水凹槽的第一凹陷区设置在第二凹陷区之后,即所述后储水凹槽的第一凹陷区靠近鞋跟方向设置,所述后储水凹槽的第二凹陷区靠近鞋中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引水槽构成了所述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鞋底本体侧部设有存放鞋套的凹槽,所述凹槽设有密封盖。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为:1.在鞋底的前端鞋尖部分和鞋后跟部分分别设置大小及数量适宜的前储水凹槽和后储水凹槽,在抬脚时粘带在鞋底的水被甩出去的过程中,首先会被甩到前储水凹槽或后储水凹槽上,水会吸附在前储水凹槽或后储水凹槽的壁上,从而避免了把鞋子打湿,前储水凹槽或后储水凹槽相当于把鞋底甩出来的水挡了一下,水不会甩到鞋面上;2.相互交错贯穿的引水槽构成了防滑纹路,前储水凹槽和后储水凹槽与凹凸不平的防滑纹路结合到一起,起到了减震和防滑的作用;3.在鞋底本体侧部设置可以存放鞋套的凹槽,事先将鞋套密封在鞋底的凹槽内,当遇到雨雪天气的时候,将鞋套从凹槽中取出套在鞋子上,不用担心雨水弄湿鞋子、泥巴粘到鞋子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鞋底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储水凹槽和后储水凹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鞋套套在鞋子上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鞋底本体;2.前储水凹槽;20后储水凹槽;21.第一凹陷区;22.第二凹陷区;23.积水;3.引水槽;4.防滑纹路;5.鞋套;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上设有前储水凹槽2、后储水凹槽20、引水槽3和防滑纹路4,前储水凹槽2和后储水凹槽20分别与引水槽3连通,前储水凹槽2和后储水凹槽20中的积水23可通过引水槽3流走,相互交错贯穿的引水槽3构成了防滑纹路4,凹凸不平的防滑纹路4和前储水凹槽2、后储水凹槽20结合到一起,起到了减震和防滑的作用。前储水凹槽2设置在鞋底本体1的前部,后储水凹槽20设置在鞋底本体1的后部,前储水凹槽2和后储水凹槽2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凹陷区21和第二凹陷区22,第一凹陷区21的深度h1大于第二凹陷区22的深度h2。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鞋底本体1前部的前储水凹槽2的设置方式与鞋底本体1后部的后储水凹槽20的设置方式不同:前储水凹槽2的第一凹陷区21设置在第二凹陷区22之前,即前储水凹槽2的第一凹陷区21靠近鞋尖方向设置,前储水凹槽2的第二凹陷区22靠近鞋中方向设置;后储水凹槽20的第一凹陷区21设置在第二凹陷区22之后,即后储水凹槽20的第一凹陷区21靠近鞋跟方向设置,后储水凹槽20的第二凹陷区22靠近鞋中方向设置。下面对该新型鞋底设置的前储水凹槽2和后储水凹槽20可以防止鞋子被打湿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物体被水淋了以后,大部分水会由于重力向下流落,但仍有少量的水在物体表面形成了“水膜”,它克服了重力附着在物体表面。例如用雨伞遮雨,伞面上大部分雨水都会沿着雨伞边缘落于地面,当我们进入室内,收起雨伞抖落雨水,雨伞伞面上往往还是会有一层“水膜”,需要我们撑开雨伞,在室内将其风干。正由于水在一些非疏水物体表面有附着的这一特性,当穿鞋走在雨天积水路面,鞋子的鞋底也会被水附着,这些附着在鞋底的雨水,随着行走的动作,被带着向前,它受到甩动的力,贴着鞋底表面流动;雨水在鞋底表面朝同一方向流动汇聚,达一定的量时,朝前它会被甩上鞋尖鞋面,朝后它会被甩上鞋跟鞋面。对应着行走的动作,对雨路湿鞋现象进行分析:穿着干净干燥的鞋走到满是雨水的路面上,鞋底开始沾上路面的雨水。在某一时刻,脚踩在路面上鞋底和路面贴合,当抬脚向前行走时,鞋底首先从鞋跟部开始离开路面,当鞋底完全离开路面时,被抬起的脚就要向前迈出步子,整只鞋由静变为动,而附着在鞋底的雨水,由于惯性欲保持静止,鞋体向前加速运动,雨水便相对地向后运动,此时雨水很容易被甩到鞋跟上;由静化动的鞋子处在一个步伐的中间时刻时,悬在半空,大约达到特定速度,紧接着要向前踩在地面上,这只脚将要停下来,而此时附着在鞋底的雨水经过前面抬脚的过程已经获得了速度,鞋体欲停止,鞋底雨水由于惯性向前流动,此时雨水很容易会被甩到鞋尖上。鞋底每次涉水离开地面后,一部分被鞋底表面粘带而起的雨水会由于重力滴落,剩下的附着在鞋底面上。对应着不同材质、结构等的鞋,其鞋底表面所能附着的水的最大量值不同,同一款鞋底即使涉水较多,抬脚后观察可以附着在鞋底面上的水,其水量一般都是定值,且自然均匀的分布在鞋底面上。附着在鞋底的水,一部分先被甩上鞋跟,剩下的被甩上鞋尖。所以下雨天或行走在积水的路面上鞋子很容易就被打湿了。通过上述分析,水会在非疏水材质表面形成水膜,有附着的特性。经过观察发现,水不仅可以附着于平面,在凹槽状,管状等凹陷的结构表面附着力更强;在鞋底面沾满水,鞋底纹路的凹槽内含水较多,甩动鞋子,模拟行走的动作,凹槽内含水见少,但还是含有一定量的水,说明凹槽有着一定的阻止鞋底面的水流动的作用,水在凹陷结构表面的附着力做出了贡献。基于此,本技术在该新型鞋底的前端鞋尖部分和鞋后跟部分分别设置大小及数量适宜的前储水凹槽2和后储水凹槽20,即在鞋底设置大小及数量适宜的凹陷结构,充分利用水体在凹陷结构表面较强的附着力,滞留住这些水。因此,在抬脚时粘带在鞋底的水被甩出去的过程中,首先会被甩到前储水凹槽2或后储水凹槽20上,前储水凹槽2或后储水凹槽20的第一凹陷区21会阻止水继续向鞋尖或鞋跟方向运动,从而把水挡在前储水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鞋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上设有前储水凹槽(2)、后储水凹槽(20)、引水槽(3)和防滑纹路(4),所述前储水凹槽(2)和后储水凹槽(20)分别与所述引水槽(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上设有前储水凹槽(2)、后储水凹槽(20)、引水槽(3)和防滑纹路(4),所述前储水凹槽(2)和后储水凹槽(20)分别与所述引水槽(3)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储水凹槽(2)和后储水凹槽(20)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凹陷区(21)和第二凹陷区(22),所述第一凹陷区(21)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陷区(22)的深度。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前部设有前储水凹槽(2),所述鞋底本体(1)的后部设有后储水凹槽(20)。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储水凹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江波刘邦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