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940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包含交替层叠设置的金属板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包含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改性碳化硼、固化剂、慢化剂和中子吸收剂组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同时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密度为2.36~2.42g/cm

Neutron shielding super hybrid composite laminat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utron shielded superhybrid composite laminates containing alternating layers of metal plates and fiber reinforced resin based composite layers; the fiber reinforced resin matrix composite layer consists of basalt fiber, epoxy resin, modified boron carbide, curing agent, moderator, and neutron absorbent composition. The fiber reinforced resin matrix composite laye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shield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a density of 2.36 to 2.42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屏蔽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防科研、放射医学和原子能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已在渐渐采用核能取代传统能源作为新的能源供给方式。核能在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在使用过程中伴生的辐射伤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比如,具有强穿透力的中子辐射,会对人类生命安全、环境及仪器设备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这类辐射进行屏蔽是使核能更好为人类服务的必要手段。现有技术中的屏蔽材料,基体材料主要为水泥和聚烯烃。其中,水泥基的屏蔽材料多用于大型防护装置的辐射屏蔽,但是,这类材料的屏蔽性能与力学性能很难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丙酮混合,得到树脂基体溶液;将碳化硼、偶联剂和丙酮混合后活化,得到改性碳化硼;(2)将所述树脂基体溶液、改性碳化硼、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丙酮混合,得到树脂基体溶液;将碳化硼、偶联剂和丙酮混合后活化,得到改性碳化硼;(2)将所述树脂基体溶液、改性碳化硼、慢化剂和中子吸收剂混合后,加入丙酮调节密度为0.94~1.10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丙酮混合,得到树脂基体溶液;将碳化硼、偶联剂和丙酮混合后活化,得到改性碳化硼;(2)将所述树脂基体溶液、改性碳化硼、慢化剂和中子吸收剂混合后,加入丙酮调节密度为0.94~1.10g/cm3,得到基础混合物;(3)以所述基础混合物和玄武岩纤维为原料制备湿式预浸料,干燥后得到固体预浸料;(4)将所述固体预浸料和金属板进行交替层叠,得到基础成型结构;所述金属板为铝板或者铝合金板;(5)对所述基础成型结构进行热压,得到中子屏蔽超混杂复合材料层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主链含苯环结构的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主链含苯环结构的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和主链含苯环结构的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固化剂为多元脂肪胺类、多元芳香胺类、酸酐类、离子型类和双氰胺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30~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和/或钛酸酯偶联剂;所述碳化硼和偶联剂的质量比为(4~6):1。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的温度为5~15℃,时间为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中甲顾轶卓李敏王绍凯张佐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德宽航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