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9152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依次将管件放入其中的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均包括两个能够合模的夹模,夹模开设有型腔,当合模时,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分别形成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每个模腔的两端分别顶紧密封设置有柱塞冲头,且其中一个柱塞冲头上开设有向管件腔内注入高压液体的液压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对应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方法,包括:1)一次内压预成型;2)一次退火;3)二次内压预成型;4)二次退火;5)止口成型;6)卸压,分模,得到目标形状的管件。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ouble stop of automobile body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零件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而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又和整车重量有关系,所以整车零部件轻量化尤为重要。传统冲压工艺,材料利用率低、成形精度差导致总成装配误差难以控制,而不易成形形状复杂的零件,需通过焊接或其它方式来实现一体化,但此类方式造成成品在焊接处厚度并不均匀、尺寸不精确,一定程度降低了构件的强度、刚度等机械性能,更主要的是造成了零件重量上升!目前,行业中出现了一种内高压成型技术,即通过向管件内部施加压力,而一次成型得到所需形状零件,这种技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可以大幅简化车身框架结构并有效减重,同时其材料成品率很高,且可应用于车身多处。故,是本领域中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以解决目前车身零件通过冲压、焊接的成型件重量重、质量低、耗损材料与模具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方法,以解决目前车身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将管件放入其中的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均包括两个能够合模的夹模,所述夹模开设有型腔,当合模时,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分别形成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每个模腔的两端分别顶紧密封设置有柱塞冲头,且其中一个所述柱塞冲头上开设有向管件腔内注入高压液体的液压接口;所述第一模腔为封闭腔,且模腔轮廓形状大于原管件而不超过目标件;所述第二模腔开设有两个凸缘形成槽,且模腔轮廓形状等于目标件;所述第三模腔对应所述凸缘形成槽开设有两个用于将凸缘压成止口的止口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将管件放入其中的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均包括两个能够合模的夹模,所述夹模开设有型腔,当合模时,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三成型模具分别形成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每个模腔的两端分别顶紧密封设置有柱塞冲头,且其中一个所述柱塞冲头上开设有向管件腔内注入高压液体的液压接口;所述第一模腔为封闭腔,且模腔轮廓形状大于原管件而不超过目标件;所述第二模腔开设有两个凸缘形成槽,且模腔轮廓形状等于目标件;所述第三模腔对应所述凸缘形成槽开设有两个用于将凸缘压成止口的止口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的两端端口的直径均与所述管件的直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的两端均密封设置有固定端口,所述固定端口的端口内径与所述管件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零件双止口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冲头的外侧通过液压缸顶住。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达徐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