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胶带的排气结构的电池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使用胶带的排气结构的电池单元。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0月2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49838号的权益,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的整体内容结合在此。
技术介绍
近年来,能够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已被广泛用作无线移动装置的能源。此外,已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以解决诸如由现有的使用化石燃料的汽油车和柴油车导致的空气污染之类的问题,二次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的能源已吸引了大量关注。因此,由于二次电池的优势,各种使用二次电池的应用正在增加,且二次电池有望从今以后会应用至比现在更多的应用和产品中。基于电极和电解质的构造,二次电池可以分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或者锂聚合物电池。特别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使用日益增加,这是因为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有低的电解质泄露的可能性且能够容易制造。基于电池壳体的形状,二次电池也可分为具有将电极组件安装在圆柱形金属罐中的圆柱形电池、具有将电极组件安装在棱柱形金属罐中的棱柱形电池、或者具有将电极组件安装在由铝层压片制成的袋形壳体中的袋形电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配置成具有其中隔板插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结构,所述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体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容纳部,用于密封所述容纳部的热粘合边缘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外部;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从所述电池壳体向外突出;以及容纳在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从其一个端部突出的电极接片,所述电极接片耦接至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其中,密封强化胶带附接至一些所述热粘合边缘,以便围绕所述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28 KR 10-2015-01498381.一种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配置成具有其中隔板插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结构,所述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体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容纳部,用于密封所述容纳部的热粘合边缘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外部;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从所述电池壳体向外突出;以及容纳在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从其一个端部突出的电极接片,所述电极接片耦接至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其中,密封强化胶带附接至一些所述热粘合边缘,以便围绕所述一些热粘合边缘的外端,从而将在电池单元的充放电期间于所述容纳部中产生的气体经由排气导引部从所述容纳部排放出去,所述排气导引部位于所述热粘合边缘中未附接有所述密封强化胶带的剩余部分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池壳体为由包括树脂层和金属层在内的层压片制成的袋形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热粘合边缘包括第一热粘合边缘、第二热粘合边缘和第三热粘合边缘、以及第四热粘合边缘,所述第一热粘合边缘形成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极引线的区域处,所述第二热粘合边缘和所述第三热粘合边缘形成在所述第一热粘合边缘的相对两侧处,所述第四热粘合边缘形成在所述电池壳体中以便与所述第一热粘合边缘相对的区域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正极引线从所述第一热粘合边缘中突出,所述负极引线从所述第四热粘合边缘中突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密封强化胶带附接至所述第二热粘合边缘和所述第三热粘合边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排气导引部位于所述第一热粘合边缘处或所述第四热粘合边缘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密封强化胶带进一步附接至所述第一热粘合边缘中将所述正极引线从所述第一热粘合边缘中突出的区域排除在外的剩余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密封强化胶带部分地附接至选自所述第二热粘合边缘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圣伦,金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