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原料来源的碳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543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原料来源的碳前体,其是由通过筛分法确定的平均截面尺寸为4mm以上且35mm以下的小片构成的碳前体,其中,长度5mm以上且宽度2mm以下的纤维状物质的含量为6重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植物原料来源的碳前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用于导电材料、催化剂载体、活性碳等碳质材料的制造中有用的碳前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碳质材料被用于电容器用电极、电解用电极、活性碳、载体等各种用途,是今后被期待进一步得到开发的领域和原材料。以往,这些碳质材料是将椰子壳、煤焦碳、煤或石油沥青、呋喃树脂或者酚醛树脂等作为原料来制造的。近年来,化石燃料资源的使用对于地球环境产生影响,而且,由于其埋藏量减少导致的价格高昂的原因,可以预料的是今后使用会变得困难。因此,从对地球环境友好的天然原材料制造的碳质材料受到关注。但是,天然原材料中包含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金属,将来源于这种天然原材料的碳质材料用于电子材料的情况下,金属变成杂质、产生电气故障,并且,在用作用于水的过滤等的活性碳等吸附剂的情况下,吸附的物质与金属发生反应,形成水溶性物质,产生再次释放到水中等问题。另外,在天然原材料的碳化活性化时,金属会导致孔形成反应加速,多孔化可能会进行到所需程度以上;在催化剂载体中,担载的催化剂金属和含有的杂质金属发生反应,可能无法以作为目标的粒径或组成担载催化剂成分。进而,来源于天然原材料的金属元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植物原料来源的碳前体,其是由通过筛分法确定的平均截面尺寸为4mm以上且35mm以下的小片构成的碳前体,其中,长度5mm以上且宽度2mm以下的纤维状物质的含量为6重量%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04 JP 2015-1542541.植物原料来源的碳前体,其是由通过筛分法确定的平均截面尺寸为4mm以上且35mm以下的小片构成的碳前体,其中,长度5mm以上且宽度2mm以下的纤维状物质的含量为6重量%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前体,其中,纤维状物质来源于植物原料的表层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碳前体,其中金属元素钾的含量相对于金属元素铝的含量之比为15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前体,其中包含40重量%以下的截面尺寸为40mm以上的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马杏实伊泽隆文奥野壮敏岩崎秀治山田隆之木崎玄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可乐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