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超声相控阵列实时成像系统的岩石真三轴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石力学与岩石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超声相控阵列实时成像系统的岩石真三轴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岩石变形破裂的宏观现象背后隐藏着其细观机理,即在细观尺度上裂纹的萌生、扩展、贯通至破坏的演化过程,从细观层次探明裂纹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大多采用工业CT机配合自主研制的加载装置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观察岩石破坏过程中内部裂纹扩展演化过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岩石破坏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实时观察和分析。申请号为:201510577392.2,专利名称为《一种带CT实时扫描系统的岩石真三轴试验系统及方法》公开了一种可以进行CT实时扫描的真三轴试验装置,该装置解决了X射线无法穿透传统真三轴试验机的难题,实现了岩石破坏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实时观察和分析,但由于压力盒、立柱以及反力装置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其强度以及装置尺寸相比传统真三轴装置小很多,无法对大试样以及强度高的试样进行实验。此外,部分仪器采用声发射技术,观察岩石破坏过程中内部裂纹扩展演化过程。但声发射技术一方面需要在试样上安装若干个探头,不利于荷 ...
【技术保护点】
带超声相控阵列实时成像系统的岩石真三轴试验装置,包括真三轴加载系统和超声相控阵列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三轴加载系统包括X方向加载系统、Y方向加载系统、Z方向加载系统,X方向加载系统、Y方向加载系统、Z方向加载系统各自独立,X方向加载系统包括:手动操作加载部分(7)、泵动加载部分(8)和水平压头(9);Y方向加载系统包括:围压加压系统排气口(10),围压加压系统进油口(11)、围压加压系统出油口(12);Z方向加载系统包括:轴压室(22)、垂直加载活塞(1)、正方形上压头(5)、正方形下压头(6);正方形上压头(5)和正方形下压头(6)均设置于围压室(16)内,轴压室( ...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超声相控阵列实时成像系统的岩石真三轴试验装置,包括真三轴加载系统和超声相控阵列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三轴加载系统包括X方向加载系统、Y方向加载系统、Z方向加载系统,X方向加载系统、Y方向加载系统、Z方向加载系统各自独立,X方向加载系统包括:手动操作加载部分(7)、泵动加载部分(8)和水平压头(9);Y方向加载系统包括:围压加压系统排气口(10),围压加压系统进油口(11)、围压加压系统出油口(12);Z方向加载系统包括:轴压室(22)、垂直加载活塞(1)、正方形上压头(5)、正方形下压头(6);正方形上压头(5)和正方形下压头(6)均设置于围压室(16)内,轴压室(22)安装在围压室(16)正上方,垂直加载活塞(1)位于正方形上压头(5)正上方,正方形上压头(5)和下正方形压头(6)分别设置于试样(13)的上、下两端;所述轴压室(22)下端面设置有通孔,轴压室(22)与围压室(16)通过通孔连通;垂直加载活塞(1)包括垂直加载活塞横向部分(1.1)和垂直加载活塞纵向部分(1.2),垂直加载活塞纵向部分(1.2)与垂直加载活塞横向部分(1.1)垂直,垂直加载活塞纵向部分(1.2)位于垂直加载活塞横向部分(1.1)下端的中心,垂直加载活塞横向部分(1.1)位于轴压室(22)内,垂直加载活塞纵向部分(1.2)下端位于通孔内或向下伸出轴压室(22)进入围压室(16),垂直加载活塞横向部分(1.1)与垂直加载活塞纵向部分(1.2)为一体式结构;有左轴杆(14)、右轴杆(15)分别以轴对称形式设置于围压室(16)两侧,且分别穿过围压室(16)外壁;泵动加载部分(8)右端连接于左轴杆(14)左端,手动操作加载部分(7)左端连接于右轴杆(15)右端;围压加压系统进油口(11)、围压加压系统出油口(12)分别以轴对称形式设置于围压室(16)外壁下端的左、右两侧,围压加压系统排气口(10)设置于围压室(16)外壁上端的右侧;有底座(17)垂直连接于围压室(16)下端;试样(13)为底面为正方形的矩形体,水平压头(9)有两个,分别位于试样(13)左、右两端,水平压头(9)为长方体,且与试样(13)接触的截面与试样(13)形状及尺寸相同;正方形上压头(5)和正方形下压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伟,王冲,周辉,卢景景,张传庆,杨凡杰,朱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