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2极电路控制的LED多路恒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60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2极电路控制的LED多路恒流装置,该LED多路恒流装置包括2组LED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驱动电路应用于植物生长的LED光照系统中,并通过2极电路控制的LED多路恒流装置来对多组LED灯来进行控制,一是节省成本,二是能够提高光转换效率,将传统的LED驱动电路替换,使电路驱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2极电路控制的LED多路恒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LED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过2极电路控制的LED多路恒流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膨胀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选用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与基质互相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盘无土育苗。现今发光二极管光源LED已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方面,如提供植物所需的红、蓝LED光源,可直接栽培植物至成熟,其他如紫外光、红外光、黄光与绿光等也能辅助植物生长。传统的LED驱动电路在驱动时不稳定,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过2极电路控制的LED多路恒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2极电路控制的LED多路恒流装置,该LED多路恒流装置包括2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电路接入市电,火线L端经保险丝T1A至有载调压线圈T1,所述有载调压线圈T1的输出端连接电感器L1、电感器L2,所述电感器L1、电感器L2分别并联有电阻RL1、电阻RL2,经两个电感器后的电路之间依次电连接有压敏电阻VDR、电容CX2,最后连接至第二个变压器T2,所述第二个变压器T2输出端连接有晶体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的1#线路和2#线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2#线路分别电性连接有并联的电感器L3、电阻R3,所述电感器L3、电阻R3并联后的输出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4#线路之间的电路分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2极电路控制的LED多路恒流装置,该LED多路恒流装置包括2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电路接入市电,火线L端经保险丝T1A至有载调压线圈T1,所述有载调压线圈T1的输出端连接电感器L1、电感器L2,所述电感器L1、电感器L2分别并联有电阻RL1、电阻RL2,经两个电感器后的电路之间依次电连接有压敏电阻VDR、电容CX2,最后连接至第二个变压器T2,所述第二个变压器T2输出端连接有晶体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的1#线路和2#线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2#线路分别电性连接有并联的电感器L3、电阻R3,所述电感器L3、电阻R3并联后的输出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4#线路之间的电路分别连接有:串联的电阻R42、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4#线路端;串联的电容C16、电阻R43,所述电阻R43的一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4#线路端,所述电容C16、电阻R43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有耗尽型N-MOS场效应管Q1的漏极,所述耗尽型N-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4#线路端,其栅极连接电阻R44,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8,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4#线路端;电容C2;所述桥式整流电路4#线路端接地;所述电阻R44与所述电容C8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调光LED控制器U1的DAMP端;所述电感器L3、电阻R3并联后的输出端电路还连接有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ZD1、电阻R4、电阻R32、电阻R38、电阻R37、电容C15、有载调压线圈T2A、电容CY2;所述电容CY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晶振器C3、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电阻R11,所述晶振器C3的另一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6、电容C4,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调光LED控制器U1的MUTL端、电阻R2、电阻R5,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6,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3,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4、稳压二极管ZD3,所述电容C14、稳压二极管ZD3的另一端互连,互连后接地;所述电阻R38、电阻R37、电容C15的另一端互连,互连后的电路连接电阻R35,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端连接耗尽型N-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惠
申请(专利权)人:金杲易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