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式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515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2:27
一种堆叠式逆变器,用于将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输出至一电机,该堆叠式逆变器包含一散热模组、两个电力模组、一电流输出传导单元,及一电流输出传导单元。该散热模组包括一散热框架,该散热框架呈镂空状并界定出一液体流道,该液体流道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上、下端的开口、一第一进液口,及一第一出液口。所述电力模组分别叠置于该散热框架上下两侧。每一电力模组包括一第一面、一相反于该第一面的第二面。所述电力模组的第二面彼此相对且分别覆盖并封闭所述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堆叠式逆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逆变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模组的堆叠式逆变器。
技术介绍
一般车用的逆变器,是使用绝缘栅双极电晶体(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简称IGBT)模组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输出以供其他电器元件使用。一般而言,车用逆变器通常具有一水冷散热模组,该水冷散热模组用于冷却IGBT模组运作时产生的高热。欲加大逆变器可输出的功率时,现有做法是并联两组相同规格的IGBT模组,以提高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及功率,然而,前述设计方式会造成水冷散热模组的结构复杂度增加,以及提高制造的成本,并且也易造成两组IGBT模组经冷却后的温度有所差异。此外,现有水冷散热模组一般只有单一方向的出液口与进液口,受限于出液口及进液口的位置,使得后续在整车配置时易发生水管路线难以连接到出液口或进液口的问题,并且也易增加水管路线所需的安装空间。再者,若该水冷散热模组与水管路线之间无法相互配合,则该水冷散热模组之进出液口将需要重新设计,进而造成开发费用于及开发时间的浪费。因此,现有水冷散热模组的出液口及进液口位置无法因应不同的车辆结构而弹性地进行变化。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堆叠式逆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叠式逆变器,用于将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输出至一电机;其特征在于,该堆叠式逆变器包含:一散热模组,包括一散热框架,该散热框架呈镂空状并界定出一液体流道,该液体流道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上、下端的开口、一第一进液口,及一第一出液口;两个电力模组,分别叠置于该散热框架上下两侧,每一电力模组包括一第一面、一相反于该第一面的第二面、一输入电极单元,及一与该输入电极单元相间隔的输出电极单元,所述电力模组的第二面彼此相对且分别覆盖并封闭所述开口;一电流输入传导单元,电连接于该直流电源及所述电力模组的所述输入电极单元之间;及一电流输出传导单元,电连接于所述输出电极单元及该电机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式逆变器,用于将一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输出至一电机;其特征在于,该堆叠式逆变器包含:一散热模组,包括一散热框架,该散热框架呈镂空状并界定出一液体流道,该液体流道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上、下端的开口、一第一进液口,及一第一出液口;两个电力模组,分别叠置于该散热框架上下两侧,每一电力模组包括一第一面、一相反于该第一面的第二面、一输入电极单元,及一与该输入电极单元相间隔的输出电极单元,所述电力模组的第二面彼此相对且分别覆盖并封闭所述开口;一电流输入传导单元,电连接于该直流电源及所述电力模组的所述输入电极单元之间;及一电流输出传导单元,电连接于所述输出电极单元及该电机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电力模组还包括一凸设于该第二面的散热件,该散热件经由对应的该开口穿伸入该液体流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叠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框架更界定出分别连通于该液体流道的一入流道,及一出流道,该入流道具有一与该第一进液口不同方向的第二进液口,该出流道具有一与该第一出液口不同方向的第二出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液体流道沿一左右方向延伸,该入流道及该出流道分别沿一垂直于该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形状相同并且上下相互对称。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伸李崇智苟崴第王皓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骐宏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