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溶区的摩擦型灌注桩及其模型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
,尤其是一种用于岩溶区的摩擦型灌注桩及其模型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新时期国家高速铁路建设速度逐年增长,从快铁到客专、从国铁到城际,南北通道日益完善、东西干道亦步伐紧随。铁路技术标准的提升,趋使其基础结构布设逐渐脱离传统的形式理念。为了充分发挥高速铁路建设初衷,方便国民出行及沿途居民生活,“高桥路比”成为近年来新建高铁线的主要设计理念。线位的建址选择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需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土地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的影响,加上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工程地质条件对建址选择的影响力度。地基处理、基础设计环节的高技术要求对地质、桥梁等站前专业提出了严峻考验。我国岩溶分布广、面积大,岩溶区地质以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要特点。结合华东、华中、华南及部分华北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岩溶区溶洞的发育特性与深度无特定关系。地下水流速、流向的离散性及侵蚀能力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岩溶区溶洞发育的随意性及偶然性。岩体溶洞的塌陷,对于上部建筑结构,无论是一般市政、地铁、水利还是工民建都影响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岩溶区的摩擦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为嵌岩摩擦桩,所述嵌岩摩擦桩的桩侧嵌入于岩溶区的溶洞之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溶区的摩擦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为嵌岩摩擦桩,所述嵌岩摩擦桩的桩侧嵌入于岩溶区的溶洞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溶区的摩擦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岩灌注桩包括钢筋笼、柔性材料及混凝土构成,所述柔性材料包裹于所述钢筋笼的外围,所述混凝土注入使所述柔性材料在所述溶洞的位置向所述溶洞内膨胀并形成凸出部分,从而使所述嵌岩摩擦桩的桩侧嵌入于所述岩溶区的所述岩洞之中。3.一种涉及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岩溶区的摩擦型灌注桩的模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岩溶区设计桩基时,确定拟采用的桩数、桩径以及桩体混凝土等级并确定设计安全系数;根据桩基上部拟建上部结构荷载总值结合拟采用桩数,计算得出单桩所需承受外部作用力;根据选定的混凝土标号确定桩体的重度并确定相应混凝土的抗剪切应力;统计所述岩溶区内的溶洞平均洞径;通过计算桩体的桩长,所述桩体即为所述嵌岩摩擦桩,式中L0为所述嵌岩摩擦桩的总桩长,d为所述嵌岩摩擦桩的桩径,f为所述嵌岩摩擦桩的混凝土平均抗剪切应力,k为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王其合,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