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钨纳米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纯钨纳米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透明电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长期以来,锡掺杂氧化铟(ITO)作为透明电极市场的主导材料。由于铟元素的稀缺及其昂贵的价格,严重限制了ITO透明电极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开发新型透明电极材料,如导电聚合物薄膜、碳纳米管、石墨烯和金属纳米网等,旨在取代传统的ITO材料。目前,金属纳米线因其高透射率和高导电性成为新一代透明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但是,这些金属纳米线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导致其性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差异较大,例如银可与空气中少量的H2S或CO2发生反应,铜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等皆会降低纳米线的导电性。金属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高熔点和高硬度等特性,长期以来被用于灯丝、切削工具以及光学仪器设备等。因此,若结合钨材料的高导电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将其应用于透明电极材料,既能保证透明电极的高品质因子,又能使其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具有很好的性能稳定性。由此,钨纳米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对透明电极的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钨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静电纺丝液,将其静电纺丝得到含钨前驱体纳米纤维,所述静电纺丝液为含钨化合物及高分子粘结剂溶解在水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液;(2)将步骤(1)中得到的含钨前驱体纳米纤维进行第一次煅烧,通过预氧化得到WO3纳米纤维;其中,所述第一次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20℃/min,煅烧温度为400℃~800℃,保温时间0.5h~6h;(3)将步骤(2)中得到的WO3纳米纤维进行第二次煅烧,经过高温还原得到纯钨纳米纤维,其中所述第二次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min~20℃/min,煅烧温度为400℃~1000℃,保温时间0.5h~4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钨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静电纺丝液,将其静电纺丝得到含钨前驱体纳米纤维,所述静电纺丝液为含钨化合物及高分子粘结剂溶解在水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液;(2)将步骤(1)中得到的含钨前驱体纳米纤维进行第一次煅烧,通过预氧化得到WO3纳米纤维;其中,所述第一次煅烧升温速率为1℃/min~20℃/min,煅烧温度为400℃~800℃,保温时间0.5h~6h;(3)将步骤(2)中得到的WO3纳米纤维进行第二次煅烧,经过高温还原得到纯钨纳米纤维,其中所述第二次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min~20℃/min,煅烧温度为400℃~1000℃,保温时间0.5h~4h。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静电纺丝液中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含钨化合物5%~20%,高分子粘结剂20%~40%,有机溶剂15%~25%,水30%~50%。3.如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平,胡三元,严有为,叶品,杨凌霄,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