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14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涉及电路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盒以及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报警电路、按键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和所述按键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电路和所述报警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跟随器、第二电压跟随器和第一AD转换模块,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AD转换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监测效率高,且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保证机车正常工作的重要部分,蓄电池能否工作决定着整个机车的正常运转,蓄电池供电配件多,供电情况复杂,各电器配件工作情况也不相同,蓄电池正常供电是各电器配件工作的基础。因此,蓄电池质量优劣是提高机车运行质量的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来提高蓄电池的质量,例如,用户定期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当确定有欠压的蓄电池时,将欠压的蓄电池进行更换;或者,定期检查、清扫蓄电池表面,保证蓄电池的清洁,观察每个蓄电池的表面是否有鼓包、漏液等现象,若有鼓包或者漏液等现象,则将蓄电池进行更换。但上述对蓄电池质量采取的防范措施仅仅是依靠用户日常定期检修,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蓄电池欠压等情况而发生机车故障,监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其监测效率高,且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可靠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盒以及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报警电路、按键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和所述按键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电路和所述报警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跟随器、第二电压跟随器和第一AD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第一蓄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第二蓄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AD转换模块,所述第二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和第二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功放电路和语音电路,所述语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放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放电路的输出端与扬声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监测盒包括盒体和铰接在所述盒体上方的盒盖,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和隔热垫,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窗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均涂有硅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所述隔热垫固定在所述散热风扇上,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进一步,所述微控制器包括单片机STM32F207。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芯片DS18B20,所述芯片DS18B20的第2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84引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包括型号为LM358的芯片U1,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包括型号为LM358的芯片U2,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包括型号为AD7705的芯片U3;所述芯片U1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2与第一蓄电池的正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5引脚通过电阻R17与第一蓄电池的负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1引脚与所述芯片U3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7引脚与所述芯片U3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3与第二蓄电池的正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5引脚通过电阻R18与第二蓄电池的负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1引脚与所述芯片U3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7引脚与所述芯片U3的第1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3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29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5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33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2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32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3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34引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AD转换模块包括型号为AD7705的芯片U4,所述芯片U4的第6引脚与第一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11引脚与第二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78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8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5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82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12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8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1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79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1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83引脚连接。进一步,所述语音电路包括芯片WTN5_8S/8P,所述功放电路包括芯片PAM8302A,所述芯片WTN5_8S/8P的第5引脚与所述芯片PAM8302A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芯片WTN5_8S/8P的第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68引脚连接,所述芯片WTN5_8S/8P的第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69引脚连接,所述芯片PAM8302A的第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77引脚连接,所述芯片PAM8302A的第5引脚和第8引脚与扬声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USB接口芯片,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USB接口芯片与U盘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通过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第一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第二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并将检测到的第一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第二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发送至微控制器,按键电路用于设置预设电压和预设电流,微控制器在确定接收到的电压小于或者大于预设电压,或者,在确定接收到的电流小于或者大于预设电流时,控制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并控制指示电路的指示灯亮,方便用户实时获知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值,并在得到报警信号后,及时更换故障的蓄电池,监测效率高;最后,本技术在监测盒上设有散热窗,散热窗上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当需要将监测装置长时间运行时,可对散热风扇和半导体制冷片上电,对监测盒进行散热,防止电子线路板上的电子器件因工作时间长产生大量热量而烧坏,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微控制器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第一电压跟随器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第二电压跟随器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第一AD转换模块的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第二AD转换模块的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报警电路的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按键电路和指示电路的电路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盒以及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盒以及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报警电路、按键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和所述按键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电路和所述报警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跟随器、第二电压跟随器和第一AD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第一蓄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第二蓄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AD转换模块,所述第二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和第二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盒以及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报警电路、按键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和所述按键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电路和所述报警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跟随器、第二电压跟随器和第一AD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第一蓄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第二蓄电池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AD转换模块,所述第二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和第二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功放电路和语音电路,所述语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放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放电路的输出端与扬声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监测盒包括盒体和铰接在所述盒体上方的盒盖,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和隔热垫,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窗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均涂有硅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所述隔热垫固定在所述散热风扇上,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包括单片机STM32F20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监测盒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芯片DS18B20,所述芯片DS18B20的第2引脚与所述单片机STM32F207的第84引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电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包括型号为LM358的芯片U1,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包括型号为LM358的芯片U2,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包括型号为AD7705的芯片U3;所述芯片U1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2与第一蓄电池的正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5引脚通过电阻R17与第一蓄电池的负电压输出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顺喜孙宗方杨云韩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宝利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