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禾集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禾集禾装置,包括支承框架,支承框架包括框架底部,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框架底部前端固装有一个半径小于收割机刀盘的半圆形或弧形挡草板,当本装置安装刀盘后,所述挡草板的周边向下弯曲或挡草板前端向下倾斜其周边与刀盘的水平间隙为0.5~15mm。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承框架的框架底部设置了其周边呈向刀盘弯曲的弧形挡草板。这样便保证了在利用本装置进行收割禾株时,禾株无法绕入刀盘的驱动轴把刀盘卡紧,同时也利于把禾株直接整齐的送入集禾框架,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斜挂式收割机的分禾集禾装置。(二)技术背景目前的广大农村,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斜挂式收割机来进行收割水稻、小麦或用于树冠修整。为使收割后的作物铺放零乱的问题得到解决,本申请人已于本申请之前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名称为“分禾集禾器”的专利申请。该专利虽已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但经长时间的操作实践而发现其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上述产品中只是在支承架底面安装了扁宽形支撑梁,支撑梁的中间部位开设有轴孔,从而将分禾集禾装置装配于齿轮箱上;为了防止集禾装置底部碰到刀盘,现有的集禾装置的底部与刀盘间的间距较大,因此,在工作时,禾株很易缠绕于刀盘的转动轴上,使刀盘难以转动,以至于在工作时使用者需多次停机将缠绕在刀盘转动轴上的禾株扯出,才能让收割机继续工作,这样很浪费时间,影响生产率,又容易使传动轴和汽油机部件损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斜挂式收割机的驱动轴被所割的禾株缠绕的分禾集禾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禾集禾装置,包括支承框架,支承框架包括框架底部,为有效限制禾株缠绕在刀盘驱动轴上,使收割机可以连续顺利地工作。本技术在框架底部前端固装有一个半径略小于收割机刀盘半径的半圆形或弧形挡草板。由于该挡草板仅留出刀盘的工作边缘,而将刀盘的大部分面积覆盖住,因此割倒后的禾株均被挡住,不容易被转动的刀盘带入到刀盘驱动轴处,因此不会缠绕住驱动轴。为了减小挡草板与刀盘边缘之间的间距,所述挡草板的周边最好向刀盘弯曲,或挡草板以后端高前端低的形式倾斜安装,将后端固连于支撑梁上。挡草板的弧形周边或前端与收割机刀盘的水平间隙(s)一般为0.5~15mm,最好为2mm;而挡草板的半径一般比收割机刀盘的半径小10~40mm,最好小18mm。为使本装置在割禾株时较适合于将割好的禾株送入集禾框架,以及为使本装置在收割禾株时,便于将禾株分开来。在支承框架上还可以直立固装有一个用镀锌铝板制成的弧面状集禾框架。在支承框架的工作边的前端-->固装有一两楔边向刀盘一侧呈弧状弯曲的楔形分禾器。其中,集禾框架前端之宽(H)为250~280mm,但最佳的宽度为260mm,将上述楔形分禾器的后端宽度设为45mm~60mm,为达到先分后割的目的,其楔形分禾器尖伸出刀盘边缘10~45mm。分禾器与收割机支承管的水平张角为110°~130°,支承框架的工作边与收割机支承杆的水平张角为30°,这样为较适宜收割禾株的工作尺寸。由于本技术在支承框架的框架底部设置了其周边呈向刀盘弯曲的弧形挡草板,这样保证了在利用本装置进行收割禾株时,禾株无法绕入刀盘的驱动轴把刀盘卡紧,同时也把禾株直接整齐的送入集禾框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防止刀盘在集禾框架外侧切割禾株,在集合框架外侧的刀盘刃口处装有护刃器。由于本技术加装了楔尖伸出刀盘边缘处的分禾器和档草板,做到了“先分后割”,刀盘只切割被分禾器预先分到集禾框内的禾株而不可能切割到集禾器外的待割禾株。由于分禾器后端较宽,已割禾株与待割禾株上端和下端都达到了彻底分开,已割禾株完全被收集在集禾框架内后整齐铺放。由于集禾框架上扣着镀锌板,禾穗低于集禾框架的禾株也被收集到集禾框架内而不会伸出集禾器框架,产生牵扯而导致禾株铺放零乱。(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在收割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本分禾集禾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分禾集禾装置包括支承框架1,支承框架1包括框架底部1-1,在支承框架1上直立固装有一个用镀锌铝板制成的弧面状集禾框架4,框架底部1-1设置有支撑梁5,所述框架底部1-1前端固装有一个半径小于收割机刀盘3的半圆形挡草板2。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挡草板2是以后端高前端低的形式将后端焊接于框架底部1-1的支撑梁上5,挡草板2的前端向刀盘3倾斜,如图2、图3、图4所示,当分禾集禾装置安装于收割机上时,挡草板2的前端与收割机刀盘3的水平间隙(s)为0.5~15mm,间隙太小会因刀盘3的小幅振荡而使刀盘3与挡草板2间相互碰撞,太大起不到挡草效果,而最好为2mm。挡草板2的半径略小于收割机刀盘3,一般小10~40mm,其最好为-->18mm,在支承框架4工作边的前端固装有一两楔边向刀盘3一侧呈弧状弯曲的楔形分禾器6,其楔形分禾器尖伸出刀盘3边缘10~45mm,因楔尖伸出太短则达不到先分后割的目的,太长则阻力大,不便操作,为此其最好为30mm。集禾框架4的前端之宽(H)为250~280mm,最好设置为260mm。为使本装置适于操作,当本装置与收割机连接时,将所述的分禾器3与收割机支承管4的水平张角为110°~130°,支承架1的工作边与收割机支承管4的水平张角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禾集禾装置,包括支承框架,支承框架包括框架底部,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部(1-1)前端固装有一个半径小于收割机刀盘(3)的半圆形或弧形挡草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禾集禾装置,包括支承框架,支承框架包括框架底部,框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部(1-1)前端固装有一个半径小于收割机刀盘(3)的半圆形或弧形挡草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禾集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草板(2)的周边向下弯曲或挡草板(2)呈前端低后端高的倾斜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禾集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草板(2)的弧形周边或前端与收割机刀盘(3)的水平间隙(s)为0.5~1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禾集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草板(2)的弧形周边或前端与刀盘(3)的水平间隙(s)为2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禾集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草板(2)的半径比收割机刀盘(3)的半径小10~40m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禾集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平蒋清仕王土保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