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监控设备技术领域。该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铰接螺栓与活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螺母的顶部活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母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贯穿螺母并沿着至其外部。该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通过设置了安装座、第一铰接螺栓、活动杆、螺母、第一螺纹杆、限位块、第二螺纹杆、升降调节手柄、连接杆、支撑杆、第二铰接螺栓和活动板,旋转升降调节手柄之后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连接杆和第一螺纹杆也跟着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分别带动两个螺母向内侧移动并相互靠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监控设备
,具体为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安防报警监控装置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它能实时、形象和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不但极大地延长了人眼的观察距离,而且扩大了人眼的机能,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让人能够看到被监视现场的实际发生的一切情况,并通过录像机记录下来。一般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安装的高度过高,工作人员不方便检修和安装,影响工作人员的维护效率,而且也不方便调节监控装置的监控方位,不能很好的记录完整的监控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解决了不方便调节监控的方向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铰接螺栓与活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螺母的顶部活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母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贯穿螺母并沿着至其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与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且另一个螺母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端贯穿螺母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端与升降调节手柄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螺母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螺栓与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限位槽和凹槽并延伸至活动板的下方,所述转轴的底端与从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从齿轮的底部与监控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从齿轮与其右侧的锥齿轮啮合,所述锥齿轮的顶部与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顶端贯穿活动板并延伸至活动板的上方,所述输出轴的顶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侧表面分别与两个螺母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螺母的直径为连接杆直径的五分之四,所述连接杆位于两个螺母之间。优选的,所述轴承活动套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轴承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搭接。优选的,所述转盘套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转盘的表面与轴承的内壁搭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从齿轮的中点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监控装置本体位于活动板的正下方。(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通过设置了安装座、第一铰接螺栓、活动杆、螺母、第一螺纹杆、限位块、第二螺纹杆、升降调节手柄、连接杆、支撑杆、第二铰接螺栓和活动板,旋转升降调节手柄之后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连接杆和第一螺纹杆也跟着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分别带动两个螺母向内侧移动并相互靠近,活动杆和支撑杆开始移动,并且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反之旋转升降调节手柄活动板能够上升,活动板上升下降可以任意的控制,方便工作人员检修,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通过设置了凹槽、限位槽、轴承、转盘、转轴、从齿轮、监控装置本体、锥齿轮、输出轴和伺服电机,用导线将伺服电机与电源连接,启动伺服电机之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锥齿轮旋转,锥齿轮带动从齿轮旋转,从齿轮带动监控装置本体旋转,并且转轴顶端的转盘也会随之转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调节监控装置本体进行自转,记录完整的监控资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第一铰接螺栓、3活动杆、4螺母、5第一螺纹杆、6限位块、7第二螺纹杆、8升降调节手柄、9连接杆、10支撑杆、11第二铰接螺栓、12活动板、13凹槽、14限位槽、15轴承、16转盘、17转轴、18从齿轮、19监控装置本体、20锥齿轮、21输出轴、22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铰接螺栓2与活动杆3的顶端活动连接,活动杆3的底端与螺母4的顶部活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母4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贯穿螺母4并沿着至其外部,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与限位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了限位块6,当限位块6与螺母4的一侧接触的时候,螺母4不能继续向左移动,避免螺母4脱离第一螺纹杆5,且另一个螺母4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的侧表面分别与两个螺母4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的长度相等,第二螺纹杆7的右端贯穿螺母4并延伸至其外部,第二螺纹杆7的右端与升降调节手柄8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相对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9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螺母4的直径为连接杆9直径的五分之四,连接杆9位于两个螺母4之间,且两个螺母4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螺栓11与活动板12的顶部活动连接,通过设置了第一铰接螺栓2和第二铰接螺栓11,让活动杆3和支撑杆10的旋转或者移动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了安装座1、第一铰接螺栓2、活动杆3、螺母4、第一螺纹杆5、限位块6、第二螺纹杆7、升降调节手柄8、连接杆9、支撑杆10、第二铰接螺栓11和活动板12,旋转升降调节手柄8之后带动第二螺纹杆7旋转,连接杆9和第一螺纹杆5也跟着旋转,使得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分别带动两个螺母4向内侧移动并相互靠近,活动杆3和支撑杆10开始移动,并且带动活动板12向下移动,反之旋转升降调节手柄8活动板12能够上升,活动板12上升下降可以任意的控制,方便工作人员检修,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活动板1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内部套接有轴承15,轴承15活动套接在限位槽14的内部,轴承15的表面与限位槽14的内壁搭接,通过设置了轴承15,轴承15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起支承或导向作用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轴承15的内部套接有转盘16,转盘16套接在限位槽14的内部,转盘16的表面与轴承15的内壁搭接,转盘16的底端与转轴17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17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限位槽14和凹槽13并延伸至活动板12的下方,转轴17的底端与从齿轮18的顶部固定连接,从齿轮18的底部与监控装置本体19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9和从齿轮18的中点均位于同一直线上,监控装置本体19位于活动板12的正下方,通过设置了监控装置本体19,监控装置本体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铰接螺栓(2)与活动杆(3)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的底端与螺母(4)的顶部活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母(4)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贯穿螺母(4)并沿着至其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与限位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且另一个螺母(4)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螺纹杆(7),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右端贯穿螺母(4)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右端与升降调节手柄(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相对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9)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螺母(4)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螺栓(11)与活动板(12)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内部套接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的内部套接有转盘(16),所述转盘(16)的底端与转轴(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7)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限位槽(14)和凹槽(13)并延伸至活动板(12)的下方,所述转轴(17)的底端与从齿轮(1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从齿轮(18)的底部与监控装置本体(1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从齿轮(18)与其右侧的锥齿轮(20)啮合,所述锥齿轮(20)的顶部与输出轴(2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21)的顶端贯穿活动板(12)并延伸至活动板(12)的上方,所述输出轴(21)的顶端与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的安防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铰接螺栓(2)与活动杆(3)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的底端与螺母(4)的顶部活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母(4)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贯穿螺母(4)并沿着至其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与限位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且另一个螺母(4)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螺纹杆(7),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右端贯穿螺母(4)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右端与升降调节手柄(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相对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9)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螺母(4)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通过第二铰接螺栓(11)与活动板(12)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壁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内部套接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的内部套接有转盘(16),所述转盘(16)的底端与转轴(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7)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限位槽(14)和凹槽(13)并延伸至活动板(12)的下方,所述转轴(17)的底端与从齿轮(1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君,
申请(专利权)人:林俊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