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室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661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平装置。真空室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5)、止推轴承(6)、蜗轮(7)、导向盖(9)、螺杆支柱(10)、蜗杆(13),螺杆支柱(10)的下部穿过导向盖(9)上的导向孔并位于箱体(5)的空腔内,蜗轮(7)的下端部由止推轴承(6)与箱体(5)固定联接,螺杆支柱(10)上设有外螺纹,螺杆支柱(10)旋入蜗轮(7)的内螺纹孔中,螺杆支柱(10)的下端穿过止推轴承(6)上的螺杆支柱孔;蜗杆(13)与蜗轮(7)相啮合,蜗杆(13)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箱体(5)固定联接,蜗杆(13)的一端与手轮(16)或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联;导向盖(9)与箱体(5)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能带载调平、结构简单的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真空室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5)、止推轴承(6)、蜗轮(7)、导向盖(9)、螺杆支柱(10)、蜗杆(13),箱体(5)内为空腔,箱体(5)的上端为开口,导向盖(9)上设有导向孔,螺杆支柱(10)的下部穿过导向盖(9)上的导向孔并位于箱体(5)的空腔内,止推轴承(6)、蜗轮(7)分别位于箱体(5)的空腔内,蜗轮(7)位于止推轴承(6)的上方,蜗轮(7)的下端部由止推轴承(6)与箱体(5)固定联接,螺杆支柱(10)上设有外螺纹,蜗轮(7)上设有内螺纹孔,螺杆支柱(10)旋入蜗轮(7)的内螺纹孔中,螺杆支柱(10)的下端穿过止推轴承(6)上的螺杆支柱孔;蜗杆(13)与蜗轮(7)相啮合,蜗杆(13)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箱体(5)固定联接,蜗杆(13)的一端与手轮(16)或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联;导向盖(9)位于箱体(5)的开口处并由螺栓与箱体(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正平胡雪萍孙毅张愉盛汉桥张文张钟蓓许海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