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609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包括斜底面、控制板、滑槽、连接杆、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第三缓冲板、挡板、第一电动推杆、滑块、套圈、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二压力传感器、电控箱、PLC控制器、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扭力弹簧,所述斜底面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斜底面的顶部对应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对应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滑块,且两个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滑槽的底部内壁连接,该缓冲下料装置,三级缓冲装置的设计,可以有效缩减物品下降过程中的冲击力,防止物品损坏,保证物品的安全。

A cushioning device for logistics transmiss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ffer feeding device for a logistics transmission line, including a slanting bottom surface, a control board, a slide groove, a connecting rod, a first buffer plate, a second buffer plate, a third buffer plate, a baffle, a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a slide block, a ring, a first pressure sensor, a first concave slot, a second groove, and a second pressure sensor. An electric control box, a PLC controller, a second electric push rod, a third electric push rod and a torsion spring are embedded and installed with a control board on one side of the inclined bottom surface. The top of the inclined bottom face is fixed with a baffle on both sides of the side by weld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de of the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r, and two sliders are installed inside the slider and two. The slide block is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The bottom of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slider through the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The buffer device and the three stage buffer devi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in the falling process of the goods, prevent the damage of the article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自动化分拣输送线通过输送线将位于输送线上的物品进行输送,并通过人工或自动化归类设备,使输送线上的物品归类到输送线之外的指定区域,而当使用自动化归类设备将物品从输送线上拨出时,输送线上的物品常常被直接从较高位置的输送线掉落到地面上或某一收集器中,由于物品从较高的输送线上直接落下,中间没有任何缓冲,因此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极易出现摔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包括斜底面、控制板、滑槽、连接杆、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第三缓冲板、挡板、第一电动推杆、滑块、套圈、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二压力传感器、电控箱、PLC控制器、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扭力弹簧,所述斜底面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斜底面的顶部对应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对应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滑块,且两个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滑槽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两个套圈,且两个套圈通过第一缓冲板连接,所述套圈与连接杆之间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通过焊接与连接杆固定,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套圈固定,所述斜底面的顶部靠近滑槽的下部依次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缓冲板穿过第二凹槽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与斜底面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缓冲板穿过第一凹槽通过第三电动推杆与斜底面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第三缓冲板靠近第二缓冲板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斜底面的内部安装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X0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Y0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X1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Y1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为一种FX2N-128MR-001PLC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电动推杆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缓冲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电动推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套圈与第一缓冲板通过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当物品从输送线上传送下来,落到斜底面滑动,当物品接触到第一缓冲板时,在物品重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缓冲板转动,使扭力弹簧发生变形,当物品通过第一缓冲板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第一缓冲板复位,便于对物品进行缓冲,防止物品摔坏;当物品接触到第二缓冲板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感知到压力变化,使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推杆工作,带动第二缓冲板向下运动,便于物品通过,第二缓冲板的设置便于实现二级缓冲;物品再次运动接触到第三缓冲板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感知到压力变化,使PL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推杆工作,带动第三缓冲板向下运动,便于物品通过,第三缓冲板的设置,便于实现三级缓冲,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第三缓冲板的设置,便于实现三级缓冲,避免输送线上的物品直接掉落到收集器中由于高度较高冲击力大造成摔坏,保证了物品的安全;通过操控控制板使第一电动推杆工作,带动滑块上下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上下运动,便于调节第一缓冲板的高度,从而有利于调节通过的物品的大小,提升使用的方便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套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斜底面;2-控制板;3-滑槽;4-连接杆;5-第一缓冲板;6-第二缓冲板;7-第三缓冲板;8-挡板;9-第一电动推杆;10-滑块;11-套圈;12-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电控箱;17-PLC控制器;18-第二电动推杆;19-第三电动推杆;20-扭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包括斜底面1、控制板2、滑槽3、连接杆4、第一缓冲板5、第二缓冲板6、第三缓冲板7、挡板8、第一电动推杆9、滑块10、套圈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电控箱16、PLC控制器17、第二电动推杆18、第三电动推杆19和扭力弹簧20,斜底面1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2,斜底面1的顶部对应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8,挡板8的对应一侧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内安装有滑块10,且两个滑块10之间通过连接杆4连接,滑块10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9与滑槽3的底部内壁连接,连接杆4上套接有两个套圈11,且两个套圈11通过第一缓冲板5连接,套圈11与连接杆4之间套接有扭力弹簧20,扭力弹簧20的一端通过焊接与连接杆4固定,扭力弹簧20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套圈11固定,斜底面1的顶部靠近滑槽3的下部依次开设有第二凹槽14和第一凹槽13,第二缓冲板6穿过第二凹槽14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8与斜底面1的底部内壁连接,第二缓冲板6靠近连接杆4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第三缓冲板7穿过第一凹槽13通过第三电动推杆19与斜底面1的底部内壁连接,第三缓冲板7靠近第二缓冲板6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2,斜底面1的内部安装有电控箱16,电控箱16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17,第一压力传感器12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7的X0输入端,PLC控制器17的Y0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三电动推杆19,第二压力传感器15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7的X1输入端,PLC控制器17的Y1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8,控制板2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9、第二电动推杆18和第三电动推杆19。进一步的,PLC控制器17为一种FX2N-128MR-001PLC控制器,便于实现智能控制。进一步的,第二缓冲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电动推杆18上,便于拆卸。进一步的,第三缓冲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电动推杆19上,便于拆卸。进一步的,套圈11与第一缓冲板5通过焊接固定,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工作原理:当物品从输送线上传送下来,落到斜底面1滑动,当物品接触到第一缓冲板5时,在物品重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缓冲板5转动,使扭力弹簧20发生变形,当物品通过第一缓冲板5时,在扭力弹簧20的作用下第一缓冲板5复位,便于对物品进行缓冲,防止物品摔坏;当物品接触到第二缓冲板6时,第二压力传感器15感知到压力变化,使PLC控制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包括斜底面(1)、控制板(2)、滑槽(3)、连接杆(4)、第一缓冲板(5)、第二缓冲板(6)、第三缓冲板(7)、挡板(8)、第一电动推杆(9)、滑块(10)、套圈(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电控箱(16)、PLC控制器(17)、第二电动推杆(18)、第三电动推杆(19)和扭力弹簧(20),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底面(1)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2),所述斜底面(1)的顶部对应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对应一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安装有滑块(10),且两个滑块(10)之间通过连接杆(4)连接,所述滑块(10)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9)与滑槽(3)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杆(4)上套接有两个套圈(11),且两个套圈(11)通过第一缓冲板(5)连接,所述套圈(11)与连接杆(4)之间套接有扭力弹簧(20),所述扭力弹簧(20)的一端通过焊接与连接杆(4)固定,所述扭力弹簧(20)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套圈(11)固定,所述斜底面(1)的顶部靠近滑槽(3)的下部依次开设有第二凹槽(14)和第一凹槽(13),所述第二缓冲板(6)穿过第二凹槽(14)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8)与斜底面(1)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6)靠近连接杆(4)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所述第三缓冲板(7)穿过第一凹槽(13)通过第三电动推杆(19)与斜底面(1)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第三缓冲板(7)靠近第二缓冲板(6)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2),所述斜底面(1)的内部安装有电控箱(16),所述电控箱(16)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17),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2)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7)的X0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17)的Y0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三电动推杆(19),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5)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7)的X1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17)的Y1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8),所述控制板(2)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9)、第二电动推杆(18)和第三电动推杆(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包括斜底面(1)、控制板(2)、滑槽(3)、连接杆(4)、第一缓冲板(5)、第二缓冲板(6)、第三缓冲板(7)、挡板(8)、第一电动推杆(9)、滑块(10)、套圈(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电控箱(16)、PLC控制器(17)、第二电动推杆(18)、第三电动推杆(19)和扭力弹簧(20),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底面(1)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2),所述斜底面(1)的顶部对应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对应一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安装有滑块(10),且两个滑块(10)之间通过连接杆(4)连接,所述滑块(10)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9)与滑槽(3)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杆(4)上套接有两个套圈(11),且两个套圈(11)通过第一缓冲板(5)连接,所述套圈(11)与连接杆(4)之间套接有扭力弹簧(20),所述扭力弹簧(20)的一端通过焊接与连接杆(4)固定,所述扭力弹簧(20)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套圈(11)固定,所述斜底面(1)的顶部靠近滑槽(3)的下部依次开设有第二凹槽(14)和第一凹槽(13),所述第二缓冲板(6)穿过第二凹槽(14)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8)与斜底面(1)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6)靠近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