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583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一本体设有一握持部,握持部的前端设有一固定部,固定部延伸设有一插置管,插置管的内壁面上设有粗糙的一卡掣面;以及至少一起子头,其固定于所述插置管内,起子头的任一表面上设有具弹性伸缩作用的一钢珠,使钢珠弹性卡抵于卡掣面上,又该卡掣面设呈为一螺纹面或一喷砂面,利用该钢珠的弹性作用力,以推动起子头具有该钢珠的相对另一表面完全卡抵于卡掣面上,借以能呈现一“面接触”,以增加其摩擦力,可防止起子头从该插置管内脱落,以达到方便螺固螺丝的功效。

The fixed structure of the head of the starting chi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xed structure of a starting head of a starting child. On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part, a fixed part is provid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holding part, a fix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inserting tube, and a rough one card face is provid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serting tube, and at least one starting head is fixed in the inserted tube and any of the starting head. A steel ball with elastic expansion is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to make the elastic card of the steel ball on the clip surface, and the clamping surface is set to a thread surface or a sandblasting surface.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steel ball is used to push the relative other surface of the head with the steel ball on the clip surface, so as to present a \face contac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friction force, the screwdriver can be prevented from falling off from the inserting tube so as to achieve the convenience of screw fastening scre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子,尤其涉及一种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所常见可用于更换起子头的起子构造,如2001年5月28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新型第437526号“精密起子结构改良(二)追加(一)”专利案,其揭露:使该旋动杆身之前端系先嵌置一夹束衬套,而夹束衬套对应起子头之型断面系凹设有型套口,使型套口与起子头恰呈夹束状态套置配合之设计,并配合夹束衬套之型套口内端再嵌组有磁吸元件为其特征者,以促使精密起子在直接倒转插置或更换起子头,达到方便操作与稳固定位起子头之实用目的。惟该专利前案利用夹束衬套对应起子头的型断面凹设有型套口,借以使型套口与起子头可以呈现夹束状态套置配合,在使用时该起子头容易从该型套口内脱出,而无法执行锁固螺丝的工作。另外有2011年8月11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新型第M409137号“起子结构”专利案,其系揭露:包括有一本体以及至少一起子头,起子头可拆卸的设置于本体之一插槽内。起子头具有一导引段及一卡合段,卡合段之外径大于导引段之外径,并且匹配于插槽之内径。当起子头设置于本体时,系先以导引段穿入插槽内,使卡合段预先对准于插槽,然后再嵌合于插槽内,进而使起子头被暂时地固定在本体上。其中该卡合段另具有至少二抵顶件,每一抵顶件系由一弹簧及一钢珠所组成,弹簧及钢珠依序设置于卡合段上之一盲孔内,且钢珠系受到弹簧的抵顶而常态地凸出于卡合段表面。二抵顶件分别设置于卡合段相邻于二导引段之一侧,用以在卡合段嵌合于插槽时,推抵于插槽内之一壁面上,使卡合段可以紧密配合的方式紧迫于插槽内,以限制卡合段于插槽内沿操作杆之轴心方向自由移动的能力。然该专利前案的钢珠与该插槽内壁的嵌合方式系呈“点接触”,因此摩擦力较小,起子头同样容易造成脱落,因此于使用上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起子头的固定构造具有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增加起子头与插置管之间结合摩擦力的起子构造。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包含有:一本体,其设有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前端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延伸设有一插置管,所述插置管的内壁面上设有粗糙的一卡掣面;及至少一起子头,其固定于所述插置管内,所述起子头的任一表面上设有具弹性伸缩作用的一钢珠,使所述钢珠弹性卡抵于所述卡掣面上。所述起子头设有六个所述表面,利用所述钢珠的弹性作用力,以推动所述起子头所述表面上具有所述钢珠的相对另一所述表面完全卡抵于所述卡掣面,借以呈现一面接触,以增加其摩擦力。所述的卡掣面设呈为一螺纹面。所述卡掣面设呈为一喷砂面。本技术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发光源,又所述固定部设有至少一照明端,另于所述握持部上设有一按键开关,且于所述握持部的内部设有一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按键开关电性连接,又所述发光源固定于所述照明端内,所述发光源电性连接至所述按键开关,借以按压所述按键开关以控制所述发光源的电力导通,使所述发光源可对于所述插置管的位置处进行照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起子头卡抵于卡掣面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起子头卡抵于卡掣面的放大示意图。标号说明:本体1;握持部11;固定部12;插置管13;卡掣面14;照明端15;按键开关16;发光源2;起子头3;表面31;钢珠32;插置管13A;卡掣面14A;起子头3A;表面31A;钢珠32A。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含有:本体1、发光源2及起子头3,其中:本体1,其设有一握持部11,该握持部11的前端设有一固定部12,该固定部12延伸设有一插置管13,该插置管13的内壁面上设有粗糙的一卡掣面14,该卡掣面14设呈为一螺纹面,借以能增加其摩擦力。又于该固定部12的侧边向外凸设有穿孔状的至少一照明端15,本实施例于该固定部12的二侧边分别向外凸设一照明端15作为说明。另该握持部11的中段位置处设有一按键开关16,且于该握持部11的内部埋设有一电池(图中未显示),该电池并与该按键开关16电性连接。发光源2,其为一LED,本实施例以二个该发光源2作为说明,该二发光源2分别固定于该二照明端15内,而可供对于该插置管13的位置处进行照明。该二发光源2电性连接至该按键开关16,借以按压该按键开关16以控制该二发光源2与该电池之间的电力导通,使该二发光源2能发光照明。至少一起子头3,其可供固定于该插置管13内,该起子头3具有六个表面31,该起子头3的任一表面31上设有具弹性伸缩作用之一钢珠32,借以可弹性卡抵于该卡掣面14上。组装使用时,如图1、图3及图4所示,选择适当的该起子头3插入于该插置管13内,使该起子头3的该钢珠32可以弹性卡抵于该插置管13内壁的该卡掣面14上,并且利用该钢珠32的弹性作用力,可以推动该起子头3该表面31上具有该钢珠32的相对另一该表面31可以完全卡抵于该卡掣面14上,利用呈粗糙的该卡掣面14〔螺纹面〕与该起子头3的该六个表面31接触,借以能呈现一“面接触”,以增加其摩擦力,可防止使用时该起子头3从该插置管13内脱落,以达到方便进行螺固螺丝的功效。另外当需要照明时,只要透过按压该按键开关16,以控制该二发光源2与电池之间的电力导通,借以使该电池的电力可以供应该二发光源2发光照明,利用该二发光源2的照明焦点可以对准该插置管14内该起子头3及待锁的螺丝〔图中未显示〕进行照明,借以可供于夜晚或光线昏暗的场所中,能够方便且准确的将该螺丝锁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各组件的构造系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兹不再赘述。唯一的差异处仅在于该插置管13A的内壁面上设有粗糙的一卡掣面14A,该卡掣面14A设呈为一喷砂面,并使该起子头3A插入于该插置管13A内后,使该起子头3A的该表面31A上的该钢珠32A可以弹性卡抵于该卡掣面14A上,并且利用该钢珠32A的弹性作用力,可以推动该起子头3A该表面31A上具有该钢珠32A的相对另一该表面31A可以完全卡抵于该卡掣面14A上,利用呈粗糙的该卡掣面14A〔喷砂面〕与该起子头3A的该六个表面31A接触,借以能呈现一“面接触”,以增加其摩擦力,同样可以防止使用时该起子头3A从该插置管13A内脱落,借以达到方便进行锁固螺丝的功效。综合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当可充分了解本技术的操作、使用及所产生的功效,但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本体,其设有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前端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延伸设有一插置管,所述插置管的内壁面上设有粗糙的一卡掣面;及至少一起子头,其固定于所述插置管内,所述起子头的任一表面上设有具弹性伸缩作用的一钢珠,使所述钢珠弹性卡抵于所述卡掣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本体,其设有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前端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延伸设有一插置管,所述插置管的内壁面上设有粗糙的一卡掣面;及至少一起子头,其固定于所述插置管内,所述起子头的任一表面上设有具弹性伸缩作用的一钢珠,使所述钢珠弹性卡抵于所述卡掣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的起子头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子头设有六个所述表面,利用所述钢珠的弹性作用力,以推动所述起子头所述表面上具有所述钢珠的相对另一所述表面完全卡抵于所述卡掣面,借以呈现一面接触,以增加其摩擦力。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德
申请(专利权)人:工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