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炎、肠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5485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炎、肠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胃炎、肠炎颗粒包括厚朴、陈皮、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胃炎、肠炎颗粒,采用常见中药材为原料,配方科学,采用颗粒剂的剂型,分散度大,吸收快,药物到达病所迅速、显著提高了疗效,标本兼治,临床应用安全。

A kind of gastritis and enteritis granu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gastritis, enteritis granu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gastritis and enteritis granules include Magnolia officinalis, orange peel, licorice, Poria, grasses, cardamom, wood and dried ginger. The inventive gastritis and enteritis granule, using commo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s raw materials, is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d, adopts the dosage form of granule, has large dispersion, fast absorption, rapid and remarkable improvement of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it is treated and treated,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sa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炎、肠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胃炎、肠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1.急性胃炎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等症状。2.慢性胃炎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随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不同胃炎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常见的临床表现:1.上腹痛大多数胃炎患者有上腹痛。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2.腹胀部分患者会感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3.嗳气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4.反复出血出血是在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6.体征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1.病毒性肠炎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2.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3.真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4.寄生虫性肠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5.饮食导致的肠炎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6.抗生素导致的肠炎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1.急性肠炎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2.慢性肠炎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每1~2小时一次,甚至出现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间腹泻和(或)餐后腹泻。直肠严重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粪质多呈糊状,混有大量黏液,常带脓血。部分患者便鲜血,其病变限于直肠,称出血性直肠炎,血液或大便分开排出,或附着于正常或燥粪表面,常被误认为是痔出血。直肠炎患者亦常排黏液血便,甚至出现大便失禁。病变若扩展至直肠以上,血液往往与粪便混合或出现血性腹泻。查体可见脐周或下腹部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胃炎、肠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一种胃炎、肠炎颗粒,包括厚朴、陈皮、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进一步的,胃炎、肠炎颗粒包括厚朴5-15克、陈皮5-15克、甘草1-5克、茯苓2-10克、草豆蔻仁2-10克、木香2-10克、干姜2-10克。进一步的,胃炎、肠炎颗粒包括厚朴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茯苓5克、草豆蔻仁5克、木香5克、干姜5克。另一方面,胃炎、肠炎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厚朴、陈皮、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稠膏;(3)取辅料和稠膏,混合均匀后制粒,将颗粒干燥后整粒即得。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进一步的,步骤(2)中浓缩得到稠膏在70-80℃的相对密度为1.25-1.30。进一步的,步骤(3)中辅料包括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进一步的,步骤(3)中以质量比计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3:0.15。进一步的,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0-60℃。进一步的,步骤(2)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在50-6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胃炎、肠炎颗粒,采用常见中药材为原料,配方科学,采用颗粒剂的剂型,分散度大,吸收快,药物到达病所迅速、显著提高了疗效,标本兼治,临床应用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1)取厚朴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茯苓5克、草豆蔻仁5克、木香5克、干姜5克,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0-80℃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3:0.15),混合均匀后制粒,50-60℃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实施例2(1)取包括厚朴10克、陈皮15克、甘草3克、茯苓6克、草豆蔻仁6克、木香5克、干姜6克,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0-80℃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3:0.15),混合均匀后制粒,50-60℃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实施例3(1)取包括厚朴15克、陈皮10克、甘草3克、茯苓7克、草豆蔻仁5克、木香8克、干姜7克,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0-80℃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3:0.15),混合均匀后制粒,50-60℃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本专利技术的胃炎、肠炎颗粒,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胃炎、肠炎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厚朴、陈皮、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

【技术特征摘要】
1.胃炎、肠炎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厚朴、陈皮、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炎、肠炎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厚朴5-15克、陈皮5-15克、甘草1-5克、茯苓2-10克、草豆蔻仁2-10克、木香2-10克、干姜2-10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炎、肠炎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厚朴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茯苓5克、草豆蔻仁5克、木香5克、干姜5克。4.胃炎、肠炎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厚朴、陈皮、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2)将合并后的所述滤液浓缩,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稠膏;3)取辅料和所述稠膏,混合均匀后制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泽桂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腾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