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河九专利>正文

透气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2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透气鞋底,属鞋类制品。它由外底1,中底2构成,其特点是,在外底1的内面上设有凹槽8,外底1的后跟上设与凹槽相通的出气孔5,中底2的前部设与其连为一体,且带有进气孔4及凸块9的网状弹性件3,当外底1与中底2结合时,二者之间形成气室和气流通道,空气由弹性网状件进入,经气室和气流通道到达位于后跟上的出气孔。具有结构简单,透气性好,实用,美观之特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气鞋底,属鞋类制品。现有的鞋底一般不具备透气功能,鞋内浊气不能排出,穿着不适。有的虽然具备透气功能,但结构不太合理,鞋内浊气排出较少,起不到应有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透气性能好的透气鞋底,尤其适宜皮鞋使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鞋底,包括外底1,中底2,其特殊之处是,在外底1的内面上设有凹槽8,外底1的后根上设与该凹槽相通的出气孔5。中底2前端的中部设与其连为一体,且带凸块9和进气孔4的网状弹性件3。凹槽8由两个作用,一是便于鞋底与鞋帮连接;二是构成气室与气流通道,当带弹性网状体3的中底2与外底1结合时,除它们的周边相接触外,中底2的前部通过其上弹性网状体3上的若干个凸块9与外底1凹槽8的底相触,凹槽8的底与凸块9之间形成气室,中底2的中部同连接在外底1上的加强筋7相触,加强筋7将该段的凹槽分成左右两个,形成气流通道,该通道与设在外底1后根上的出气孔相通,使气排出。中底2上的弹性网状件3既是空气的入口,又是在鞋底前部形成气室的重要条件。由于其良好的弹性作用,还能减轻脚部磨损和疲劳。该鞋底透气原理如下当脚穿具有这种鞋底的鞋行走时,脚前端对中底2上的弹性网状件3形成压缩,使位于气室内的空气沿气流通道流动,并通过后根上的出气孔排出,同时,在抬脚瞬间,空气通过鞋帮和中底2上的进气孔进入气室,当脚落地时,气室内的空气又按上述气道排出。这样循环往复,新鲜空气不断进入鞋内,鞋内浊气不断排出,消除了脚汗和脚臭,使脚部舒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脚部疾病的目的。本技术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外底1后根上的出气孔设计为T形空腔,空腔的出口设带微孔的塞6,塞6的两长臂卡在T形空腔的内壁上。这样既增加了鞋的美观,又使出口处的加工方便。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解决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透气性好,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脚部疾病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图3—图1内中底2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1内塞6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底,2—中底,3—弹性网状件,4—进气孔,5—出气孔,6—塞,7—加强筋,8—凹槽,9—凸块。实施例参考图1~图4。由图1、图2知,外底的内面上设有凹槽8,凹槽8的后半部被位于其中间的加强筋7分成左右两个气流通道。外底1鞋后根上有两个与气流通道相通的出气孔,出气孔为T形空腔,气流出口处设有带微孔的塞6(如图6所示),塞6有两个长臂,长臂端部外端面上有凸边,当将塞6塞入出气孔5内时,该凸边卡在出气孔T形空腔的壁上,使塞6牢牢地与出气孔结合为一体。网状弹性件3通过胶粘剂粘贴在中底2的前部,当中底2与外底1结合为一体时,二者形成气室和气流通道。弹性网状物成为鞋底的空气入口,空气在鞋底上的流通原理前面已述,该例所述鞋底特点,透气性好,美观,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气鞋底,它包括外底(1),中底(2),其特征是,在外底(1)的内面上设有凹槽(8),外底(1)的后根上设与凹槽(8)相通的出气孔(5),中底(2)前端的中部设与其连为一体,且带凸块(9)和进气孔(4)的网状弹性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鞋底,它包括外底(1),中底(2),其特征是,在外底(1)的内面上设有凹槽(8),外底(1)的后根上设与凹槽(8)相通的出气孔(5),中底(2)前端的中部设与其连为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河九
申请(专利权)人:李河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