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69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20:41
一种杆式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和杆(40),该杆(40)以能够在初始位置、第1嵌合位置以及第2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壳体(20),杆(40)具有能够向杆(40)的移动方向挠曲的挠曲部(45),壳体(20)具有突起部(25)和杆锁定部(24),突起部(25)从杆(40)从初始位置朝向第1嵌合位置的中途起与挠曲部(45)开始接触直至到达第2嵌合位置而成为使挠曲部(45)挠曲的状态,杆锁定部(24)在第1嵌合位置和第2嵌合位置之间以能够移动的状态保持杆(40),杆(40)具有接受部(46),接受部(46)在到达第2嵌合位置的情况下不是与杆锁定部(24)接触,而是与突起部(25)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杆式连接器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杆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具备壳体和以跨在壳体的方式装配的杆片的杆式连接器,已知有日本特开平9-199223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壳体具备将端子零件收纳的端子收纳部,盖从后方装配于端子收纳部。在盖设有能够与设在杆片的锁定片锁定的锁定解除片。锁定片具备向后方突出的突起,在锁定解除片设有能够与突起卡合的卡合突起。在将杆设于初始位置而使对方侧连接器和杆式连接器较浅地嵌合后,在使杆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进行对方侧连接器和杆式连接器的嵌合,在完成嵌合时,通过锁定片的突起与锁定解除片的卡合突起卡合,从而杆的转动被锁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992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的杆式连接器中,虽然锁定解除片设于盖,但是有时会将锁定解除片设置于壳体。具体地讲,设置以从壳体的后表面呈悬臂状地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锁定解除片。在这样的构成中,尽管使杆转动而完成嵌合,但是在杆移动过头的情况下,会导致锁定解除片被杆推压而挠曲,锁定片的突起和锁定解除片的卡合突起的卡合有可能被解除。若突起和卡合突起的卡合被解除,则杆因为受到设于杆的板簧的反作用力而沿逆时针方向返回。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说明书公开的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和杆,该杆以能够在初始位置、第1嵌合位置以及比所述第1嵌合位置离所述初始位置远的第2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杆具有能够向所述杆的移动方向挠曲的挠曲部,所述壳体具备突起部和杆锁定部,所述突起部从所述杆从所述初始位置朝向所述第1嵌合位置的中途开始与所述挠曲部接触直至到达所述第2嵌合位置而成为使所述挠曲部挠曲的状态,所述杆锁定部以能够使所述杆在所述第1嵌合位置和所述第2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保持所述杆,所述杆具有接受部,该接受部在所述杆到达所述第2嵌合位置的情况下不是与所述杆锁定部接触,而是与所述突起部接触。在这样的构成中,在使杆从初始位置向第1嵌合位置移动的中途挠曲部与突起部接触,在进一步使杆移动时,成为挠曲部借助突起部而挠曲的状态,在杆到达第1嵌合位置时,杆被杆锁定部保持。假设在到达第1嵌合位置之前杆的移动停止的情况下,杆因为受到挠曲部的反作用力而向初始位置侧返回,所以能够检测出杆没有到达第1嵌合位置。另一方面,在杆操作力较大而使杆到达第2嵌合位置(移动过头)的情况下,通过杆的接受部与突起部接触从而使杆的移动停止。在此,因为杆不与杆锁定部接触,所以能够防止应力施加到杆锁定部而使杆产生变形。因此,能够防止杆锁定部对杆的保持被解除而使杆向初始位置侧返回。本说明书公开的杆式连接器也可以采用以下构成。杆式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突起部具备使所述挠曲部挠曲的止动部和在与所述接受部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杆的移动停止的移动停止部,所述止动部和所述移动停止部分别设于所述突起部的外周侧面中的不同位置。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止动部和移动停止部均设于突起部,所以与止动部和移动停止部分别设于不同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小型化。杆式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杆构成为具备一对凸轮板和操作部,所述一对凸轮板具有一对所述挠曲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一对凸轮板连结,所述杆以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杆锁定部卡止的状态被保持。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与操作部的位置对应地设置杆锁定部,所以想到只能设为悬臂状的杆锁定部。即使在该情况下,因为应力不施加到杆锁定部,所以能够防止杆锁定部的变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防止在杆移动过头时杆锁定部产生变形而解除杆锁定部对杆的保持。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杆式连接器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杆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杆式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杆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杆式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杆处于第1嵌合位置的状态的杆式连接器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杆处于第2嵌合位置的状态的杆式连接器的剖视图。图6是将图5的一部分放大地示出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6的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10构成为具备壳体20和安装于壳体20的大致门形的杆40。杆40以能够在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图4所示的第1嵌合位置以及图5所示的第2嵌合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于壳体20。第2嵌合位置设为比第1嵌合位置从初始位置离开得稍微多一点的位置。换句话来讲,第2嵌合位置能够称为杆40相对于第1嵌合位置移动过头(over-stroke)的位置。如图3所示,通过在壳体20和对方侧壳体60较浅地嵌合的状态下使杆40从初始位置朝向第1嵌合位置(以下,称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进行嵌合,如图4所示,当杆40到达第1嵌合位置时,壳体20和对方侧壳体60成为嵌合状态。在壳体20和对方侧壳体60嵌合的状态下使杆40从第1嵌合位置朝向初始位置(以下,有时称为“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壳体20和对方侧壳体60脱离。壳体20为合成树脂制,在壳体20的内部设有将未图示的端子收纳的多个腔21。多个腔21设为以上下2段沿横向排列多个的方式。如图2所示,在壳体20的侧面22设有支承轴23,支承轴23将杆40能够转动地支承。在壳体20的两个侧面22分别配置有支承轴23,合起来设置有一对支承轴23。如图1所示,因为壳体20的构成在从正面观察时左右对称,所以在以下针对壳体20的一个侧面22进行说明,并且针对另一个的侧面22省略说明。杆4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备形成有一对凸轮槽42的一对凸轮板41和将一对凸轮板41连结的操作部43。如图3所示,在凸轮板41设有轴孔44,壳体20的支承轴23以贯通的方式配置于轴孔44。凸轮槽42具有入口42A,当杆40处于初始位置时,入口42A向前方开口,凸轮槽42以随着从入口42A朝向底端部42B而接近轴孔44的方式形成为弧状。另外,在凸轮槽42的入口42A设置有保持突起42C,保持突起42C将设于对方侧壳体60的凸轮销61保持于凸轮槽42的入口42A。在使壳体20和对方侧壳体60较浅地嵌合时,如图3所示,通过凸轮销61进入到凸轮槽42的入口42A,并越过保持突起42C而与其卡止,从而被保持为不能从入口42A向外部脱出的状态。在使杆40从该状态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由凸轮销61与凸轮槽42的卡合而产生的凸轮作用而进行壳体20和对方侧壳体60的嵌合。然后,当杆40到达第1嵌合位置时,壳体20和对方侧壳体60的嵌合完成,凸轮销61到达凸轮槽42的底端部42B跟前的位置。因此,凸轮销61不与凸轮槽42的底端部42B接触。另外,如图3所示,壳体20具有杆锁定部24,杆锁定部24以使杆40能够在第1嵌合位置和第2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对杆40进行保持。杆锁定部24构成为具备臂部24A和卡止部24B,臂部24A位于壳体20的上表面侧并朝向后方悬臂状地延伸,卡止部24B设于臂部24A的后端部。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杆40处于第1嵌合位置和第2嵌合位置之间时,通过操作部43与杆锁定部24的卡止部24B卡止,从而防止杆40返回到初始位置。如图3所示,在杆40的凸轮板41的外周面设有挠曲部45。本实施方式的挠曲部45为板簧,形成为从轴孔44的附近朝向操作部43侧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杆式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和杆,该杆以能够在初始位置、第1嵌合位置以及比所述第1嵌合位置离所述初始位置远的第2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杆具有能够向所述杆的移动方向挠曲的挠曲部,所述壳体具备突起部和杆锁定部,所述突起部从所述杆从所述初始位置朝向所述第1嵌合位置的中途开始与所述挠曲部接触直至到达所述第2嵌合位置而成为使所述挠曲部挠曲的状态,所述杆锁定部以能够使所述杆在所述第1嵌合位置和所述第2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保持所述杆,所述杆具有接受部,该接受部在所述杆到达所述第2嵌合位置的情况下不是与所述杆锁定部接触,而是与所述突起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07 JP 2015-1754331.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和杆,该杆以能够在初始位置、第1嵌合位置以及比所述第1嵌合位置离所述初始位置远的第2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杆具有能够向所述杆的移动方向挠曲的挠曲部,所述壳体具备突起部和杆锁定部,所述突起部从所述杆从所述初始位置朝向所述第1嵌合位置的中途开始与所述挠曲部接触直至到达所述第2嵌合位置而成为使所述挠曲部挠曲的状态,所述杆锁定部以能够使所述杆在所述第1嵌合位置和所述第2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川直孝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