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结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结件,该连结件设于振动体与安装于振动体的板状的屏蔽体之间的连结部分。
技术介绍
发动机、变速器、附设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热交换部件、旋转电机等是由它们自身产生振动、或者受发动机的影响而振动的振动体。在这样的振动体安装有各种部件。作为安装部件,例如能够列举排气歧管罩、热绝缘体等屏蔽体。这样的屏蔽体一般具有相对的两张金属板,并构成为能够屏蔽从振动体产生的热、声音等物理能量向发动机周围的其他部件、车外传递。并且,屏蔽体直接或间接地承受来自振动体的振动,有时会破损、或者发出异常噪声。以往,为了避免这种由振动产生的影响,开发了一种在振动体与屏蔽体之间的连结部分具有防振构造的连结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安装环构件(日文:カラー部材)和连接对象构件之间夹着由涡旋状的线材形成的缓冲构件的连结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41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想到在对比文件1中存在这些问题:当持续使用时,作为缓冲构件的涡旋状的线材的中途部分向轴向飞出,导致中途部分以跨越安装环构件、结合构件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结件,其设于成为振动源的振动体与安装于该振动体的板状的屏蔽体的连结部分,该连结件的特征在于,该连结件包括:第一缓冲构件,其由俯视呈涡旋状的线材形成;第二缓冲构件,其呈大致环状且为平板状,能够在厚度方向上弯曲,并与该第一缓冲构件重叠;安装环构件,其包括:圆筒部,其具有供用于将该连结件安装于该振动体的固定构件贯穿的贯穿孔,并被该第一缓冲构件和该第二缓冲构件包围;第一凸缘部,其从该圆筒部沿半径方向伸出并与该第一缓冲构件的内径侧相对;以及第二凸缘部,其与该第二缓冲构件的内径侧相对;以及结合构件,其包括:第一保持部,其用于保持该第一缓冲构件的外径侧和该第二缓冲构件的外径侧;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09 JP 2015-2007231.一种连结件,其设于成为振动源的振动体与安装于该振动体的板状的屏蔽体的连结部分,该连结件的特征在于,该连结件包括:第一缓冲构件,其由俯视呈涡旋状的线材形成;第二缓冲构件,其呈大致环状且为平板状,能够在厚度方向上弯曲,并与该第一缓冲构件重叠;安装环构件,其包括:圆筒部,其具有供用于将该连结件安装于该振动体的固定构件贯穿的贯穿孔,并被该第一缓冲构件和该第二缓冲构件包围;第一凸缘部,其从该圆筒部沿半径方向伸出并与该第一缓冲构件的内径侧相对;以及第二凸缘部,其与该第二缓冲构件的内径侧相对;以及结合构件,其包括:第一保持部,其用于保持该第一缓冲构件的外径侧和该第二缓冲构件的外径侧;第二保持部,其用于保持该屏蔽体;以及结合构件基部,其用于将该第一保持部和该第二保持部连接起来,在该第二缓冲构件和该圆筒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供该第二缓冲构件沿半径方向移动的间隙,以该第二缓冲构件能够沿半径方向移动的方式,由该第一凸缘部和该第二凸缘部夹持该第一缓冲构件的内径侧和该第二缓冲构件的内径侧。2.一种连结件,其设于成为振动源的振动体与安装于该振动体的板状的屏蔽体的连结部分,该连结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忠克,来田一郎,吉野圭一,江波幸树,
申请(专利权)人:霓佳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