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板自动调节的风量及煤粉量分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3731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板自动调节的风量及煤粉量分配调节装置,包括上位机、壳体、第一角行程气动执行器、第二角行程气动执行器、稀相调节挡板轴、浓相调节挡板轴、浓相调节挡板、稀相调节挡板、第一信号源、第二信号源、第一控制器及第二控制器,壳体的内部分为浓相空间及稀相空间,上位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源及第二信号源相连接,该装置能够实现风量及煤粉量准确自动分配。

Air volume and pulverized coal quantity distribution regulat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baff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antity of air and pulverized coal distribution baffle automatic adjustment device, including PC, shell, the first pneumatic rotary actuator, second pneumatic rotary actuator, dilute phase and dense phase axis damper damper shaft, dense phase regulating baffle, baffle, first dilute phase adjustment the signal source, second signal source, a first controller and two controller, the interior of the shell is divided into dense phase space and dilute phase space, the output of PC and the first signal and two signal source is connected, the device can achieve accurate automatic distribution of air and pulverized coal quant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板自动调节的风量及煤粉量分配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配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挡板自动调节的风量及煤粉量分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大容量燃煤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应用相当普遍,直吹式制粉系统各燃烧器一次风粉分配均匀与否是决定锅炉燃烧工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配置各燃烧器的一次风速和煤粉浓度是保证锅炉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低NOx燃烧技术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各燃烧器间的风粉分配不均,将直接影响燃烧器出口煤粉气流的着火及稳燃,造成火焰偏斜、冲刷炉墙、炉膛热负荷和汽温偏差,NOX排放量增加,还会引起水平管道内煤粉沉积,导致堵管,引起相应的燃烧器烧坏,甚至引起局部还原气氛强而产生受热面局部高温腐蚀或结焦、爆管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一次风粉分配不均而造成锅炉不能正常运行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机组承担调峰任务且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风粉分配均匀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对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同层燃烧器各一次风管之间的煤粉和空气应均匀分配,其风量偏差不大于±5%,煤粉分配偏差不大于±10%。但现有的多种风量、煤粉量分配装置均不能达到此要求,更不具备根据偏差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挡板自动调节的风量及煤粉量分配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板自动调节的风量及煤粉量分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壳体(1)、第一角行程气动执行器(4)、第二角行程气动执行器(5)、稀相调节挡板轴(3)、浓相调节挡板轴(10)、浓相调节挡板(11)、稀相调节挡板(2)、第一信号源(7)、第二信号源(9)、第一控制器(6)及第二控制器(8),壳体(1)的内部分为浓相空间及稀相空间,上位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源(7)及第二信号源(9)相连接;第一角行程气动执行器(4)的输出轴与稀相调节挡板轴(3)的一端相连接,稀相调节挡板轴(3)的另一端穿过稀相空间的一侧面伸入到稀相空间内后与稀相空间的另一侧面相连接,稀相调节挡板(2)与稀相调节挡板轴(3)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板自动调节的风量及煤粉量分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壳体(1)、第一角行程气动执行器(4)、第二角行程气动执行器(5)、稀相调节挡板轴(3)、浓相调节挡板轴(10)、浓相调节挡板(11)、稀相调节挡板(2)、第一信号源(7)、第二信号源(9)、第一控制器(6)及第二控制器(8),壳体(1)的内部分为浓相空间及稀相空间,上位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源(7)及第二信号源(9)相连接;第一角行程气动执行器(4)的输出轴与稀相调节挡板轴(3)的一端相连接,稀相调节挡板轴(3)的另一端穿过稀相空间的一侧面伸入到稀相空间内后与稀相空间的另一侧面相连接,稀相调节挡板(2)与稀相调节挡板轴(3)相连接,第一信号源(7)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控制器(6)的输出端与第一角行程气动执行器(4)的压缩气体控制端相连接;第二角行程气动执行器(5)的输出轴与浓相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晋中华杨培军时勇强刘定坡刘洋员盼锋赵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