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286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包括,车身,其包括车架和设置于车架上的驾驶室;公路走行系统,包括设置于车架下的底盘、设置于底盘上的橡胶轮胎和设置于车架上的动力舱;铁路转向系统,包括设置于车架下的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洗扫系统,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垃圾箱和水箱、设置于车架上的抽风机、设置于车架下且与垃圾箱相连通的垃圾收集吸口和设置于车架下的扫盘;高低速液压驱动系统,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电磁开关阀、与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的左后走行马达和右后走行马达、与进油口和出油口经电磁开关阀连通的左前走行马达和右前走行马达,及设置于进油口和出油口间的马达冲洗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公路和铁路的清扫,清扫效率高。

A dual-purpose scaveng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
本技术涉及有轨电车
,具体涉及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
技术介绍
有轨电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有轨电车是一种适用于路面混行的低运量轨道交通,具有线路曲线半径小、爬坡能力强、节能、无污染、低噪音、投资少等优点。为建设生态城市,保证有轨电车运营线路、线路周边设施、车辆段及站台周边设施清理、清洁工作成为车辆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以解决有轨电车轨道和公路的清扫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包括,车身,其包括车架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一端的驾驶室;公路走行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两端的橡胶轮胎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动力舱;铁路转向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洗扫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垃圾箱、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且与所述垃圾箱相连通的抽风机、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水箱、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且与所述垃圾箱相连通的垃圾收集吸口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扫盘;高低速液压驱动系统,其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电磁开关阀、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直接连通的左后走行马达和右后走行马达、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电磁开关阀连通的左前走行马达和右前走行马达,及设置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的马达冲洗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的升降,来完成公路和铁路两种行驶模式的切换,以实现在不同道路上的行驶;通过扫盘和垃圾收集吸口的设置,来完成对公路或铁路轨道的清扫,清扫更为方便,且清扫效率更高;通过高低速液压驱动系统的设置,实现高低速的快速切换,且高速模式时的速度会是同等情况下低速模式的两倍。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中公铁两用洗扫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前转向架的主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中前转向架的俯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中后转向架的俯视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中后转向架的主视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中高低速液压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车身10、公路走行系统20、铁路转向系统30、洗扫系统40和高低速液压驱动系统50。车身10作为整个车辆的主要框架结构,包括车架11和驾驶室12,驾驶室12设置于车架11一端。公路走行系统20作为整个车辆在公路模式时行走驱动的主体,包括底盘21、橡胶轮胎22和动力舱23,底盘21设置于车架11下方,本实施例中,底盘21采用天锦5000轴距底盘21,橡胶轮胎22设置于底盘21两端,由底盘21驱动其行驶,动力舱23设置于车架11上方,作为整个车辆的动力来源。铁路转向系统30作为整个车辆在铁路模式时行走驱动和转向的主体,包括前转向架31和后转向架32,后转向架32为液压驱动,是铁路模式时行驶的驱动主体,前转向架31为随动转向架,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前转向架31包括第一固定座311A、第二固定座311B、第一支撑臂312、第二支撑臂313、第三支撑臂314、前液压油缸315、前横梁316、前轴承座317、前导向轮318和前横拉杆319。第一固定座311A和第二固定座311B并排设置于车架11上,用于固定其他部件。第一支撑臂312、第二支撑臂313和第三支撑臂314是动作传递的主要部件,第一支撑臂312一端铰接于第一固定座311A上,可绕第一固定座311A转动,另一端则与第二支撑臂313的一端铰接,两者可相对转动,第二支撑臂313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臂314的一端铰接,两者亦可相对转动,第三支撑臂314与第二支撑臂313铰接的一端同时固定于前横梁316上,第三支撑臂314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固定座311B上,可绕第二固定座311B转动。前液压油缸315作为前转向架31提升和放下的驱动主体,前液压油缸315一端铰接于第二固定座311B上,另一端则铰接于第一支撑臂312和第二支撑臂313相互铰接处。前液压油缸315的伸缩会带动第一支撑臂312、第二支撑臂313和第三支撑臂314对应的转动,进而将前液压油缸315的伸缩动作转换成第一支撑臂312、第二支撑臂313和第三支撑臂314的旋转动作。第二支撑臂313和第三支撑臂314相互铰接的一端固定于前横梁316上,由此,第一支撑臂312、第二支撑臂313和第三支撑臂314的动作会带动前横梁316的上升和下降。前横梁316两端各铰接有一前轴承座317,两个前轴承座317对称设置,前轴承座317可绕前横梁316两端进行小角度的摆动,以适应轨道上通过小曲线半径时同一侧两个前导向轮318偏摆的同步性。每个前轴承座317上相对前横梁316分别对称连接有两个前导向轮318,具体的,前轴承座317和前导向轮318通过轴承和轴连接。前横拉杆319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前轴承座317上且平行于前横梁316,以保证两个前轴承座317在行驶过程中摆动角度一样,确保行驶安全,也可使得车辆顺利通过25m曲线半径的轨道。由于前轴承座317、前导向轮318和前横拉杆319相互连接且最终固定于前横梁316上,故前横梁316的上升和下降动作会带动上述部件一起上升和下降,最终实现前转向架31的收放。本实施例中,液压油缸、第一支撑臂312、第二支撑臂313和第三支撑臂314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且四者一一对应按照前文连接方式连接组成一套三连杆机构后对称设置于车架11和横梁之间,即有两套三连杆机构同时作用于横梁的两端,从而使得横梁受力更为均匀,整套机构的上升和下降也更为平稳顺畅。如图4和图5所示,后转向架32包括连接架321、旋转支撑架322、后横梁323、升降机构324、后轴承座325、后导向轮326、液压马达327和后横拉杆328。连接架321固定于车架11上,用于将后转向架32固定在车架11上。旋转支撑架322一端铰接于连接架321上,另一端与后横梁323连接,旋转支撑架322可绕与连接架321的连接点转动。升降机构324一端设置于连接架321上,另一端连接后横梁323,具体的,为了保证升降机构324工作平稳,后横梁323受力均匀,节约空间,升降机构324包括一连接轴3241和两个液压缸3242,连接轴3241固定于连接架321上,两个液压缸3242一端固定于连接轴3241上,另一端连接后横梁323,且两个液压缸3242对称设置。后横梁323在两个液压缸3242的带动下进行运动,相比于一个液压油缸,后横梁323的受力会更加均匀,同时,由于两个液压油缸同时作用,对应每个液压油缸所需提供的力更小,故各部件的尺寸设计也可更小些,从而避免大尺寸部件占用更多空间。后轴承座325对称设置于后横梁323两端,具体的,后轴承座325与后横梁323的连接方式为铰接,由此后轴承座325可绕后横梁323两端进行小角度的摆动,以适应轨道上通过小曲线半径时同一侧两个后导向轮326偏摆的同步性。后导向轮326和液压马达327分别设置于后轴承座325两侧且相互连接,液压马达327用于驱动后导向轮326运转,后导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其包括车架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一端的驾驶室;公路走行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两端的橡胶轮胎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动力舱;铁路转向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洗扫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垃圾箱、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且与所述垃圾箱相连通的抽风机、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水箱、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且与所述垃圾箱相连通的垃圾收集吸口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扫盘;高低速液压驱动系统,其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电磁开关阀、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直接连通的左后走行马达和右后走行马达、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电磁开关阀连通的左前走行马达和右前走行马达,及设置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的马达冲洗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其包括车架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一端的驾驶室;公路走行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两端的橡胶轮胎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动力舱;铁路转向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洗扫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垃圾箱、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且与所述垃圾箱相连通的抽风机、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方的水箱、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且与所述垃圾箱相连通的垃圾收集吸口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扫盘;高低速液压驱动系统,其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电磁开关阀、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直接连通的左后走行马达和右后走行马达、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电磁开关阀连通的左前走行马达和右前走行马达,及设置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的马达冲洗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洗扫车,其特征在于,前转向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前液压油缸、前横梁、前轴承座、前导向轮和前横拉杆,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并排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支撑臂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铰接的一端同时固定于所述前横梁上,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前液压油缸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另一端则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相互铰接处,所述前横梁两端各铰接有一所述前轴承座,每个所述前轴承座上相对所述前横梁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前导向轮,所述前横拉杆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前轴承座上且平行于所述前横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洗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向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孝伟张业鹏程龙吴斌方靳杰华中平熊新万雳郭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