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3166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至少一个导电部、至少一个检测棒以及信号采集组件。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第一物体,第一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二物体,第二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至少一个导电部设置于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至少一个检测棒穿过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每一检测棒均包括导电层和形成在导电层外部的绝缘层;在初始状态,绝缘层绝缘导电部,当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且位置变化产生的力挤碎绝缘层暴露出导电层时,导电层电性连接导电部。信号采集组件电性连接至少一个导电部。

Detection rod based monitoring device for position change of objec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bject position change monitoring device based on a detection rod,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t least one conductive part, at least one detecting rod and a signal collection component.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objec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has at least one first pass hol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is set on the second objec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has at least one second through hole relative to the first pass hole. At least one conductive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or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t least one detection rod through the relatively arranged first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each detection bar includes a conductive layer and a conductive layer form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outside; in the initial state, the insulating layer is electrically insulated, when the first and second objects to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second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s and the change of position of the force generated by the breaking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exposed conductive layer, the conductive lay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part. The signal acquisition componen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at least one conductiv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监测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领域通常要求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或只能允许在微小的范围内变化,如螺栓和安装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螺栓作为紧固件,当其与安装板拧紧后要求其不会发生松动。但在实际使用中机械的振动势必会使得螺栓发生松动,即螺栓和安装板之间发生位置变化,故如何实时监控螺栓的松动状态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现有的螺栓松动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只能定期检测,如检修时对螺栓情况进行检查且只能通过目视来检查。为便于目视检测,现有方案为在螺栓上用油漆或者类似材料划一道明显的直线,如发生松动则直线会错位、断开。这种检测方式无法实现实时监控,机器在工作时或者车辆在运动时无法检测螺栓的状态;并且人工检查容易存在误检、漏检等问题。进一步的,如果螺栓但恰好旋转了360°现有的检测方法则无法发现螺栓松动,给机器或车辆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现有的螺栓松动检测方法只能简单判断螺栓是否松动,而对于螺栓的松动范围无法进行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有技术无法实时监控物体转动状态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第一物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二物体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至少一个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至少一个检测棒,穿过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每一检测棒均包括导电层和形成在导电层外部的绝缘层;在初始状态,绝缘层绝缘导电部,当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且所述位置变化产生的力挤碎绝缘层暴露出导电层时,导电层电性连接相应的导电部;信号采集组件,电性连接至少一个导电部,获取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第一物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二物体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至少一个导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至少一个检测棒,穿过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每一检测棒均包括导电层和形成在导电层外部的绝缘层;在初始状态,绝缘层绝缘导电部,当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且所述位置变化产生的力挤碎绝缘层暴露出导电层时,导电层电性连接相应的导电部;信号采集组件,电性连接至少一个导电部,获取检测棒的导通状态并将该导通状态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进行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变化为第一物体相对第二物体发生转动、松动、直线位移或曲线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部均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且位于第一通孔的一侧,第二导电部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且位于第二通孔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部均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均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且均位于第一通孔的一侧;或者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均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且均位于第二通孔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形成在检测棒的棒体上的两个金属涂层,两个金属涂层在检测棒的其中一个端部汇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棒的棒体为导体,检测棒的棒体作为导电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棒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尺寸和第二通孔的尺寸两者中的较小值,检测棒的直径与第一通孔的尺寸和第二通孔的尺寸两者中较大值的差值越大,表征监测装置对转动状态的容忍程度越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导电部、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以及分别穿过多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多个由脆性材料制成的检测棒,多个检测棒形成多个监测等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绝缘体,导电部为形成于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的金属涂层,金属涂层延伸至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内侧壁。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绝缘体,导电部为设置于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的导线,导线的端部延伸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侧壁或边缘。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的本体和第二连接板的本体均为导体,第一连接板的本体和第二连接板的本体的两个表面均具有绝缘的表面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还包括通信组件,所述通信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组件,获取信号采集组件输出的表征物体转动状态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传输至终端设备。13.一种基于检测棒的物体位置变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第一物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明敏祝祺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悦和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浙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