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66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串口通讯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加热元件和电源元件,所述电源元件分别与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串口通讯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和加热元件相连,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限位信号检测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和加热元件单向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和串口通讯元件双向连接,其能确保系统运行在工作区域,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且时效性好。

A control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rol panel, including the micro control unit (MCU), limit signal detection element, temperature detection element, the external function expansion interface, serial communication components, motor driving element, heating element and power components, the power supply element respectively and the micro control unit (MCU), limit signal the detecting element, a temperature detecting element, the external function expansion interface, serial communication components, motor drive element and the heating element is connected, the micro control unit (MCU) respectively and the limit signal detection element, motor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heating element is one-way connection, the micro control unit (MCU)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external two-way detection the functional elements, the temperature expansion interface element and a serial communication component, which can ensure the system running in the working area,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aging Good s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一种控制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控制系统,包括电脑;即将3D打印机的主控板与单一的电脑电连接,由电脑作为控制系统向主控板发送控制指令,进而由主控板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3D打印机工作,使得3D打印机打印出相应的物体。但是,现有的3D打印机控制系统中,电脑和主控板需要时刻连接,当将电脑需要切换到其他控制系统时,在切换的过程中需要断开3D打印机,故使得3D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实时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正常工作,且时效性好的一种控制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串口通讯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加热元件和电源元件,所述电源元件分别与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串口通讯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和加热元件相连,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限位信号检测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和加热元件单向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和串口通讯元件双向连接。进一步,位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上安装有热敏电阻和热电偶,所述热敏电阻与温度检测元件单向连接,所述热电偶与温度检测元件双向连接。进一步,还包括降压元件,所述降压元件一端与电源元件连接,所述降压元件另一端分别与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和串口通讯元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其限位信号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外部运动系统是否到达指定位置,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喷头跟热床当前的温度,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用于方便添加新的功能,串口通讯元件用于跟PC端对接,对板子发送各种指令,电机驱动元件对外部驱动器发送运动控制指令,加热元件用于加热喷头跟热床,同时也能确保系统运行在工作区域,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且时效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块化结构示意图。图中:微控制单元1、限位信号检测元件2、温度检测元件3、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4、串口通讯元件5、电机驱动元件6、加热元件7、电源元件8、热敏电阻9、热电偶10、降压元件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单元1(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2、温度检测元件3、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4、串口通讯元件5、电机驱动元件6、加热元件7和电源元件8,所述电源元件8分别与微控制单元1(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2、温度检测元件3、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4、串口通讯元件5、电机驱动元件6和加热元件7相连,所述微控制单元1(MCU)分别与限位信号检测元件2、电机驱动元件6和加热元件7单向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1(MCU)分别与温度检测元件3、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4和串口通讯元件5双向连接,位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3上安装有热敏电阻9和热电偶10,所述热敏电阻9与温度检测元件3单向连接,所述热电偶10与温度检测元件3双向连接,还包括降压元件11,所述降压元件11一端与电源元件8连接,所述降压元件11另一端分别与微控制单元1(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2、温度检测元件3、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4和串口通讯元件5相连。本实施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板,其限位信号检测元件2用于检测外部运动系统是否到达指定位置,温度检测元件3用于检测喷头跟热床当前的温度,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4用于方便添加新的功能,串口通讯元件5用于跟PC端对接,对板子发送各种指令,电机驱动元件6对外部驱动器发送运动控制指令,加热元件7用于加热喷头跟热床,同时也能确保系统运行在工作区域,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且时效性好。工作前,其限位信号检测元件2,温度检测元件3,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4,串口通讯元件5与电源元件8的5V相连,其中5V电压其通过降压元件11对电源元件8上的电压进行转化而成,加热元件7与外部24V输入相连,工作时,MCU控制加热元件7对外部进行加热,通过温度检测元件3读取到当前被加热物体的温度,热电偶10最大检测温度为1000度,满足对不同温度下的需求。MCU对电机驱动元件6发送运动指令,外部运动系统同步运动,同时限位信号检测元件2限定运动系统的最大与最小位置,当信号被触发时表明已经到达最大或最小位置,MCU发送相关的指令对运动系统进行操作,确保系统运行在工作区域,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控制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串口通讯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加热元件和电源元件,所述电源元件分别与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串口通讯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和加热元件相连,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限位信号检测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和加热元件单向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和串口通讯元件双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串口通讯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加热元件和电源元件,所述电源元件分别与微控制单元(MCU)、限位信号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外部功能扩展接口元件、串口通讯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和加热元件相连,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限位信号检测元件、电机驱动元件和加热元件单向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温度检测元件、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校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无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