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496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包括驱动源、减速箱、齿轮、转台支撑架、回转支承、转台板;回转支承包括内座圈和外座圈,内座圈和外座圈之间设有滚动体,转台支撑架与内座圈底部固定连接,转台板与外座圈上部固定连接,齿轮与外座圈上的齿圈相啮合,驱动源带动减速箱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外座圈相对于内座圈周向回转。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紧凑,维护保养方便,操作控制简便,且可有效降低人工打磨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健康的损害;承载力大,可承载一定的偏载,运行平稳,可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设有加油嘴,滚动体和滚道不易磨损,运转灵活轻便,运行精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可节省能耗、原材料和工序,提高产率。

A heavy load propeller grinding machine turn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
本技术属于螺旋桨打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桨打磨机转台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桨是舰船推进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螺旋桨的生产过程包括铸造、打磨、螺距测试、叶片平衡测试及校正。其中打磨是关键,打磨决定着螺旋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传统的螺旋桨生产企业基本是人工打磨,生产效率低、产品报废率高、人工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有损工人健康,螺旋桨打磨机应运而生。而螺旋桨打磨机主要是依靠转台实现操作,因此转台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决定着螺旋桨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产率。目前螺旋桨打磨机转台,主要由回转驱动装置和回转支承装置构成。其回转支承装置设计只有一排滚道,只能承受轴向载荷,承载力不足,易出现偏载现象,齿轮箱易因扭力过大而损坏。回转支承结构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为滚珠,滚珠与滚道之间长期干摩擦,且原结构无加注润滑油口,无法加注润滑脂,滚珠易磨损,导致转台卡顿,造成电机频繁过载、烧损。鉴于原结构的缺陷,迫切需要对原结构进行改进,提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桨打磨机转台,旨在解决转台承载力不足,实际使用中易出现偏载现象,滚动体易磨损的问题,以改进转台结构,提高转台性能。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包括回转驱动装置和回转支承装置,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减速箱、齿轮,驱动源带动减速箱驱动齿轮转动,回转支承装置包括转台支撑架、回转支承、转台板,回转支承包括内座圈和外座圈,内座圈和外座圈之间设有滚动体,转台支撑架与内座圈底部固定连接,转台板与外座圈上部固定连接,齿轮与外座圈上的齿圈相啮合,带动外座圈相对于内座圈周向回转。内座圈底部与转台支撑架固定连接,共同支撑外座圈,回转驱动装置驱动外座圈相对于内座圈作回转运动。具体的,内座圈与外座圈之间设有三排滚动体,分别为上水平滚动体、下水平滚动体和竖向滚动体,上水平滚动体位于外座圈上表面与内座圈的连接面之间,下水平滚动体位于外座圈下表面与内座圈的连接面之间,竖向滚动体位于外座圈与内座圈的竖向连接面之间。上水平滚动体、下水平滚动体、竖向滚动体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提高了承载能力,且不易出现偏载现象。具体的,滚动体为滚柱。滚柱与滚道的接触应力小,承载能力大。具体的,驱动源为电力驱动源、液压驱动源、气压驱动源。具体的,内座圈和/或外座圈上设有加油嘴。设置加油嘴以便于加注润滑脂,减小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摩擦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整体结构紧凑,简单合理,维护保养方便,操作控制简便,无需人工近距离操作,可有效降低打磨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健康的损害;2、内座圈与外座圈之间设有三排滚动体,且滚动体为滚柱,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接触应力小,承载力大,可承载一定的偏载,运行平稳,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3、内座圈和/或外座圈上设有加油嘴,使滚动体和滚道之间长期摩擦不易磨损,运转灵活轻便,回转阻力小,运行精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节省了能耗、原材料和工序,提高了产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驱动源,2-减速箱,3-齿轮,4-转台支撑架,5-回转支承,6-转台板,51-内座圈,52-外座圈,53-齿圈,54-上水平滚动体,55-下水平滚动体,56-竖向滚动体,57-加油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如图1、图2所示,由回转驱动装置和回转支承装置两部分组成。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1、减速箱2、齿轮3。其中驱动源1采用电力驱动,或液压驱动,或气压驱动,带动减速箱2驱动齿轮3转动。回转支承装置包括转台支撑架4、回转支承5、转台板6。回转支承5包括内座圈51和外座圈52,外座圈52外周设有齿圈53。转台支撑架4与内座圈51底部固定连接,共同支撑外座圈52;转台板6与外座圈52上部固定连接,待打磨的螺旋桨放置于转台板6上。齿轮3与齿圈53相啮合,驱动外座圈52相对于内座圈51周向回转,从而带动转台板6运转。内座圈51和外座圈52之间设有三排滚动体,分别为上水平滚动体54、下水平滚动体55和竖向滚动体56,滚动体为滚柱。上水平滚动体54位于外座圈52上表面与内座圈51的连接面之间,下水平滚动体55位于外座圈52下表面与内座圈51的连接面之间,竖向滚动体56位于外座圈52与内座圈51的竖向连接面之间。三排滚柱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降低了滚柱和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提高了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且不易出现偏载现象,运行平稳,可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在内座圈51内侧、外座圈52裸露上表面都可以设置加油嘴57,用于加注润滑脂,使滚动体和滚道之间长期摩擦不易磨损,运转灵活轻便,回转阻力小,运行精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可节省能耗、原材料和工序,提高产率。本技术整体结构紧凑,简单合理,维护保养方便,操作控制简便,可有效降低人工打磨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健康的损害;最大承重可达120吨,且可承受一定的偏载,运行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驱动装置和回转支承装置,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1)、减速箱(2)、齿轮(3),所述驱动源(1)带动所述减速箱(2)驱动所述齿轮(3)转动,所述回转支承装置包括转台支撑架(4)、回转支承(5)、转台板(6),所述回转支承(5)包括内座圈(51)和外座圈(52),所述内座圈(51)和外座圈(52)之间设有滚动体,所述转台支撑架(4)与所述内座圈(5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台板(6)与所述外座圈(52)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3)与所述外座圈(52)上的齿圈(53)相啮合,带动所述外座圈(52)相对于所述内座圈(51)周向回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驱动装置和回转支承装置,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1)、减速箱(2)、齿轮(3),所述驱动源(1)带动所述减速箱(2)驱动所述齿轮(3)转动,所述回转支承装置包括转台支撑架(4)、回转支承(5)、转台板(6),所述回转支承(5)包括内座圈(51)和外座圈(52),所述内座圈(51)和外座圈(52)之间设有滚动体,所述转台支撑架(4)与所述内座圈(5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台板(6)与所述外座圈(52)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3)与所述外座圈(52)上的齿圈(53)相啮合,带动所述外座圈(52)相对于所述内座圈(51)周向回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荷螺旋桨打磨机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座圈(51)与所述外座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东杨福坤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