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33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其工位按照对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冲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拉深成形工位、压槽工位、倒角工位、冲底孔工位、侧向冲方孔工位、产品料带分离工位,在拉深成形工位设置有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的拉深成形装置,在侧向冲方孔工位上设置有侧向冲方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筒形拉深这样需要拉深成形、侧向冲方孔的零件只能采用多副模具单工序加工的问题,并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A kind of progressive die of side wall punching hole in deep drawing of cylindrical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ylinder shaped drawing punch square hole type side wall of progressive die, the s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ing order of the workpiece comprises a blanking guide hole and punching hole forming station, station, station, station, pressure groove chamfer punching station, lateral punching square hole position product material belt separation stations in drawing station are arranged on the strip for deep drawing deep drawing forming device, punching square hole in the lateral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quare hole punching device side.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deep drawing and side punching holes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such as barrel drawing, which can only be processed by multiple dies and single processe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roduction cost,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safety co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
技术介绍
级进模是现阶段生产加工中较为先进的模具,其将多副单工序模具组合在一起形成级进模,从而实现多种工序连续自动化生产,具有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操作人员少等优点,是现阶段模具设计发展的一大方向。对于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零件的加工不但需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拉深成形,还需要进行侧向冲方孔,工艺复杂,目前此类产品一般采用多副单工序模具进行加工,采用上述方法通常会存在加工工效低、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缺陷。如说明书附图部分图1至图3所示的筒形拉深件,该筒形拉深件是目前全球多款畅销车型车灯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制作材料更是选用厚度为0.5±0.02mm的SUS430不锈钢,该筒形拉深件外壁11直径为Φ19-0.05mm,侧壁11上的方孔12长宽分别为5-0.1mm、2.7-0.1mm,三个筒面13平面度要求在0.02mm以内,筒面13上的槽14高度为1.25±0.05mm。这就需要至少另外再开发一套单工序模,专门对侧面上的方孔12进行冲裁,但是多增加一道工序,冲压成本将会增加很多,且效率很低、产品质量不高。此外,由于单工序模具主要是依靠人工在模具范围内进行取、放工件的操作,因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鉴于此,如何设计一款能够自动完成冲孔、拉深、压槽、冲底孔、侧向冲方孔的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已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筒形拉深这样需要拉深成形、侧向冲方孔的零件只能采用多副模具单工序加工的问题,并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系数高等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其工位按照对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冲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拉深成形工位、压槽工位、倒角工位、冲底孔工位、侧向冲方孔工位、产品料带分离工位,在拉深成形工位设置有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的拉深成形装置,在侧向冲方孔工位上设置有侧向冲方孔装置;所述拉深成形装置设置有一组,分多步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所述侧向冲方孔装置,用于在料带经拉深成形后形成的产品毛坯侧壁上冲出方孔,其包括:上模、卸料结构、下模和侧向冲方孔结构;所述卸料结构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卸料结构可随上模一起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侧向冲方孔结构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其包括:斜楔、滑块、导向块、侧冲凸模和侧冲凹模;斜楔的上端固定在上模上;滑块可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下模中;导向块固定镶嵌在下模中;滑块上设置有和斜楔下端斜面相适配的斜槽,导向块上设置有和侧冲凸模相适配的导向孔;侧冲凸模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其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和侧冲凹模配合;侧冲凹模固定在卸料结构上,下模设置有和侧冲凹模和相适配侧冲安置孔;通过斜楔下端的斜面驱动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作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完成侧向冲方孔的动作。进一步的,上模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固定的上模座板、上垫板和固定板;下模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固定的凹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板;卸料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设置的卸料盖板、卸料板;侧冲凹模设置在卸料板内,其底部和侧冲安置孔相适配;上模设置有第一安置孔,第一安置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一顶杆,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一安置孔的底部内壁和第一顶杆的一端,第一顶杆的另一端可自固定座下端面伸出和卸料盖板上端面相接;下模上设置有第二安置孔,第二安置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和浮升导料销,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和第二安置孔的底部内壁、浮升导料销的一端相抵,浮升导料销的另一端可自凹模板伸出和卸料板下端面相接;卸料结构上设置有第三安置孔,第三安置孔内设置有第三弹簧和第二顶杆,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和第三安置孔底部内壁、第二顶杆的一端相抵,第二顶杆的另一端可自卸料板下端面伸出和凹模板相接。为了防止模具打开时,卸料结构掉落,起到限位和防脱落作用,卸料结构还包括挂板,所述挂板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的一侧侧壁上,挂板的下端钩部设置在卸料盖板的一侧下方。进一步的,模具打开时,第一顶杆的下端与卸料盖板间存在0.5~1.0mm的间隙。为了提高个弹簧的工作稳定性,第一安置孔、第二安置孔和第三安置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的弹簧盖。为了便于侧向冲方孔产生的废料直接掉落,侧冲安置孔贯穿下模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各个工位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提高模具零件强度的空工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拉深装置与侧向冲方孔装置组合在一起形成本技术的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相比与现在采用的多幅模具单工序加工此类零件的方式,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同时也使得人工成本更低,操作者更加轻松;此外不要需要将零件毛坯在不同工位之间搬移,因而加工精度更高,质量稳定性也更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的筒形产品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的筒形产品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的筒形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为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的排样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闭合时侧向冲方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5,对本技术涉及的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作做详细描述,如下:在加工该筒形拉深件时,将整个加工工艺流程分为g1至g25共25个工位。其中,g1、g2工位为冲导正孔和工艺孔冲孔;g3工位为空工位;g4工位为首次拉深工位;g5、g6、g7工位为空工位;g8工位为拉深工位;g9工位为空工位;g10工位为拉深整形工位;g11工位为空工位;g12工位为拉深整形工位;g13、g14、g15工位为空工位;g16工位为压槽工位;g17工位为修边工位;g18工位为筒面局部倒角工位;g19工位为冲底孔工位;g20工位为侧壁冲方孔工位;g21、g22、g23、g24工位为空工位;g25工位为产品与料带分离工位。在拉深成形工位设置有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的拉深成形装置,在侧向冲方孔工位上设置有侧向冲方孔装置;所述拉深成形装置设置有一组,分多步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前述非空工位为成形工位(或者说是加工工位),在成形工位之间设置了一个或多个空工位,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模具零件的强度,及为成形工位的模具零件设计提供足够的空间位置,同时也方便模具易损件的更换及模具维修。如图4所示,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按照进料方向从前到后,包括如下部分:冲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拉深成形工位、压槽工位、倒角工位、冲底孔工位、侧向冲方孔工位、产品料带分离工位。冲导正孔工位设置在g1工位,用于在料带上冲出导正孔,为后序各个工位提供高精度定位,同时冲裁部分工艺孔。冲工艺孔工位设置在g2工位,用于在料带上冲出另外的工艺切口。拉深工位分别设置在g4和g8工位,用于将平板料带拉深成形为筒形件毛坯。g10和g12工位为整形工位,用于对产品筒面和倒角处进行整形加工。产品料带分离工位设置在g25工位,用于将产品与料带分离,同时将料带上的废料等分切断,方便废料回收。侧向冲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其工位按照对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冲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拉深成形工位、压槽工位、倒角工位、冲底孔工位、侧向冲方孔工位、产品料带分离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拉深成形工位设置有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的拉深成形装置,在侧向冲方孔工位上设置有侧向冲方孔装置;所述拉深成形装置设置有一组,分多步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所述侧向冲方孔装置,用于在料带经拉深成形后形成的产品毛坯侧壁上冲出方孔,其包括:上模、卸料结构、下模和侧向冲方孔结构;所述卸料结构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卸料结构可随上模一起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侧向冲方孔结构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其包括:斜楔、滑块、导向块、侧冲凸模和侧冲凹模;斜楔的上端固定在上模上;滑块可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下模中;导向块固定镶嵌在下模中;滑块上设置有和斜楔下端斜面相适配的斜槽,导向块上设置有和侧冲凸模相适配的导向孔;侧冲凸模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其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和侧冲凹模配合;侧冲凹模固定在卸料结构上,下模设置有和侧冲凹模和相适配侧冲安置孔;通过斜楔下端的斜面驱动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作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完成侧向冲方孔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其工位按照对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冲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拉深成形工位、压槽工位、倒角工位、冲底孔工位、侧向冲方孔工位、产品料带分离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拉深成形工位设置有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的拉深成形装置,在侧向冲方孔工位上设置有侧向冲方孔装置;所述拉深成形装置设置有一组,分多步对料带进行拉深成形;所述侧向冲方孔装置,用于在料带经拉深成形后形成的产品毛坯侧壁上冲出方孔,其包括:上模、卸料结构、下模和侧向冲方孔结构;所述卸料结构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卸料结构可随上模一起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侧向冲方孔结构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其包括:斜楔、滑块、导向块、侧冲凸模和侧冲凹模;斜楔的上端固定在上模上;滑块可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下模中;导向块固定镶嵌在下模中;滑块上设置有和斜楔下端斜面相适配的斜槽,导向块上设置有和侧冲凸模相适配的导向孔;侧冲凸模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其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和侧冲凹模配合;侧冲凹模固定在卸料结构上,下模设置有和侧冲凹模和相适配侧冲安置孔;通过斜楔下端的斜面驱动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作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完成侧向冲方孔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筒形件拉深成形侧壁冲方孔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固定的上模座板、上垫板和固定板;下模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固定的凹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板;卸料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设置的卸料盖板、卸料板;侧冲凹模设置在卸料板内,其底部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