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及其容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45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5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及其容器夹具,容器夹具包括瓶口夹、第一密封圈、转接套、卡箍、转接座及第二密封圈,测试容器时,将瓶口夹夹在容器的外侧壁上且对应位于容器的瓶口的一端,然后将第一密封圈设置于容器的瓶口的端部,再用卡箍将转接套与瓶口夹相连接,第一密封圈位于瓶口夹与转接套之间,第二密封圈位于转接套与转接座之间,且对应于第一通孔及第一连通孔,因此密封性较好。转接套可拆卸地设置于转接座上,因此当需要测试片材时,拆下转接套,并将片材设置在转接座上,即可实现片材与容器的互换。而且,当需要测试不同口径的容器时,更换不同尺寸的转接套即可实现,增加了通用性,从而降低了成本。

Gas transmittance tester and its container ji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 permeability tester and container container fixture fixture includes a bottle clamp, a first sealing ring and connecting sleeve, clamps, adapter and two seals, the test container, the mouth clamp on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container and corresponding container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bottle mouth, and then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bottle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container, and then clamp the adapter sleeve and the bottle cla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ealing ring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bottle clamp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second ring in the adapter sleeve and the adapter,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through hole for Kong Jidi, thus sealing well. The transfer sleeve can be detachab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seat, so when we need to test the sheet, remove the adapter sleeve and set the sheet on the switch seat, so that the exchange between the sheet and the container can be realized. Moreover, when the containers of different caliber are neede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different sizes of the connecting sleeve can be realized, increasing the generality, thus reducing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及其容器夹具
本技术涉及透气性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及其容器夹具。
技术介绍
压差法气体透过率测试方法常常作为包材或者其它新材料透气性的测试方法之一。传统对容器进行透气性测试时,通常将容器的容器口直接通过胶水与支撑板粘接,或者将容器的容器口与相配合的螺纹套螺接,然后将支撑板或者螺纹套与气体透过率监测室通过密封圈螺丝压紧密封。然而胶水密封容易产生泄漏,密封可靠性不可确保。容器口螺纹套装夹未能实现不同规格瓶口的通用性,片材和容器的互换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较好且能够实现互换性的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及其容器夹具。一种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容器夹具,包括:瓶口夹,用于夹设于容器的外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容器的瓶口的一端;第一密封圈,用于设置于所述容器的瓶口的端部;转接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器的腔体相连通;卡箍,将所述瓶口夹与所述转接套相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瓶口夹与所述转接套之间;转接座,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转接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接座上;及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转接套与所述转接座之间,且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一连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箍包括第一卡箍部、第二卡箍部及锁紧件,所述第一卡箍部与所述第二卡箍部通过所述锁紧件锁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口夹靠近所述转接套的一端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一凸部,所述转接套靠近所述瓶口夹的一端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卡箍部及所述第二卡箍部的内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部相对应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凸部相对应的第二卡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还设置有滤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套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设置于所述转接座上。一种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夹具;气体透过量监测室,具有集气腔体,所述集气腔体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相连通;抽真空组件,与所述集气腔体相连通,用于将所述集气腔体抽真空;及真空传感器,与所述集气腔体相连通,用于检测所述集气腔体内的气体透过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接板、样气储存室、第三密封圈及转接头,所述转接板设置于所述转接座上,所述样气储存室罩设于所述转接板上,所述样气储存室具有用于储存测试样气的储气腔体,所述瓶口夹、第一密封圈、卡箍、转接套均收容于所述储气腔体内,所述转接座上还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转接头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储气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所述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座之间,且对应于所述第二连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螺纹紧固件,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转接座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源,所述气源通过所述转接头与所述储气腔体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填充于所述容器内。上述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及其容器夹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测试容器时,将瓶口夹夹在容器的外侧壁上,且对应位于容器的瓶口的一端,然后将第一密封圈设置于容器的瓶口的端部,再用卡箍将转接套与瓶口夹相连接,第一密封圈位于瓶口夹与转接套之间,第二密封圈位于转接套与转接座之间,且对应于第一通孔及第一连通孔,因此密封性较好。转接套可拆卸地设置于转接座上,因此当需要测试片材时,拆下转接套,并将片材设置在转接座上,即可实现片材与容器的互换。而且,当需要测试不同口径的容器时,更换不同尺寸的转接套即可实现,增加了通用性,从而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省去样气储存室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省去真空传感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气体透过率测试仪10,用于测试片材或者容器20的透气性,该气体透过率测试仪10的密封性较好,而且能够实现片材与容器20、不同口径的容器之间的互换。具体地,气体透过率测试仪10包括容器夹具100、气体透过量监测室200、抽真空组件(图未示)、真空传感器300及气源(图未示)。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容器夹具100包括瓶口夹110、第一密封圈120、转接套130、卡箍140、转接座150及第二密封圈160。具体地,瓶口夹110用于夹设于容器20的外侧壁上,且位于容器20的瓶口的一端。例如,瓶口夹110可以为分体式的结构,包括两瓣夹持部,需测试容器20时,将瓶口夹110的两瓣夹持部对接卡紧瓶口。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瓶口夹110还可以为其它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夹紧在容器20的瓶口处即可。第一密封圈120用于设置于容器20的瓶口的端部。具体地,第一密封圈120包括伸入瓶口内的第一伸入部121、搭设在瓶口的端面的限位部122及伸入转接套130内的第二伸入部123,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性能。具体地,第一密封圈120上还设置有滤网124,滤网124用于起过滤作用。转接套130开设有第一通孔131,第一通孔131与容器20的腔体相连通。卡箍140将瓶口夹110与转接套130相连接,第一密封圈120位于瓶口夹110与转接套130之间。具体地,卡箍140包括第一卡箍部141、第二卡箍部及锁紧件142,第一卡箍部141与第二卡箍部通过锁紧件142锁紧。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瓶口夹110靠近转接套130的一端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一凸部,转接套130靠近瓶口夹110的一端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二凸部。第一卡箍部141及第二卡箍部的内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一凸部相对应,第二卡槽与第二凸部相对应。当卡箍140将瓶口夹110与转接套130相连接后,第一凸部位于第一卡槽内,第二凸部位于第二卡槽内。转接座150开设有第一连通孔151,第一连通孔151与第一通孔131相连通,转接套130可拆卸地设置于转接座150上。转接套130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171设置于转接座150上。第一螺纹紧固件171可以为螺钉。例如,转接套130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及其容器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容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口夹,用于夹设于容器的外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容器的瓶口的一端;第一密封圈,用于设置于所述容器的瓶口的端部;转接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器的腔体相连通;卡箍,将所述瓶口夹与所述转接套相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瓶口夹与所述转接套之间;转接座,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转接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接座上;及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转接套与所述转接座之间,且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一连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的容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口夹,用于夹设于容器的外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容器的瓶口的一端;第一密封圈,用于设置于所述容器的瓶口的端部;转接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器的腔体相连通;卡箍,将所述瓶口夹与所述转接套相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瓶口夹与所述转接套之间;转接座,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转接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接座上;及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转接套与所述转接座之间,且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一连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包括第一卡箍部、第二卡箍部及锁紧件,所述第一卡箍部与所述第二卡箍部通过所述锁紧件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夹靠近所述转接套的一端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一凸部,所述转接套靠近所述瓶口夹的一端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卡箍部及所述第二卡箍部的内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部相对应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凸部相对应的第二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还设置有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套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频麦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西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