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框架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109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框架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单元,包括若干底层柱单元、若干中层柱单元、若干顶层柱单元,它们均为预制成型的构件。所述底层柱单元的上端设置有上柱接头。所述中层柱单元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柱接头和下柱接头,它的中部设置有梁、柱连接节点。所述顶层柱单元的下端设置有下柱接头,它的上端为柱柱连接节点。这些构件在现场进行拼装,避免了传统施工在节点区复杂的工艺流程,只需在节点区之外拼装柱接头和梁接头,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A prefabricated steel concrete column element applied to an assembly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cast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element applied to the fabricated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number of bottom column units, several middle column units and some top column units, all of which ar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column unit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column join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middle layer column uni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upper column joint and the lower column joint,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iddle column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beam and a column connection node. The lower end of the top layer column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column joint, the upper end of which is a column column connection node. These components are assembled at the scene to avoid the complex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in the nodal area, and only need to assemble column joints and beam joints outside the node area,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框架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单元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框架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单元。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结构将结构分解为若干独立的构件单元(如梁、柱、墙、板等),各单元在工厂预置成型,在现场通过特殊的连接方法连接形成整体。由于预置装配式结构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施工精度高等特点。目前,有关预置装配式结构的形式及现场连接方法的研究已成为最具有活力的方向。预制装配式框架是预制装配式结构中最常用形式之一,传统的预制装配式框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并在梁柱节点处采用整体式后浇的方法进行连接,存在以下不足:①钢筋混凝土强度低,构件截面大,重量大,给预制、运输、吊装及装配带来诸多不便;②梁柱节点处的内力较大,受力情况复杂,节点区域钢筋众多,现场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不稳定,难以达到“等同现浇”的效果,此处进行现场装配,较难满足“强节点、弱构件”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③采用整体式后浇的装配方法,需要等现场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技术间歇时间长,影响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框架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框架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型钢柱(101)、混凝土(102)、柱内纵向钢筋(103)、箍筋(104)和连接短套筒(105);所述十字型钢柱(101)配置2~4个钢牛腿(5);每一个钢牛腿(5)包括两个牛腿翼缘板(501)和一个牛腿腹板(502);组成一个钢牛腿(5)的两个牛腿翼缘板(501)均水平,并焊接在十字型钢柱(101)的一侧;一个牛腿腹板(502)垂直地被端焊接在两个钢牛腿翼缘板(501)之间;牛腿腹板(502)上具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若干柱内纵向钢筋(103)和箍筋(104)组成的钢筋笼;所述十字型钢柱(101)和钢牛腿(5)的一部分处于钢筋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装配式框架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型钢柱(101)、混凝土(102)、柱内纵向钢筋(103)、箍筋(104)和连接短套筒(105);所述十字型钢柱(101)配置2~4个钢牛腿(5);每一个钢牛腿(5)包括两个牛腿翼缘板(501)和一个牛腿腹板(502);组成一个钢牛腿(5)的两个牛腿翼缘板(501)均水平,并焊接在十字型钢柱(101)的一侧;一个牛腿腹板(502)垂直地被端焊接在两个钢牛腿翼缘板(501)之间;牛腿腹板(502)上具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若干柱内纵向钢筋(103)和箍筋(104)组成的钢筋笼;所述十字型钢柱(101)和钢牛腿(5)的一部分处于钢筋笼中;组成一个钢牛腿(5)的上、下两个牛腿翼缘板(501)上均焊接有若干连接短套筒(105);部分纵向钢筋(103)会因为遇到钢牛腿(5)而断开,断开的两头分别固定于两个牛腿翼缘板(501)焊接的连接短套筒(105)中;钢筋笼外浇筑混凝土(102);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型钢混凝土柱主要分为底层型钢混凝土柱(1)、中层型钢混凝土柱(2)和顶层型钢混凝土柱(3)三种;所述底层型钢混凝土柱(1)的底部固定于基础,其内部的纵向钢筋(103)和十字型钢柱(101)延伸出混凝土(102)的上端;十字型钢柱(101)的上端焊接上接头端板(6);所述中层型钢混凝土柱(2)内部的纵向钢筋(103)和十字型钢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杨波傅剑平康少波熊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